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20032)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马迎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胡塞尔
  • 1篇时间性
  • 1篇自我
  • 1篇唯物
  • 1篇唯物主义
  • 1篇现象学
  • 1篇胡塞尔现象学
  • 1篇建基
  • 1篇感知
  • 1篇阿多诺
  • 1篇本我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篇马迎辉

传媒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学报(社...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感觉与感知——阿多诺对胡塞尔批判的一项微观考察
2012年
阿多诺认为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由于内含了感觉意向性而陷入恶的循环、直接被给予性和设定意向的悖论以及单纯主体性的困境,从而最终丧失了与世界的辩证关联;但从胡塞尔的角度来看,感觉意向性的说法混淆了质素与感觉以及体验与意向的明显区分,是对意向性的严重误读,而阿多诺对中介性和意向设定的强调则使他对材料(或感觉的肉体因素)的理解富有了客观主义色彩,他的主客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最终也具有了潜在地依附于自然实在论的嫌疑。
马迎辉
关键词:感知唯物主义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时间性与本我论——一种建基关系的考察被引量:2
2013年
除了在描述心理学中揭示的作为体验复合的经验自我外,胡塞尔在其先验现象学中还揭示了其他类型的自我:作为关系极点的纯粹自我、实显性自我和习性自我、原—自我以及前—自我。这些先验现象学的自我形态在现象学的时间性中都拥有各自的实事基础:单纯就其形式相位而被考察的双重意向性、横意向性、纵意向性与具体当下、涌流—持立的活的当下的原融合以及印象性的原同时性。据此,胡塞尔为自我问题的当下讨论构筑了一个全新且稳固的理论平台。
马迎辉
关键词:自我时间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