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1201001)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明健张训华王蛟王安国陈晞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盆地
  • 7篇南黄海盆地
  • 7篇海盆
  • 7篇海盆地
  • 4篇三叠
  • 3篇地层
  • 3篇油气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成藏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三叠统
  • 2篇三叠系
  • 2篇上古生界
  • 2篇下三叠统
  • 2篇化学特征
  • 2篇古生界
  • 2篇海域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机构

  • 12篇青岛海洋地质...
  • 9篇国土资源部
  • 4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管道...

作者

  • 12篇王明健
  • 6篇张训华
  • 5篇王安国
  • 5篇王蛟
  • 4篇孟祥君
  • 4篇陈晞
  • 4篇朱晓青
  • 3篇肖国林
  • 3篇吴志强
  • 2篇黄龙
  • 2篇张勇
  • 1篇孟林
  • 1篇徐扬
  • 1篇耿威
  • 1篇李涤
  • 1篇王中波
  • 1篇朱晓青

传媒

  • 7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海东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来源及输运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X射线衍射,对东海东北部海域8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东海东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中伊利石(65.1%)含量最高,其次为绿泥石(26.6%)、高岭石(8.9%)和蒙皂石(4.3%);矿物组合中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型占绝对优势,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型较少.由外陆架至冲绳海槽,伊利石含量分布呈低-高-低-高;绿泥石呈低-高-低;高岭石分布趋势明显异于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值分布出现由高到低的趋势;蒙皂石在个别区域缺失,高值区呈斑块状分布在水深小于100 m的外陆架.快速聚类分析显示,黏土矿物可分为"类长江"、"类黄河"和"类台湾"3种类型,呈4个区域相间展布."类黄河"型黏土矿物主要由黄海沿岸流将黄河、废黄河等物质再悬浮搬运而来,分布于29.5°N以北、127°E以西的外陆架区,并未越过东海外陆架进入冲绳海槽.外陆架区"类长江"型黏土矿物主要为低海平面时期古长江物质,并混有少量现代长江源悬浮物质;冲绳海槽区"类长江"型黏土矿物主要来自低海平面时期古长江物质."类台湾"型黏土矿物主要由黑潮控制,由台湾经冲绳海槽南部搬运而来,沿陆坡附近沉积.
黄龙王中波王中波张勇耿威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输运海洋地质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沉积相被引量:11
2014年
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块的东部,中、古生界研究程度较低,迄今为止尚未系统开展过龙潭组—大隆组沉积相研究,从而制约了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本次研究结合陆上下扬子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际的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开展了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龙潭组—大隆组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龙潭组—大隆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海相碎屑岩沉积,沉积体系整体呈NE向展布;自NW向SE方向水体逐渐变深;研究区的东北部发育河流相,向SE方向过渡为三角洲相、沼泽—澙湖相和前滨—临滨相,东南部为陆棚相;该套地层泥岩和煤层发育,属于良好烃源岩。
王明健张训华王安国肖国林王蛟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
南黄海盆地下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被引量:2
2016年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地块向海洋的延伸,中、古生界海相地层研究程度较低,仍未开展过系统的地层格架研究,制约了研究区的油气勘探进程。结合陆域下扬子的研究成果,利用研究区以及陆上苏北盆地的地质、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建立起下三叠统的三级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三级层序边界为岩性转换界面或者不整合面;下三叠统可以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每个三级层序又可以划分为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均不发育。以上研究为后期沉积相划分、储层预测等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王明健张训华孟祥君陈晞朱晓青孟林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下三叠统三级层序地层格架
铲式正断层几何形态定量预测与应用——以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中深部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对于主控断层深部几何形态及其滑脱深度认识不清,从而导致对上盘深部地层产状、内部构造缺乏正确的认识.为了确定主控正断层在深部的几何形态,以研究区内2条典型的主控正断层为例,综合利用断层浅部资料、上盘当中对比标准层资料及倾斜剪切角,采用倾斜剪切法对断层深部的几何形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倾斜剪切法模拟的主控断层深部几何形态与现实情况符合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将该方法推广到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的地震解释中,可以提高解释准确度,加深对该地区构造特征的认识.
王明健张训华王安国吴志强王蛟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三叠纪以来的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被引量:11
2014年
目前已在陆上苏北盆地发现多个中古生界气田,但在其东侧的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一直没有获得勘探突破。为了寻找后备油气基地,利用2Dmove软件对研究区内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分析,恢复了三叠纪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叠系油气成藏条件,总结出了有利成藏模式。结果表明:南部坳陷三叠纪以来共经历了4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区东部三叠系烃源岩仅发生过一次生烃,而中西部可能存在二次生烃;古近纪Ed—Es阶段构造活动剧烈,是所有圈闭的最终定型期,同时也是早期所形成油气藏的强烈破坏时期;综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存在3种有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的三叠系油气成藏规律主要受构造演化所控制,研究区东部和中西部发育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
王明健张训华肖国林吴志强王蛟王安国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三叠系油气成藏
南黄海南部坳陷构造演化与二叠系油气成藏被引量:16
2014年
为了开辟后备油气基地,选取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内典型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演化分析,并结合成藏要素和成藏条件分析构造演化对二叠系油气成藏的影响,认为晚古生代以来的多期构造演化控制了二叠系油气成藏过程,使研究区东部和中西部发育不同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南部坳陷晚古生代以来共经历了4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区东部二叠系烃源岩仅发生过1次生烃,中西部可能存在2次生烃;油气主要通过断裂和不整合面向周围圈闭运移;古近纪Ed—Es阶段构造活动剧烈,是圈闭的最终定型期,也是早期所形成油气藏的强烈改造时期;主要存在3种有利油气成藏模式.受构造演化和古地温梯度综合控制,研究区东部应重点寻找二叠系自生自储油气藏,而中西部应将二叠系生-中生界储、二叠系生-新生界储以及二叠系自生自储油气藏作为有利类型.
王明健张训华吴志强肖国林王蛟王安国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二叠系油气成藏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下三叠统沉积相被引量:4
2014年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地块向海洋的延伸,中三叠世以前为统一的海相盆地。目前陆上地区下三叠统沉积相展布已经基本搞清,但是海区研究程度较低。结合陆上下扬子地块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际的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开展了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下三叠统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三叠统沉积体系呈NE向展布,由NW向SE水深逐渐变浅,依次发育台缘斜坡相、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局限台地相暗色泥岩和泥质灰岩发育,为有利的烃源岩。
王明健张训华王安国王蛟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下三叠统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储层是油气赋存的载体,其孔渗性能决定着后期油气开采难度以及可采数量。在众多影响储层孔渗性能的因素当中,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发挥了关键的作用。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储层岩性以及孔渗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盒子组孔喉连通性及渗流性能最好,其次是山西组,太原组最差;依据压汞资料和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孔隙结构类型可以划分为4类;通过孔渗资料统计分析,上古生界砂岩划分4类,并以Ⅱ类和Ⅲ类储层为主;砂体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水道砂体,曲流河、辫状河河道砂坝砂体以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研究结果可以为伊盟隆起区上古生界的油气开发提供依据。
陈晞王明健孟祥君孟祥君于婷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孔隙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烃源岩是石油和天然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勘探区块的潜在资源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烃源岩进行岩性、厚度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上古生界烃源岩岩性主要为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上古生界暗色泥岩总厚度一般为10~50m;平面上具有南厚北薄、东厚西薄、局部发育的特征;太原组和山西组炭质泥岩和煤层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以Ⅲ型为主,其次为Ⅱ型;原始有机质形成于弱氧化环境;上古生界烃源岩Ro值介于0.6%~1.8%之间,已经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且南部生气强度大。其研究结果可以为伊盟隆起区上古生界的油气资源评估提供依据。
王明健孟祥君陈晞朱晓青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
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被引量:6
2018年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地块向海洋的延伸,区内发育巨厚的中、古生界海相地层,但目前针对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程度还相对较低。研究区前新生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涉及的科学问题非常多,难度也非常大。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目前南黄海盆地目前的油气勘探现状进行了详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该区油气勘探亟待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为今后南黄海盆地中、古生代油气勘探做出方向性探索。
王明健王明健陈晞朱晓青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海相地层油气成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