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011057-2)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玉玺马丽峰苏彧杨晓明郝卫成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电
  • 2篇电图
  • 2篇癫痫
  • 2篇颅内
  • 2篇颅内电极
  • 2篇脑电图
  • 2篇EEG
  • 1篇点燃大鼠
  • 1篇电刺激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运动皮质
  • 1篇灶定位
  • 1篇致痫
  • 1篇致痫灶
  • 1篇致痫灶定位
  • 1篇失神
  • 1篇失神发作
  • 1篇四唑
  • 1篇同步录像脑电...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刘玉玺
  • 2篇苏彧
  • 2篇马丽峰
  • 1篇王轶敏
  • 1篇郝卫成
  • 1篇杨晓明

传媒

  • 2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诱发癫痫患者心搏骤停的一个新的临床证据
2011年
目的:首次报告1例由脑表面慢性炎性改变致癫痫的病例,当癫痫发作前的脑异常放电时诱发了心搏骤停,解除局部脑表面的压迫后,心搏骤停消失。方法:27岁的男性患者,准备手术行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在160h的监测中共发生5次继发强直阵挛发作,在临床症状产生前的2~19s(均数8s)时出现了暴发性脑异常放电,在脑的异常放电2~3S时,出现心搏停跳,持续时间为12~22s(均数16s)。结果:心搏在临床症状产生后自动复苏。置颅内电极时见蛛网膜肥厚、粘连,局部脑表面有粘液且伴循环不良与压力增高。松解蛛网膜与清除粘液,置颅内电极后再行VEEG监测150h,共捕捉到了3次发作,然而在整个脑异常放电与癫痫发作过程中,均再未记录到心搏停跳现象。术后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脑膜炎性改变。结论:该患者的心搏停跳并非由于癫痫发作所致,而是由于脑膜炎致局限性脑表面高压和血循环不良,导致了脑细胞的功能紊乱,脑异常放电致反射性心跳停搏。
郝卫成刘玉玺杨晓明王轶敏苏彧
关键词:癫痫心搏骤停
迷走神经、躯体神经与运动皮质电刺激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惊厥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躯体神经(坐骨神经、三叉神经)与运动皮质电刺激对戊四氮点燃大鼠惊厥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分别剥离大鼠迷走神经、坐骨神经(三叉神经不予以剥离)和建立运动皮质电刺激模型,给予上述4种电刺激后腹腔注射戊四氮50 mg/kg,观察大鼠行为学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在注射戊四氮后9只大鼠(9/10)出现Racine分级Ⅳ~Ⅴ级惊厥发作,迷走神经、坐骨神经、三叉神经刺激后大鼠惊厥发作均不同程度减轻(Ⅰ~Ⅲ级发作大鼠分别为5、6、5只),但给运动皮质电刺激后大鼠无惊厥行为.当实验鼠的皮质、海马出现病理改变(实验鼠已成为癫(癎)模型)时,再给同剂量戊四氮点燃时,相同参数的运动皮质电刺激则不能抑制大鼠的惊厥行为,反而出现Ⅳ~Ⅴ级发作(10/10).结论 在生理性状态下4种电刺激方法在行为学上均可不同程度抑制戊四氮诱发的惊厥发作,以皮质电刺激效果最好,然而当鼠脑内的癫(癎)灶形成且处于病理状态下时此种效果消失.
苏彧刘玉玺
关键词:电刺激戊四唑迷走神经运动皮质
几种以皮层病灶起源的失神样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与脑电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几种由皮层病灶起源的失神样癫痫的发作分类,并就其临床与脑电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诊断失神样癫痫发作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所近1年多来进行术前V-EEG监测到皮层病灶起源的24例具有明显失神样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EEG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4例中17例患者经头皮与颅内电极[皮层和(或)深部电极]描记EEG并进行了手术.失神发作时以额叶皮层起源放电者5例,颞叶7例,顶-枕叶5例 其余7例中4例属Lennox-Gastaut综合征,另3例因皮层多发病灶未进行手术.不同脑皮层部位起源的放电均可引起失神样发作,但其临床与脑电有各自的特点.脑电图出现3 Hz棘慢综合波时并非全是典型的失神样发作.结论: 失神样癫痫发作可分为全面性与部分性两大类,诊断失神样癫痫发作时应将EEG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免误诊.
马丽峰刘玉玺
关键词:失神发作颅内电极
头皮与皮层脑电监测对难治性癫痫不同脑叶致痫灶定位的比较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比较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与术中头皮与皮层脑电监测不同脑叶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对29例将进行癫痫灶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进行1-2周头皮视频脑电监测(V-EEG),捕捉其临床发作与发作前有定位价值的脑电活动,根据头皮脑电监测结果与MRI异常提示放置颅内电极(皮层与深部电极),然后再捕捉至少3次临床发作与其脑异常放电后进行手术。结果 29例患者中,头皮脑电能够定位额叶致痫灶的概率为84.2%,Kappa值为-0.02,可靠性较低;而头皮脑电能够真正定位颞叶致痫灶的概率为93.3%,其Kappa值为0.5,可靠性高。其中3例顶-枕叶癫痫,头皮脑电异常放电区域与皮层电极大致相符。术后经过至少1年的随访,根据Engel’s癫痫术后结果分类,10例颞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80%),Ⅱ级者2例(20%);16例额叶致痫灶切除术后Ⅰ级者8例(50%),Ⅱ级者5例(31.2%),Ⅲ级者3例(18.8%);3例顶-枕叶致痫灶癫痫患者术后均为Ⅰ级。结论在颞叶致痫灶的癫痫患者通过术前头皮视频脑电监测来定位致痫灶的准确率较额叶致痫灶患者高,枕叶癫痫尤其合并影像学异常者,头皮脑电监测定位价值较高。
马丽峰刘玉玺
关键词:颅内电极难治性癫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