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4
相关作者:张丽王瑜袁庆华苗丽宏杨成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苜蓿
  • 2篇种子
  • 2篇紫花
  • 2篇紫花苜蓿
  • 2篇苜蓿品种
  • 1篇审定
  • 1篇生理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研...
  • 1篇种子萌发
  • 1篇种子萌发期
  • 1篇紫花苜蓿品种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萌发
  • 1篇萌发期
  • 1篇牧草
  • 1篇牧草种子
  • 1篇耐盐
  • 1篇耐盐性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藏农牧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杨成德
  • 1篇毛培胜
  • 1篇王铁梅
  • 1篇卢欣石
  • 1篇苗丽宏
  • 1篇王瑞峰
  • 1篇郭仰东
  • 1篇王敬龙
  • 1篇袁庆华
  • 1篇李颖
  • 1篇王瑜
  • 1篇金晓明
  • 1篇张丽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藏拉萨地区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与品质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为筛选适宜西藏拉萨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于2017-2019年对国外引进的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调查越冬率,测定生育期、鲜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WL168HQ和WL298HQ的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越冬率和相对饲喂价值高于其他品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其他品种。因此,WL168HQ和WL298HQ适宜在西藏拉萨地区种植。
郭仰东赵利王敬龙饶新菊谭大明李鸿强
关键词: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根腐病原菌--拟枝孢镰刀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0
2015年
本文对从内蒙古赤峰巴雅尔草业基地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到的菌株BYE27-2-5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pH 值5.0~11.0均宜于菌丝生长,产孢最适pH8.0,孢子萌发最适pH7.0;光暗交替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利于产孢和孢子的萌发;孢子在相对湿度低于75% 不萌发,高于95% 萌发较快;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利于产孢;碳源中葡萄糖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蔗糖利于产孢;氮源中蛋白胨利于菌丝生长,酵母膏利于产孢和孢子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54℃(10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10min);根据其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鉴定其为拟枝孢镰刀菌(犉狌狊犪狉犻狌犿狊狆狅狉狅狋狉犻犮犺犻狅犻犱犲).
潘龙其张丽杨成德袁庆华王瑜苗丽宏
关键词:紫花苜蓿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
牧草种子老化生理与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3年
牧草种子作为人工草地建设、退化草地改良以及植被恢复等牧草生产和生态环境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状况是关系到草地建植和牧草生产成败的首要因素。种子活力与老化生理的研究一直是种子科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老化现象概述,分别从酶活性、贮藏物质、细胞膜完整性、合成能力、内源激素及有毒物质等方面就牧草种子老化的生理变化进行了分析阐述。围绕化学药剂处理、渗透调节、超干处理、吸湿-回干处理等修复和提高牧草种子活力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另外,根据牧草种子老化生理和修复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提出未来牧草种子活力与老化生理机制的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
李颖毛培胜
关键词:牧草种子生理
11个审定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评价被引量:24
2012年
为确定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质量分数标准,明确不同盐质量分数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从而科学、准确、快速地鉴定我国苜蓿品种的耐盐性,分析比较了不同NaCl质量分数下的11个苜蓿审定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NaCl质量分数1.25%时各品种间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差异均极显著,且品种间各指标差异最大。聚类分析表明,1.25%可作为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最佳NaCl质量分数。NaCl质量分数为0.30%时促进苜蓿根的生长,质量分数为1.00%时促进作用消失,1.25%时则抑制苜蓿根的生长。
王瑞峰王铁梅金晓明卢欣石
关键词:苜蓿萌发期耐盐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