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123)

作品数:9 被引量:214H指数:7
相关作者:孙波王帘里隋跃宇孔滨郑宪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土壤
  • 5篇土壤类型
  • 5篇微生物
  • 4篇微生物群落
  • 3篇水热
  • 3篇水热条件
  • 3篇群落
  • 3篇红壤
  • 3篇BIOLOG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特征
  • 2篇亚热带
  • 2篇中亚热带
  • 2篇秸秆
  • 2篇旱地
  • 2篇腐解
  • 2篇腐解过程
  • 2篇潮土
  • 1篇氮矿化
  • 1篇氮素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0篇孙波
  • 4篇王帘里
  • 3篇隋跃宇
  • 2篇蒋瑀霁
  • 2篇李辉信
  • 2篇郑宪清
  • 2篇孔滨
  • 1篇王晓玥
  • 1篇殷士学
  • 1篇江春
  • 1篇李修强
  • 1篇李忠佩
  • 1篇荣娟敏
  • 1篇陈小云
  • 1篇黄菁华
  • 1篇胡锋
  • 1篇车玉萍
  • 1篇汪峰
  • 1篇董志新
  • 1篇李云

传媒

  • 5篇土壤学报
  • 2篇土壤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年份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和土壤类型对秸秆长期腐解过程中秸秆组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协同演变的影响
在我国东部寒温带-暖温带-中亚热带上,选择黑龙江海伦、河南封丘和江西鹰潭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立水热变化梯度下三种主要农田土壤(黑土、潮土、红壤)的置换试验(如图1所示),针对两种秸秆(玉米、小麦),埋设尼龙网袋腐解试验,结...
孙波王晓玥蒋瑀霁汪峰
关键词:水热因子土壤类型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文献传递
中亚热带水热条件对农田置换土壤硝化强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水热条件是影响土壤硝化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选择我国东部地区3种主要农田土壤(黑土、潮土、红壤),在江西鹰潭设置野外土壤置换试验,模拟研究中亚热带水热条件对不同土壤硝化强度的影响。200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中,水热条件的变化影响土壤硝化强度的变化,从玉米种植前(2006年4月17日)到生长旺盛期(2006年7月10日),月平均气温由19.4℃上升到30.2℃,月降水量由335.6mm减少到59.2mm,3种土壤硝化强度均下降,黑土、潮土和红壤分别下降63.0%~84.8%、42.9%~66.7%和43.7%~46.2%;到玉米成熟期(月平均气温29.25℃,月降水175.6mm),土壤硝化强度又有所升高。土壤类型显著影响了土壤硝化细菌数量和硝化强度,硝化细菌数和硝化强度大小顺序为:潮土>黑土>红壤。土壤pH显著影响土壤硝化强度,相关系数r=0.778(P<0.01)。此外,在玉米生育期,施用N、P、K化肥后,3种土壤的硝化细菌数以及硝化强度均升高。总体上,区域水热状况、土壤性质和施肥均影响土壤硝化强度,而且土壤与气温以及施肥处理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郑宪清孙波胡锋李辉信孔滨王帘里
关键词:气温降雨中亚热带
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被引量:34
2012年
对秸秆分解微生物演变机理的研究是调控秸秆还田、提高农田地力的理论基础。本试验基于土壤置换试验平台,利用BIOLOG方法研究在寒温带、中温带和中亚热带气候下,埋于黑土、潮土和红壤中的小麦和玉米秸秆在腐解过程中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变化规律。试验中利用网袋法区分直接分解秸秆微生物。试验结果发现秸秆腐解微生物的碳源代谢活性(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 AWCD值表示)在腐解0.5 a和1 a后表现出一定的随气候变化规律,即随温度和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5 a为海伦(0.765±0.060)>封丘(0.737±0.165)>鹰潭(0.326±0.076),1 a为海伦(0.630±0.092)>封丘(0.319±0.096)>鹰潭(0.291±0.029),但这种趋势在腐解2 a后减弱。气候条件是影响秸秆腐解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腐解时间和土壤类型。主成分分析表明在腐解0.5 a后海伦、封丘地区的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与鹰潭差异较大,而1 a后封丘和鹰潭的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与海伦的差异较大,腐解2 a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秸秆腐解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趋于一致,均对含氮化合物利用较多。
王晓玥蒋瑀霁隋跃宇孙波
关键词:小麦秸秆腐解BIOLOG
培养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土壤硝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采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方法,研究了温度(15℃、20℃、25℃和30℃)和土壤类型(黑土、潮土和红壤)对土壤硝化率的影响。氮素加入比率为N 200 mg kg-1土壤。结果表明:在15~30℃培养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硝化率呈升高趋势;硝态氮累积量和培养积温(培养温度×培养天数,温度以0℃为基准)之间的关系可用单参数指数模型表示。在相同培养温度条件下,供试土壤硝化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高有机质含量潮土>低有机质含量潮土>高有机质含量黑土>低有机质含量黑土>低有机质含量红壤>高有机质含量红壤。硝化率(25℃恒温培养)与土壤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黏粒含量及pH呈极显著相关;土壤pH和全磷含量解释了硝化率差异的98.1%。土壤pH是影响其硝化率的主要因素,并抑制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温度对硝化率的影响。
王帘里孙波
关键词:硝化率土壤类型PH有机质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红壤旱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40
2011年
基于红壤旱地(玉米)的长期施肥试验,研究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线虫分布特征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田间试验处理包括:CK(对照)、ON1(低量有机肥)、ON2(高量有机肥)和ON2L(高量改良有机肥)。结果表明,施肥8a后,红壤旱地中共鉴定出15科、29属土壤线虫,包括8属植物寄生线虫、9属食细菌线虫、3属食真菌性线虫和9属捕食杂食性线虫,短体属(Pratylenchus)、小杆属(Rhabditis)和原杆属(Pro-torhabditis)为优势属。不同施肥处理中,土壤线虫总数的大小顺序为ON2>ON1>ON2L>CK。线虫群落生态指数对于施用有机肥有不同的响应:除SI外,其他虫群落生态指数均有显著差异,通过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很好地反映了土壤的肥力变化状况,土壤线虫可以作为施有机肥过程中指示土壤健康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江春黄菁华李修强李辉信孙波
关键词:红壤旱地有机肥土壤线虫群落结构
气候条件和作物对黑土和潮土固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12年
固氮微生物是土壤氮素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利用在黑龙江海伦(寒温带)、河南封丘(暖温带)和江西鹰潭(中亚热带)设置的2种农田土壤(黑土、潮土)的置换试验,研究了不同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对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直接从土壤中提取DNA,对固氮酶基因nifH PCR扩增并进行DGGE电泳的分析方法研究了2种类型土壤在3种不同水热条件下固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置换到不同气候条件下3年后,土壤类型是决定固氮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是短期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最后是种植玉米的影响。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优势度与土壤C/N及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pH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及典范对应分析均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是影响固氮微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素。水热条件与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没有线性相关关系,暖温带条件下黑土固氮微生物多样性最高,而潮土最低。种植玉米提高了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
董志新孙波殷士学隋跃宇
关键词:NIFH基因DGGE土壤类型
不同气候条件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长期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利用1988年设置的暖温带和中亚热带两种气候条件下的土壤置换试验,采用BIOLOG方法,研究了气候条件对红壤中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处于不同的气候条件改变了红壤的pH和养分状况,从而影响红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与中亚热带气候条件相比,暖温带气候条件下,红壤的pH和全磷含量显著升高,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红壤微生物群落活性(以AWCD值表示)也显著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下红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显著不同,与暖温带气候相比,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红壤微生物群落对氨基酸、胺类和酚类化合物等含氮化合物的利用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红壤微生物代谢特征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和降雨量气候因子,土壤pH、速效钾和全氮含量等土壤因子。
李云孙波李忠佩车玉萍
关键词:红壤微生物群落中亚热带暖温带BIOLOG
水热条件和土壤类型对纤维素分解菌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试验选择中国东部3个气候带上的主要农田土壤:寒温带黑龙江海伦的黏化湿润均腐土(黑土)、暖温带河南封丘的淡色潮润雏形土(潮土)和中亚热带江西鹰潭的黏化湿润富铁土(红壤),在海伦、封丘和鹰潭3个生态试验站建立土壤置换试验,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水热条件和土壤类型对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温带气候条件下土壤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高于中温带和中亚热带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显著影响了土壤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变化顺序为黑土>潮土>红壤;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顺序均为抽雄期>收获后>种植前;施用化肥提高了土壤中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相关分析显示土壤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水量和pH值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土壤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重要环境因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是决定土壤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主要因子,水热条件对其直接作用并不明显,但水热、施肥、土壤类型对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荣娟敏孙波
关键词:水热条件土壤类型施肥玉米生育期纤维素分解菌
水热条件和施肥对黑土中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1
2009年
选择位于我国东部3个不同气候带(温带、暖温带、中亚热带)的农业生态试验站(海伦站、封丘站、鹰潭站),设置水热变化梯度下的土壤置换试验,利用Biolog方法,研究了水热因子和施肥对单作玉米的黑土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气候条件下,施用NPK肥均提高了黑土中细菌群落的碳源代谢活性(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值表示)。在玉米抽雄期,施肥处理(NPK)黑土中AWCD值大小顺序为:鹰潭站(中亚热带)>海伦站(温带)>封丘站(暖温带),不施肥(CK)处理为:鹰潭站(中亚热带)>封丘站(暖温带)>海伦站(温带)。说明不施肥时黑土中微生物代谢活性随月均温度的提高而增加,而施肥和降水影响了温度对黑土中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作用。主成分分析表明,黑土中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在海伦站(温带)和封丘站(暖温带)之间变化较小,而在鹰潭站(中亚热带)黑土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指纹发生明显改变。气候条件变化导致的黑土中微生物代谢碳源的分异主要表现在:α-丁酮酸、腐胺、D,L-α-甘油、L-苏氨酸(r>0.9);而施肥导致的黑土中微生物代谢碳源的分异主要表现为:β-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和丙酮酸甲脂。总体上,不同气候带水热条件的变化和施肥均影响了黑土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代谢特征的变化。
孔滨孙波郑宪清陈小云隋跃宇王帘里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黑土水热条件BIOLOG
温度和土壤类型对氮素矿化的影响被引量:35
2011年
采用短期(15 d)室内好气培养方法,研究我国东部三类主要旱地土壤(黑土、潮土和红壤)有机氮矿化对温度(15~30℃)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累积净矿化氮量的顺序为黑土>潮土>红壤,其中高有机质土壤大于低有机质土壤。黑土累积净矿化氮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潮土和红壤在25℃以上表现出持平和下降趋势。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与培养积温(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的平方根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总体上高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矿化对温度的敏感性强。基于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模拟,除黑土的土壤潜在矿化氮库(N0)随温度增加而提高外,其余土壤的N0以及所有土壤的氮矿化速率常数(k0)随温度表现出抛物线型的变化;总体上,土壤氮矿化的适宜温度为20~25℃。在15~20℃内,k0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温度敏感性顺序是红壤>黑土>潮土;在20~30℃内,k0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其温度敏感性顺序为黑土>红壤>潮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显著影响累积矿化氮含量,而土壤C/N比显著影响氮矿化速率常数。
王帘里孙波
关键词:氮矿化温度潮土红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