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00311014)
-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 相关作者:乔燕祥穆志新田齐建周建萍周晓梅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老化玉米种子修复处理后的活力效应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以玉米自交系Mo17种子为试材,对不同老化水平的玉米种子进行氯化钙(CaCl2)、抗坏血酸(AsA)、聚乙二醇(PEG)、青霉素(Penicillin)和赤霉素(GA3)修复处理。结果表明,500 mg/L AsA对Mo17老化玉米种子的活力修复效果明显;0.015 mg/LCaCl2对不同老化程度的玉米种子修复范围较宽,修复作用较好;100 mg/L Penicillin处理只对中活力玉米种子有修复作用;500 mg/L GA3对不同老化程度玉米种子的修复作用不明显;20%PEG处理对老化玉米种子没有修复作用,且加速了高活力种子的活力衰退。500 mg/LAsA处理老化玉米种子其修复效应明显,修复作用比较温和,在生产中能提高发芽率70%以下的玉米种子活力,是较为理想的修复剂。
- 马俊华刘建军乔燕祥王自霞周晓梅
- 关键词:玉米种子
- 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1
- 2010年
- 以两个大豆种子为试材,采用58℃±1℃热水老化法,进行了大豆种子不同老化水平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衰老过程中,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值、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种子活力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种子老化程度加重,POD同工酶酶带颜色变浅并发生丢失,酶促防御系统解体。说明大豆种质资源更新标准不宜过低,中期库大豆资源更新发芽率应确定为70%-74%之间,70%的发芽率应作为大豆种质资源更新的下限值。
- 乔燕祥周建萍田齐建穆志新
- 关键词:大豆资源生理特性
- 人工老化对2种芝麻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选用黑、白芝麻为材料,通过(58±1)℃人工老化处理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种子浸泡液中电导率和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种芝麻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生活力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白芝麻的下降幅度比黑芝麻的大。电导率、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则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而上升,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下降。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在相同的老化时间下黑芝麻的活力较白芝麻要高,以浸泡液的糖含量指示油料种子芝麻老化程度不合适。
- 赵雪梅李楠乔燕祥周小梅
- 关键词:芝麻种子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