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076)
- 作品数:29 被引量:79H指数:5
- 相关作者:殷苏民王匀许桢英钱绍祥朱凯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超声导波焊缝检测中阵列式传感器的信号融合方式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针对超声导波焊缝检测中阵列式传感器信号融合的问题,文中根据特征导波在焊缝结构中的传播原理,提出了分时激励的方法对阵列中不同激励单元激励出的信号进行叠加。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了不同数量激励晶片组成的传感器阵列直接激励出的检测信号和使用分时激励后激励出的检测信号,并发现多个激励晶片会导致检测信号产生波形杂乱和不规则等现象;而分时激励的方法则减少了信号混杂的情况,且检测信号的能量可以随着激励晶片数量的增加而稳定增加,信号叠加效果更加理想。
- 杜晗许桢英
- 关键词:焊缝检测超声导波仿真
- 基于Matlab的雾霾天气下车辆制动模型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得到不同雾霾天气下车辆制动时所需的制动距离及相关优化参数,降低雾霾天气的汽车事故发生率,通过划分雾霾天气下车辆的制动时间和分析每段制动时间的制动距离,建立了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与制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并将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模拟分析,得到驾驶员反映时间、制动减速度与制动距离的关系仿真曲线,从而根据当前的天气状况参数(空气湿度、能见度),确定在此状况下车辆进行制动所需的制动距离。通过改变模型中车辆制动时初始速度、地面摩擦系数、驾驶员反应时间等参数,就可得到相对应的仿真模型,为研究车辆的制动提供便利。
- 浦毅王石莉殷苏民
- 关键词:汽车制动MATLAB仿真能见度
- 基于小区域模板匹配的发动机缸体缺陷检测被引量:5
- 2012年
- 针对发动机缸体人工检测效率低不可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区域模板匹配的检测算法来实现缸体的在线自动检测。将发动机缸体的特征图像制作成小区域模板库,在发动机缸体特定小区域使用粗精结合搜索策略的改进序贯相似度算法确定待匹配图像的准确位置和相似度,从而实现发动机缸体缺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发动机缸体缺陷检测要求,基本消除了人工检测的误判,显著降低了人工检测时间。
- 殷苏民鲍红力吉彬斌刘金亮张建刚
- 关键词:发动机缸体灰度匹配
- 针状铁素体对超细晶铁素体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针对利用形变强化铁素体相变工艺制备出的超细晶铁素体钢,其抗拉强度很高但伸长率偏低的问题,对其进行了组织精细分析。精细分析结果表明,针状铁素体的形成主要与轧后冷速有关,冷速越大,针状铁素体越多,针状铁素体对钢的力学性能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钢的抗拉强度随着针状铁素体体积比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又因针状铁素体其内部的精细结构特征、形态特征、针尖效应及其尺寸等影响因素,使钢的伸长率大为降低。当将试验钢中针状铁素体体积比控制在7.28%左右时,可使钢的抗拉强度在高达740 MPa时,仍具有26%的理想伸长率。
- 李新城陈轶朱伟兴罗玉亭唐永春王晓莉
- 关键词:针状铁素体力学性能
- 基于NJ控制器的新型锌膏注入机的设计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提高碱锰电池生产线中锌膏注入的质量,设计了一种基于欧姆龙NJ系类控制器的新型锌膏注入机。首先分析了目前电池生产线中锌膏注入机的不足之处;其次提出来一种多工位的转盘式的锌膏注入机的方案,方案通过2个伺服电机的配合来完成锌膏的注入,并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硬件选型、软件设置、软件程序及触摸屏的设计;最后对锌膏注入机进行调试,对完成锌膏加注的电池进行检测。设备经过多次调试,在加注的精度、速度、整洁性上都能满足电池生产线的需求。
- 殷苏民孙骏郑昌俊徐启祥邹浩
- 关键词:伺服触摸屏
- 基于上浪分析的深海钻井平台上层建筑结构优化研究(英文)
- 2012年
- 深海钻井平台甲板上浪时水流变化及其载荷对甲板和上层建筑,乃至钻井平台的服役寿命影响很大。文章采用VOF方法及消波理论进行了圆筒型深海钻井平台SEVAN650的上浪分析,获得了平台上浪时主要监测点的时间-压力曲线。根据时间—压力曲线的变化优选特征点,并将各特征点数据导入数值模拟前处理器,完成了上浪分析和结构优化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对深海钻井平台上层建筑的加载。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对上层建筑内部采用丰字型焊板进行结构优化,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平台优化后的最大应力减小了17.3%,应力集中部位的平均应力减少了26.7%,应力分布更加均匀。结合上浪分析和结构优化的分析方法为海工平台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许桢英李炳男王匀王振刚
- 关键词:结构优化甲板上浪
- 船用钢板EH36焊接过程的温度场演变和分析
- 2014年
- 为探索船用钢板EH36焊接过程的温度演变机理,基于ABAQUS和二次开发技术,考虑材料热物理参数非线性变化以及焊件与周围环境的对流和辐射,对EH36焊接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实验验证热循环曲线.结果表明,焊接2~3 s后,焊缝区达到准稳态温度场;第3层第1道焊存在未填充金属不易热传递,等温线偏移;热循环曲线经历4个峰值并逐渐减小,实验和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为预测焊接过程及焊件的组织、性能和残余应力提供了依据.
- 吴俊峰王匀陈万荣王诚强许桢英殷苏民
- 关键词:二次开发技术热循环曲线等温线
- EH36船用中厚板多道焊温度场分析中的区域划分
- 2014年
- 提出了适用于温度场分析的中厚板多道焊焊接区域划分原则和实施方法。以船用16mmEH36厚板为研究对象,建立Y型坡口对接多层多道焊模型。采用顺序耦合方法和双椭球热源模型,并考虑材料物理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和对流、辐射散热的影响,实现了CO2气体保护焊温度场区域划分和动态数值分析。获得的EH36多道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以及区域划分时典型节点的选取方法,为温度场分析和试验提供了指导。
- 王匀王诚强刘石磊陈万荣殷苏民
- 关键词:CO2气体保护焊温度场
- 激光冲击处理对小孔构件残余应力场的影响
- 2014年
- 采用高功率Nd:glass激光器对LY12CZ铝合金小孔构件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并对冲击区域进行残余应力场的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在激光功率密度为1.75 GW/cm2和光斑直径为6 mm的强激光冲击作用下,冲击区域产生了残余压应力场,层深约1.2 mm,表面最大残余应力为-57 MPa,厚度方向上最大残余应力为-36 MPa。优化后的激光冲击处理工艺参数能够获得较好的残余应力场。
- 钱绍祥殷晓中王琦刘波冷承业
- 关键词:激光冲击处理LY12CZ铝合金残余应力
- 一种用于焊缝检测的压电式特征导波传感器被引量:9
- 2016年
- 超声导波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损检测新方法,对于焊缝等特征部位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国内外用于焊缝探伤的专用导波传感器仍不多见。因此,在现有横波探头的基础上,基于特征导波原理,设计了一套适合焊缝检测的激励、接收传感器。经性能测试,所设计的传感器能实现焊缝导波的有效激励和接收,保证所激励模态的单一性和回波信号的高反射率,为导波技术在焊缝无损检测中的真正应用提供了条件。
- 洪红许桢英刘欢余慧芳
- 关键词:焊缝检测压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