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010JCZDJC27400)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郭兰吴光红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有毒金属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状况
  • 1篇化学行为
  • 1篇环境效应

机构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吴光红
  • 1篇郭兰

传媒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渤海有毒金属污染状况和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有毒金属(Hg、Cd、Pb、As和Cr)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有毒金属在渤海及其沿岸入海河流中的水体、沉积物、大气沉降和生物体中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可能来源。渤海海水未明显受到有毒金属的污染,除Hg外,其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近岸高,离岸和中部海区较低。沿岸河流和河口的沉积物中存在有毒金属(Hg、Cd、Pb和Cr)污染,但As污染不明显。渤海湾、锦州湾和莱州湾等的沉积物中Pb和Cd污染明显高于其它元素,这可能与有毒金属的沉积过程和迁移转化特点有关。沉积物中有毒金属含量的分布大体上呈现北高南低,河口处较高,并在渤海湾中部泥质中富集,而渤海中部海区较低。Cd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但其在沉积物中总量较低,尚不构成环境风险。渤海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有毒金属累积明显,陆源工业废水排放是有毒金属的主要来源,入海径流和大气沉降输入也是渤海有毒金属的可能来源。
郭兰吴光红商靖敏
关键词:有毒金属环境效应化学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