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9Z359)

作品数:19 被引量:339H指数:11
相关作者:郝天珧王家林姚永坚胥颐于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地球物理
  • 6篇反演
  • 5篇盆地
  • 4篇综合地球物理
  • 3篇地球物理研究
  • 3篇新生代
  • 3篇油气
  • 3篇前新生代
  • 3篇前新生代残留...
  • 3篇综合地球物理...
  • 3篇南黄海
  • 3篇残留盆地
  • 2篇地电
  • 2篇电磁测深
  • 2篇油气资源
  • 2篇深部
  • 2篇倾子
  • 2篇重磁
  • 2篇重磁方法
  • 2篇黄海地区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同济大学
  • 5篇广州海洋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作者

  • 10篇郝天珧
  • 9篇王家林
  • 4篇吴健生
  • 4篇于鹏
  • 4篇姚永坚
  • 4篇胥颐
  • 3篇何委徽
  • 3篇冯志强
  • 3篇万荣胜
  • 3篇王贝贝
  • 3篇李志伟
  • 3篇王真理
  • 3篇徐亚
  • 2篇胡龙胜
  • 2篇刘劲松
  • 2篇张海玲
  • 2篇徐行
  • 2篇张新兵
  • 1篇林珍
  • 1篇王嘹亮

传媒

  • 7篇地球物理学报
  • 6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上海地质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2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深部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被引量:64
2008年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特别是洋陆转换带地区的复杂地壳结构特征一直是南海岩石层结构研究的热点.本文在Pn波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和深部地震探测剖面的约束下,利用重力数据建立该区两条剖面的密度模型.两条重力剖面二度半密度正反演的拟合结果支持琼粤隆起至吕宋岛弧区一带的地壳结构中存在下地壳高速层的观点,同时认为台西南盆地的拟合结果表明南部凹陷区仍属于过渡型地壳.本文认为剖面AA′和剖面BB′的构造属性虽然均总体倾向于火山岩型,但二者的地质结构并不完全一致,表明了北部陆缘深部结构的横向差异与构造属性的复杂.
郝天珧黄松徐亚李志伟胥颐雷受旻杨金玉
关键词:南海东北部反演
最优烃类指标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烃类指标来辅助储层的识别是岩石物理在地球物理应用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在勘探地球物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烃类指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最近几十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周哲王真理
关键词:体积模量剪切模量
应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反演地下二维重力模型
<正>1.引言遗传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具有自组织、自适应的特征,具有能根据环境变化来自动发现环境的特征和规律的能力,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尽管单一种群的遗传算法很强大,可以很好地解决地球物理中相当广泛的问题,但采用多...
何委徽王家林胡龙胜
文献传递
粗糙集理论在图像增强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对粗糙集理论在图像主要特征提取、图像自动识别与边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地学实地野外调查中获取的彩色图像作为实验对象,选用表征颜色、纹理的17个特征属性作为条件属性构建决策表,通过属性约简、分类和规则提取指导图像处理,最终实现了对目标地物的分类分区增强处理及区域边界划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对图像进行分区处理和边界划分,结果较令人满意;并且得出影响实验图像分区的主要条件属性为蓝色标准偏差、红色方差、红色与蓝色相关性、彩色特征、对比度及熵.
张海玲王家林吴健生史榕
关键词:粗糙集理论特征提取边缘检测
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以大港地区为例被引量:18
2008年
如何通过地球物理资料圈划残留盆地的宏观分布是残留盆地油气研究中重要的方法技术之一.本文以大港地区为例介绍了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的地球物理研究方法.通过岩石物性分析,利用正演与反演方法,求取本区的重力基底(对应本区新生界底界)和磁性基底(对应本区太古界顶界)埋深,进而计算前新生界残余厚度,讨论残留盆地的宏观分布特点,并预测了前新生代油气资源有利区.研究结果认为本区前新生界残余厚度分布具有"东西分带"的特点,残余厚度增厚带大多沿NE方向展布,表明后期来自NW-SE向的挤压应力对其分布有一定影响;埕宁隆起与歧口凹陷的结合部位是本区前新生界残余厚度最大的地区,存在由南向北的逆掩断裂构造,有利于前新生代油气的聚集.
郝天珧徐亚周立宏张丽莉江为为胥颐李军赵百民王贝贝袁淑琴
关键词:前新生代残留盆地重磁方法油气资源
上海奉城--浙江湖州长周期MT剖面揭示的深部电性结构被引量:13
2008年
利用GMS-06电磁观测系统对上海奉城—浙江湖州剖面进行了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获得了超过4000s的高质量长周期观测数据,为沪浙地区深部电性结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反演处理,综合倾子解释结果和重磁资料以及最新的地震解释结果,在电性和断裂结构上获得了新的认识,对湖州—苏州、乌镇—马金、枫泾—川沙以及太仓—奉贤这几条深大断裂带的展布以及对区域构造格架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新的评价,其中枫泾—川沙断裂是上海断隆和湖州—南通台拱之间推覆构造过渡带的控制断裂,太仓—奉贤断裂带的主体位置推断在亭林附近.同时,对高阻基底以上电性层进行了解释,揭示了岩石圈底界面的结构和构造形态,推断湖州—苏州断裂西侧存在壳内高导层.
于鹏吴健生王家林张新兵章振铨姚保华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深部电性结构深部断裂倾子岩石圈
南黄海北部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突破被引量:43
2008年
南黄海北部盆地是我国近海海域中唯一由中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其构造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1)前造山期大陆边缘盆地阶段(Z—T2);(2)苏鲁造山带晚期前陆盆地阶段(J3—K);(3)造山期后陆内断陷盆地阶段(K2t—E);(4)区域沉降覆盖阶段(N—Q)。对其中陆内断陷盆地的详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内晚白垩世泰州组烃源岩发育,具有4套储盖组合,圈闭构造多,成藏配套条件好,计算其石油资源量约20×108t,是当前在南黄海获取油气重要突破的首选区域。
冯志强陈春峰姚永坚张拭颖郝天珧万荣胜
关键词:前陆盆地
最优的Zoeppritz方程的简化综述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Zoeppritz方程的\VO技术是一项利用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特征分析识别岩性和油气藏的地震勘探技术.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对该方程进行了不同的简化,但在不同程度上都影响着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最优的Zoeppritz方程是一种新的近似,其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最优,相比之下,最简化又最精确.是类比与AkiRichards近似形式的一种拟线性近似,因此可以简化的运用到非线性反演中,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准确的理论基础.
孙秀华王真理
关键词:ZOEPPRITZ方程各向异性
对南黄海盆地构造层特征及含油气性的新认识被引量:67
2008年
南黄海是由古、中、新生界叠置而成的一个大型叠合盆地,发育4个特征各异的构造层:构造层Ⅰ(Z-S)、构造层Ⅱ(D-T)、构造层Ⅲ(T3-E)和构造层Ⅳ(N-Q)。构造层Ⅰ在海区广泛分布,主要为一套下古生界的盆地相-台地相沉积建造,最新地震资料推测,其厚度大且稳定,但构造特征不清楚。构造层Ⅱ由上古生界至中生界三叠系组成,是以碎屑岩和灰岩为主的一套海相地层,主要受到印支运动和早燕山运动的强烈影响,南、北部残留地层及结构不同,但以挤压构造样式为主。与陆区比较,南黄海盆地海相构造层Ⅰ和构造层Ⅱ的构造格局相对稳定,变形强度较弱。构造层Ⅲ发育白垩系和古近系,局部存在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主要赋存在坳陷或凹陷内,隆起或凸起基本缺失,为一套陆相砂泥岩沉积,在北部坳陷分布较广,但厚度变化快,剖面上表现为地堑、半地堑的结构特征,以拉张构造样式为主。构造层Ⅳ(N-Q)为区域沉降的产物。南黄海盆地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北部坳陷发育有古生古储、古生新储、新生古储等油气成藏组合类型,是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区域。
姚永坚冯志强郝天珧徐行李学杰万荣胜
关键词:南黄海构造层构造样式含油气性
南黄海某典型剖面重磁震联合反演及综合解释被引量:13
2009年
以航磁资料为主、结合其他地学信息,在南黄海海域选取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剖面,进行重磁震联合反演、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分析南黄海海域磁性基底性质、岩相结构和断裂构造特征,为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查、实现油气突破提供科学依据。
林珍姚永坚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地球物理场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