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奉贤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

作品数:92 被引量:553H指数:13
相关作者:顾盈袁媛汤海英苏瑞芳金秀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超声
  • 5篇手术
  • 5篇水稻
  • 5篇老年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胆囊
  • 4篇护理
  • 4篇肥料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医务
  • 3篇杂交
  • 3篇栽培
  • 3篇增殖
  • 3篇卒中
  • 3篇免疫
  • 3篇脑卒中
  • 3篇肥料运筹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市奉贤区...
  • 9篇上海市奉贤区...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市奉贤区...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市血液中...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上海市农业技...
  • 2篇上海市奉贤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顾盈
  • 5篇汤海英
  • 5篇袁媛
  • 4篇丁志勇
  • 4篇金秀华
  • 4篇朱斌
  • 4篇方群英
  • 4篇苏瑞芳
  • 4篇赵文理
  • 3篇徐春华
  • 3篇王志
  • 3篇李丹
  • 3篇刘海健
  • 3篇蒋建忠
  • 3篇陆燕
  • 3篇唐建国
  • 3篇江健
  • 3篇翁浩
  • 3篇曹磊
  • 3篇徐海峰

传媒

  • 8篇上海农业学报
  • 4篇上海农业科技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上海护理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上海蔬菜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1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生物标志物及KRAS的潜在作用机制
2022年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相关基因芯片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PSP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调控的关键通路。方法从GEO2R分析工具获取PSP相关基因芯片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6613,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借助DAVID在线分析平台对这些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STRING构建这些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找出连接度最高的核心基因。临床标本验证: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例PSP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2月行常规查体的非PSP患者作为对照组,留取上述人群血液标本并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的DEGs及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该研究中所采用的GSE6613数据集共包含6例PSP患者及23例健康者。共筛选出DEGs 98个,包括52个上调基因及46个下调基因。其中,差异最大的5个上调基因依次为MYOM2、EMP1、DKK2、FBN1、POLA2;差异最大的5个下调基因依次IVD、TMED7、MSMO1、CASP3和DLG1。GO和KEGG结果表明,PSP发展过程中的DEGs主要富集在炎症、免疫紊乱、代谢紊乱等方面。PPI网络揭示连接度最高的核心基因为KRAS。临床标本验证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EMP1和DKK2基因表达上调,DLG1和KRAS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P患者的DEGs与炎症、免疫紊乱及能量代谢密切相关,EMP1、DKK2和DLG1基因有望成为PSP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核心基因KRAS有望成为PSP潜在治疗靶点。
王婵娟郝志敏张伟兰熊三军郭美祥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标志物
护肾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观察中药护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降糖、降压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护肾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以肾炎康复片口服,均治疗12周3个疗程。结果同期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为86.7%,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降低幅度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血黏度、血脂、血肌酐的改善程度上显示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护肾胶囊可明显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高血脂、高血黏滞状态,保护肾功能。提示该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干预优势。
李波张世昌沈雪康李惠群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干预
双环醇对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的预防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双环醇对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联合抗痨的基础上给予双环醇片25mg,3次/日,口服;对照组50例:在联合抗痨的基础上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3粒,3次/日,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和药物性肝损的发病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双环醇对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害有预防作用, 安全性好, 且服用方便, 病人依从性好,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汪洁钟辉李琤
关键词:双环醇HBSAG阳性肺结核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前列腺素E2(PGE 2)、神经肽Y(NPY)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70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痛量表(NPQ)评分、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血液黏度,以及PGE 2、NPY和IGF-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VAS评分、NPQ评分、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以及PGE 2、NPY和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收缩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和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VAS评分、NPQ评分、PGE 2和NP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可能与减少机体疼痛介质释放有关。
顾金花闻迎春吴春欢张华梅严佳
关键词:针灸神经根型颈椎病前列腺素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重复献血者HBV窗口期残余风险评估及趋势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为了了解血液安全状况以及评估血液安全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以上海市采供血信息系统中2018~2020年期间上海奉贤血站的数据为例,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重复献血者HBsAg转阳标本进行确证及补充血清学检测,获得献血间隔期内的新感染人数。利用重复献血者献血间隔期转阳模型,评估HBV的发病率和残余风险,并将2002~2005年、2007~2010年、2011~2013年和2018~2020年的评估结果进行趋势比较。结果 2018~2020年间重复献血者在献血间隔期内的新感染者共有9人,发病率为万分之2.72。如果只开展HBsAg血清学筛查,窗口期残余风险为1∶30 637,而增加HBV核酸检测(NAT)血液筛查以后,残余风险降至1∶73 529,与HBsAg筛查相比较,NAT血液筛查能降低58.33%的残余风险。2002~2020年期间,不同研究时间段的残余风险处于下降趋势,与2002~2005年间的评估结果比较,2018~2020年重复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传播HBV的窗口期残余风险大幅降低了1个数量级。结论输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呈下降态势,NAT能大幅降低该风险,但进一步风险降低还需要加强乙型肝炎的综合防控措施。
刘宇宁贾尧王海英蔡菊英苏志华王迅
关键词:HBV重复献血窗口期核酸检测
他莫昔芬对荷瘤裸鼠乳腺癌血管生成和增殖的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借助荷瘤稞鼠模型探讨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抗细胞增殖及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建立乳腺癌MCF-7细胞株荷瘤裸鼠模型207,,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7,),即他莫昔芬灌胃观察组和蒸馏水灌胃对照组,21d后处死荷瘤裸鼠,测量肿瘤直径、病理常规检测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指标CyclinD1、Ki67、血管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并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直径大小无显著差距(P〉0.05);免疫组化检;NVEGF、CD34、CyclinD1、Ki67评分统计结果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他莫昔芬对MCF-7乳腺癌细胞荷瘤裸鼠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抗血管形成的作用,但VEGF不是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血管变化的理想指标。
熊倩刘秋虹吴清萍石玉梅
关键词:他莫昔芬乳腺癌血管
呼唤护理后苏醒的颅脑损伤病人心理体验质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接受过呼唤护理后苏醒的颅脑损伤病人的心理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面对面、半结构式、一对一方式对9例接受呼唤护理后苏醒的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主题。[结果]接受呼唤护理后苏醒的颅脑损伤病人心理体验包括人生感悟、心理压力增大、寻求社会支持3方面。[结论]建议构建多元化延续护理模式、构建心理咨询门诊,提高接受呼唤护理后苏醒的颅脑损伤病人的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减轻病人压力,促进病人康复。
范彩英
关键词:颅脑损伤心理体验人生感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
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现状与工作强度的相关性被引量:50
2019年
目的:探讨医务工作者焦虑、抑郁现状与工作强度的相关性,为开展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奉贤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单位,分层随机抽取1539名医务工作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工作强度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结果:奉贤区医务人员焦虑、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1.38%、28.07%;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753,P<0.01);医务人员值夜班频率越高、最长连续工作时间越长,焦虑抑郁检出率越高;随着医务人员年休日、双休日和睡眠时间的减少,焦虑抑郁检出率逐渐增加;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医院(OR=1.51)、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OR=1.55)、双休日至少一天工作(OR=2.34)、年休假小于3天(<3天:OR=1.59;无休:OR=2.06)、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OR=3.55)是医务人员焦虑的危险因素;女性(OR=1.48)、专科(OR=1.67)和综合医院(OR=1.43)、值夜班频率5~8次(OR=1.77)、无年休(OR=1.50)、睡眠不足7小时(OR=3.14)是医务人员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医务人员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强度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健康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袁媛陈英韩海宏王强吴建芳陆燕罗卫平徐海峰汤海英
关键词:医务人员焦虑抑郁
中医一体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中医一体化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80例病例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中药联合针剂组及中医一体化组,各组病例均为20例。各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加服包醛氧淀粉,中药组加用中药汤剂,中药联合针剂组加用中药及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中医一体化组加用中药汤剂、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及肾病治疗仪刺激肾区特定腧穴。各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组治疗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ine urea nitrogen,BU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中药联合针剂组、中医一体化组BUN、SCr水平与对照组、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医一体化组治疗后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ary N-acetyl-B-D glucosaminidase,NAG)水平、血β2微球蛋白(blood beta 2 microglobulin,β2MG)、层黏连蛋白(laminin,LN)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医一体化组治疗后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一体化治疗可以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肾脏纤维化有关。
郭华伟李波马志芳唐补生张海春任飞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包醛氧淀粉肾康注射液
奉贤地区农村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药物干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确诊的中老年人膝OA患者分组进行洛索洛芬、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干预治疗,比较上述四种药物对膝O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探索OA的规范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奉贤地区农村中老人膝OA流行病学调查课题中确诊的156例膝O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开放和自身对照的方法,分为洛索洛芬、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四组进行干预治疗。参照Lequesne的OA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评估法。进行随访调查,填写调查表、药物不良反应调查表、药物发放和回收登记表。结果:洛索洛芬、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对膝OA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膝关节干预前后x线自身对照比较各组IMK分级无明显变化(P〉0.05);在膝关节疼痛、15m行走时问(t/s)、日常活动能力及患者综合评估等方面,前后自身对照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药物干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0%,69.23%,87.18%,74.36%,经Ridit分析。R(-)1=0.4227.R(-)2=0.6057,R(-)3:0.4734,R(-)4=0.4982;x2=8.3537,P〈0.05,四种药物干预治疗比较洛索洛芬、氨基葡萄糖疗效较好。双醋瑞因、仙灵骨葆次之:四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洛索洛芬、双醋瑞因、氨基葡萄糖、仙灵骨葆胶囊四种药物对膝OA干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OA的规范化治疗药物使用,运用药物干预治疗能有效延缓膝OA发展。
王永斌宋志红吕晓建黄晓芸宋斌顾东华朱汉民张韵张志华蔡正龙康亚明陈永明石广泽
关键词:农村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药物干预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