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8001030)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雷邵素霞王海萍陈炜赵静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心肌
  • 4篇干细胞
  • 3篇心肌样细胞
  • 3篇肌样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大鼠骨髓
  • 2篇心肌细胞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诱导
  • 2篇肌细胞
  • 2篇大鼠骨髓间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5篇张雷
  • 4篇邵素霞
  • 3篇陈炜
  • 3篇王海萍
  • 2篇王浩宇
  • 2篇尹青
  • 2篇董悦
  • 2篇赵静
  • 2篇吕洋
  • 2篇赵春芳
  • 1篇王立轩
  • 1篇吴志刚

传媒

  • 2篇解剖学报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骨髓干细胞诱导形成的内皮细胞在体内外环境中的稳定性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CD34(FITC-CD34)、免疫细胞化学及透射电镜鉴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Sprague-Dawley(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分化形成的内皮细胞(诱导组)。应用三维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支架组织,接种诱导形成的内皮细胞,种植于SD大鼠体内生长14天。同时采用不含VEGF的DMEM(DMEM组)和EGM-2培养基(EGM-2组),体外培养诱导形成的内皮细胞14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内皮素(endothelin-1,ET-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Ⅷfactor related antigen,F-ⅧAg)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VEGF诱导BM-MSCs培养14天,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FITC-CD34呈现绿色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抗CD3l和CD34表达阳性,细胞质中含Weibel-Palade小体,具有内皮细胞的特征。在SD大鼠体内生长7天和14天,内皮细胞保留其特征,对抗CD31和CD34表达阳性。内皮细胞在体外不含VEGF的DMEM培养基和EGM-2培养基中各培养14天后,细胞回复到诱导前状态,FITC-CD34反应阴性。ELISA检测DMEM组和EGM-2组中ET-1和F-ⅧAg含量明显低于诱导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BM-MSCs诱导形成的内皮细胞,在体内环境中生存能保留其特征;但在缺乏VEGF诱导的体外培养基中生长,不能维持其特征。
董悦张雷邵素霞尹青陈炜赵春芳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形态蛋白2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应用骨形态蛋白2(BMP-2)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探索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方法。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MSCs,应用BMP-2定向诱导,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结蛋白(desmin)、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 actin)、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的表达,透射电镜鉴定。在诱导后7d、21d和28d3个时间点以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和心肌特异性α-肌凝蛋白重链(α-MHC)的表达。结果BMP-2诱导后的MSCs细胞伸出伪足,排列方向渐趋一致。MSCs体外经BMP-2诱导后分化的细胞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C-TnT均表达阳性,结蛋白、α-横级肌肌动蛋白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7.28%和63.94%,而C-TnT阳性率较低为34.66%。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平行排列的肌丝,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富含糖原和核糖体。RT-PCR结果显示,GATA4于诱导后7d弱表达,21d表达增强,28d表达减弱。α-MHC在诱导后7d不表达,21d弱表达,28d表达明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BMP-2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是自体心肌细胞的一种良好供体来源。
王海萍张雷王立轩赵静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细胞细胞培养
催产素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催产素(OT)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探索B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方法。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应用OT定向诱导,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检测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应用透射电镜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给予OT诱导后,BMCs形态和排列方式变化明显,可见诱导1周的细胞体积增大并延伸,多数细胞呈长梭形,平行排列生长。诱导4周的细胞密集呈片状生长,多数细胞呈杆状,并与邻近细胞相连形成类肌管结构。BMSCs体外经OT诱导后分化的细胞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C-TnT均表达阳性,其中α-横纹肌肌动蛋白和结蛋白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8.06%和33.24%,C-TnT阳性率较低为28.32%。激光扫描共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到分化细胞的胞质内α-横纹肌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T均有阳性表达,分别呈现红色和绿色,当两者同时被观察时可见其共表达的部位呈黄色。透射电镜观察:分化细胞的胞质内可见到平行排列的肌丝,富含线粒体、糖原和核糖体。结论 OT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王海萍吕洋张雷王浩宇陈炜邵素霞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催产素心肌细胞细胞分化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在心肌病大鼠体内存活、分化的情况。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同种异体大鼠BMSCs体外分离、纯化、扩增,胶体金标记。按照对BMSCs的处理方式和心肌内注射的成分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接受BMSCs移植治疗;B组移植经5-氮胞苷体外诱导的BMSCs;C组列为对照组,注射等量培养基;每组12只。4周后通过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评价BMSCs移植对大鼠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结果与对照组C组相比,移植组A,B两组左心功能显著改善(P<0.01)。A,B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移植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等容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移植的BMSCs能在心外膜下、梗死区及与正常心肌的交界处存活并向心肌细胞分化,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和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 actin)表达阳性。结论同种异体BMSCs移植入大鼠心肌梗死区后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并向心肌细胞转化。
王海萍张雷赵静吴志刚吕洋王浩宇邵素霞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细胞移植心功能
缺血心脏成纤维细胞构建工程化心肌样组织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5μmol/L 5-氮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Wistar大鼠缺血心脏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 of ischemia myocardium,FIM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利用抗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 T,C-TnT)和抗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 actin,α-SA)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透射电镜以及Real-time PCR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mRNA含量,鉴定诱导分化的心肌样细胞。采用扫描电镜鉴定两种不同支架组织(脱细胞大肠肌膜和脱细胞胶原膜),将心肌样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种支架组织上生长5~7天,利用抗C-TnT,α-SA间接免疫荧光和扫描电镜,观察工程化心肌样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诱导分化的心肌样细胞胞质内含有丰富的肌微丝,对抗C-TnT和α-SA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反应阳性,Real-time PCR检测显示心肌样细胞内AGT和BNP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FIMs,差别有显著性(P<0.05)。在两种不同支架组织上生长,心肌样细胞呈多边形有突起或柱状分支状片状平铺排列,对抗C-TnT和α-SA反应阳性,细胞胞浆内可见肌微丝。研究表明,FIMs能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在不同支架组织上生长,构建工程化心肌样组织。
董悦张雷邵素霞尹青陈炜赵春芳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心肌样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