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834003)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迎军吴刚刘兴漠潘滔项禹诚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缺损
  • 2篇缺损
  • 2篇骨缺损
  • 2篇关节
  • 2篇关节软骨
  • 2篇关节软骨缺损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丁二醇
  • 1篇丁二醇酯
  • 1篇丁二酸
  • 1篇丁二酸丁二醇...
  • 1篇修复体
  • 1篇修复体修复
  • 1篇选择性
  • 1篇一体化
  • 1篇生物矿化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机构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王迎军
  • 3篇吴刚
  • 2篇项禹诚
  • 2篇潘滔
  • 2篇刘兴漠
  • 1篇孙青
  • 1篇赵娜如
  • 1篇王德春
  • 1篇宁成云
  • 1篇张姝江
  • 1篇杜昶
  • 1篇黄楠
  • 1篇陈晓峰
  • 1篇叶建东
  • 1篇麦海民
  • 1篇王琳
  • 1篇石志锋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功能材料
  • 1篇Chines...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关节软骨-骨一体化修复体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评价新型多级结构仿生型关节软骨-骨一体化修复体的生物相容性,使用一体化修复体对兔关节全层软骨缺损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结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 1.生物相容性实验:包括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免疫原性实验及慢性毒性实验.2.关节软骨修复实验:制作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于一侧植入一体化修复体,另一侧不予处理.术后4、6、8和12周分别处死动物,取修复组织行大体、放射学、组织学观察并用Wakitani法进行组织形态学评分.结果 1.生物相容性实验:(1)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动物体质量呈上升趋势,且各组体质量增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3种浓度梯度的修复材料溶血率均未超过5%.(3)慢性毒性实验:术后12周动物肝肾功能与正常对照组及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关节软骨修复实验:术后4~8周植入侧修复组织主要为透明软骨,表面光整平滑有光泽,与周围组织整合良好,对照侧无明显修复组织.Wakitani评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级结构仿生型关节软骨-骨一体化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在动物体内可诱导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后的修复.
刘兴漠项禹诚麦海民吴刚王迎军潘滔
关键词:软骨生物相容性材料
胶原/羟基磷灰石一体化支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新型胶原/羟基磷灰石一体化修复支架材料修复创伤性软骨缺损的生物机制及可行性。方法 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制作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在实验组植入新型生物支架材料,正常组不予处理。术后1、2、4周分别处死动物,Wakitani法对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评分,RT-PCR测定关节滑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2、3、9和13 mRNA含量及纯度。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修复组织主要为透明软骨,对照组无明显修复组织,Wakitani评分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RT-PCR显示实验组MMP-2、3和9的活化降低(P<0.05),而MMP-13在修复过程中持续表达(P>0.05)。结论新型生物支架材料通过抑制MMPs表达水平来减轻炎症反应和保护软骨,在动物体内可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刘兴漠项禹诚潘滔孙青王德春王迎军吴刚
关键词:软骨缺损生物支架基质金属蛋白酶
硅氮薄膜的摩擦性能与其表面能的相关性
2016年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钴合金表面制备了一系列硅氮薄膜。借助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离子轰击能量对硅氮薄膜表面形貌和能态的影响;并在不同的测试环境中对薄膜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离子轰击能量,能影响薄膜的表面润湿性,改善薄膜的摩擦学性能。随基体负偏压的提高,色散分量对薄膜表面能的贡献提高,薄膜的亲水性提高;大气环境下,薄膜与SiC球的摩擦系数维持在0.4-0.6之间,湿环境下,薄膜的摩擦系数大幅下降,稳定在0.18左右。硅氮薄膜是一类具有两性分子特性的功能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湿环境摩擦学性能,是一类极具潜力的人工关节生物机械保护薄膜。
石志锋黄楠王琳宁成云王迎军
关键词:磁控溅射
仿生功能化骨修复材料研究
2012年
由肿瘤、炎症及各类创伤而导致的骨组织坏死、病变、缺失及骨折是临床多发病症,自体骨移植虽然是临床治疗的"金标准",但由于供体受限而很难满足需求。通过对天然骨本身的成分、结构特性及矿化过程的模仿,应用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特别是纳米技术,对材料的组成、结构进行设计与调控,获得仿生型骨修复材料或者对传统材料进行仿生功能化修饰,以满足临床对病损或缺失的骨组织进行有效修复和功能重建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仿生功能化骨修复材料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类骨钙磷纳米矿物的合成,有机分子模板对纳米矿物尺寸和形貌的调控,以及仿生多孔结构支架的构建等。
杜昶赵娜如叶建东陈晓峰王迎军
关键词:骨修复材料生物矿化仿生合成
PBS/壳聚糖复合材料表面选择性激光刻蚀PBS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改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壳聚糖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学性能,进行193nm激光刻蚀该复合材料的研究,以提高该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采用表面轮廓仪、表面水接触角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衰减全反射研究改性后材料表面的特性;并采用DNA分析的方法分析材料表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与本体的激光刻蚀能量阈值分别为59mJ/cm2和125mJ/cm2.图像定量分析表明随着刻蚀次数的增加,表面壳聚糖累计面积从0.9mm2增加到4.5mm2,达到其本体复合的比例.表面水接触角随着刻蚀次数的增加从91度减少到28度.细胞学实验表明刻蚀后表面的壳聚糖促进了成骨细胞在复合材料表面的粘附及生长.用激光表面选择性刻蚀可以提高复合材料表面生物活性的成分从而改善其生物活性.
吴刚王迎军张姝江
关键词:表面处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壳聚糖
Synthesis of Amino-Functionalized Hexagonal Mesoporous Silica for Adsorption of Pb2+被引量:1
2011年
高度订的 amino-functionalized 六角形的 mesoporous 硅石(HMS-NH2 ) 被合作冷凝作用成功地综合了。结果的材料借助于证实订的 mesoporous 结构和氨基的组的 functionalization 的 XRD, TEM,英尺红外, N2 广告解吸附作用和 29Si NMR 被描绘。样品在房间温度在水的答案作为 Pb2+ 吸附物被采用。两 Lagergren 运动模型和 Lagergren 是运动模型被用来描述吸附数据的第二份订单的第一份订单。假秒命令模型适合吸着,这被发现比好的运动数据假第一个顺序模型。根据从 AAS 分析的信息, HMS-NH2 有超过 90.7 mg 的 Pb2+
Wei, Ku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