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436)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小明蔡昌平曾南林李成军谢兴国更多>>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胰腺
  • 5篇胰腺癌
  • 5篇腺癌
  • 5篇腹腔
  • 3篇神经节
  • 3篇尸体
  • 3篇尸体标本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性
  • 3篇可切除性
  • 3篇腹腔神经节
  • 2篇神经丛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后处理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解剖学
  • 2篇后处理
  • 2篇腹腔淋巴结
  • 2篇腹腔神经丛

机构

  • 10篇川北医学院附...
  • 8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小明
  • 8篇蔡昌平
  • 6篇谢兴国
  • 6篇李成军
  • 6篇曾南林
  • 5篇黄小华
  • 5篇赵琼惠
  • 4篇赵琼慧
  • 2篇雷俊阳
  • 1篇曾勇
  • 1篇李敬东
  • 1篇翟昭华
  • 1篇蹇素
  • 1篇严律南
  • 1篇董国礼
  • 1篇彭勇
  • 1篇李波
  • 1篇戴毅
  • 1篇王祎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脏大神经切断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为内脏大神经切断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144侧内脏大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其起止、行程和分支;测量其长度、直径和分支起点距腹腔神经节的距离以及在主动脉裂孔处内脏大神经距主动脉侧缘的距离。结果:94.4%的内脏大神经由来T5 ̄10交感神经节的纤维,4.2%的上界纤维起自T4交感神经节,1.4%的下界纤维起自T11交感神经节。内脏大神经长度为(49.3±20.49)mm,直径为(2.47±0.7)mm,在主动脉裂孔处左内脏大神经距主动脉左缘(3.01±2.94)mm,右内脏大神经距主动脉右缘(11.12±5.67)mm,在其行程过程中有35.4%的内脏大神经发出1 ̄3条分支。结论:在进行左内脏大神经切断术前,应先在CT或MRI下观察腹腔神经节的形状,根据其形状判断是否进行手术切断内脏大神经,术中在主动脉裂孔处腹主动脉左缘能寻找到大部分左内脏大神经,若不能找到,可在腹腔神经节外侧端背面寻找。
蔡昌平
关键词:内脏大神经胰腺癌
胰腺神经的解剖及CT和MRI表现被引量:10
2007年
胰腺富含神经组织,神经组织不仅调节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而且与内脏反射和疼痛密切相关。嗜神经生长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胰腺癌神经组织浸润严重影响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虽然胰腺神经的解剖复杂,但是随着CT、MRI新技术的应用,在CT、MRI断面图像上能够显示胰腺周围神经丛及胰外神经。认识胰腺神经的影像解剖,为胰腺病变有否胰腺神经浸润的影像诊断将提供重要依据。
赵琼惠张小明
关键词:CTMRI
CT对胰腺癌的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CT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拟诊胰腺癌随后又行手术治疗患者的CT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根据国内外CT对胰腺癌的诊断及术前可切除性评价的标准,判断胰腺癌的手术可切除性。结果40例中,胰腺癌35例,非胰腺癌5例。CT诊断准确性87.5%(35/40)。35例胰腺癌中,CT发现胰腺肿块31例,4例未发现肿块;周围结构侵犯、转移情况:25例胰周血管侵犯,CT诊断21例(84.0%);胃肠道侵犯10例,CT诊断6例(60.0%);21例淋巴结肿大,CT诊断17例(81.0%);11例肝转移,CT诊断8例(72.7%);9例腹膜转移,CT诊断5例(55.6%)。10例术前认为可切除,实际术中切除7例,可切除准确度70%;25例手术前认为不可切除,实际手术不可切除23例,不可切除准确度92%,进行统计学分析,Kappa值为0.64。结论CT可准确诊断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胰周血管侵犯。CT对胰腺癌的手术可切除性判断也有较大的价值。
赵琼惠张小明黄小华雷俊阳
关键词:胰腺癌CT可切除性
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节寻找及辨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为科研、教学和标本制作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提供寻找和辨认方法。方法对75具成年尸体标本的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进行解剖,通过组织学鉴定神经节和淋巴结,通过CT、MRI扫描和断层观察其位置。结果对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的寻找方法进行描述。结论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与淋巴结的区别可通过手触摸组织的硬度,相连的纤维状结构是否坚韧,是否有内脏大神经或内脏小神经与神经节相连进行判断。
蔡昌平谢兴国王祎李成军赵琼惠张小明
关键词:腹腔神经节腹腔淋巴结
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螺旋CT(HCT)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PI)判断胰腺癌能否行根治性切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估术前HCT和CDPI检查对胰腺癌能否行根治性切除的判断价值。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14例胰腺癌患者中,109例行HCT检查,97例行CDPI检查,其中96例行HCT和CDPI联合检查。HCT检查发现肿瘤部位与根治性切除率的关系:胰头癌为45.3%(39/86),胰体尾癌为26.3%(5/19),全胰腺癌为0(0/9),胰头癌根治性切除率高于胰体尾癌(χ^2=8.965,P〈0.05);肿瘤浸润率和转移率均随肿瘤增大而增加,而切除率降低(z=6.15,5.35,7.18,P〈0.01)。两种检查方法对胰腺癌可切除性的判断:HCT检查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82.2%;CDPI检查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0.6%;联合HCT和CDPI检查的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92.4%。HCT、CDPI及联合HCT和CDPI检查的Kappa一致性检验值分别为0.58、0.52和0.82。结论HCT与CDPI联合检查能弥补彼此的不足,较准确地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
李敬东张小明戴毅彭勇李波曾勇严律南
关键词:胰腺肿瘤螺旋CT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切除
Gd-DTPA 3D FSPGR MR动态增强在胰腺癌诊断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钆喷酸葡胺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Gd DTPA 3D FSPGR)MR动态增强成像在胰腺癌诊断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32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手术前2 周行MRI检查。MRI序列包括脂肪抑制梯度回波T1W(GRE T1W)、快速自旋回波呼吸门控脂肪抑制T2W(FSE RG T2W)、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T2W(SSFSE T2W)、单次激发自旋快速回波MRI胰胆管成像(MRCP)和Gd DTPA 3D FSPGR MRI动态增强。回顾性分析胰腺癌的MRI征象,根据肿瘤病灶特征、局部侵犯、血管受累和转移情况进行可切除性评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2 例中MRI正确诊断29 例,准确率达90. 6%。肿块检出率: 脂肪抑制GRET1W+FSE RG T2W序列为84.4%(27/32), Gd DTPA 3D FSPGR动态增强成像为93.8%(30/32)。MRI动态增强成像对胰周血管受累、胰周侵犯评价准确性分别为87.0%(20/23)、87.5%(21/24); 对淋巴结、肝脏转移和腹膜癌变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0%(12/15)、88.9%(8/9)及83.3%(5/6)。3D FSPGR动态增强MRI认为手术可切除8例,实际术中切除7例; 24例认为不可切除,实际手术不可切除23例; 判断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5%、95.8%及93.8%。结论 Gd DTPA 3D FSPGR MR动态增强成像提高了胰腺癌的肿瘤病灶及转移灶的检出和定性?
赵琼惠张小明曾南林雷俊阳蹇素
关键词:胰腺癌可切除性GD-DTPAMR动态增强胰周血管
内脏小神经的解剖学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为内脏小神经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64侧内脏小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其起止、行程;测量其长度、直径,测量内脏小神经在主动脉裂孔处距主动脉侧缘的距离和与内脏大神经之间的距离.结果89.1%的内脏小神经由穿T9~11交感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96.9%内脏小神起自1~2个胸交感神经节,65.6%的内脏小神经穿膈中间脚与内侧脚之间进入腹腔,18.8%的内脏小神经穿膈中间脚与外侧脚之间进入腹腔.内脏小神经的长度为60.29±20.11mm,直径为1.38±0.92mm,在主动脉裂孔处左内脏小神经距主动脉左缘9.43±4.94mm;右内脏小神经距主动脉右缘16.46±4.4mm;内脏小神经与内脏大神经之间的距离为5.23±4.29mm.结论在进行内脏大神经切断术时,同时进行内脏小神经切断术是可行的,术后效果会更好.
蔡昌平
关键词:胰腺癌
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的CT解剖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分析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的解剖及其CT断面图像,为在活体CT上识别腹腔神经节提供参考。方法50具成人尸体标本,剖腹并掀开胃和肝脏等结构,显示并观测腹腔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大小及毗邻关系。其中6具标本胰腺周围无病变、解剖结构清晰的腹腔神经节用647%碘海醇注射液标记,将掀开的结构复位,再进行CT横断面扫描。分析CT图像上神经节的显示,与大体解剖观察结果对照。结果50具标本中,47具标本(94%)的腹腔神经节位于T12~L1椎体平面,3具(6%)位于T11~12椎体平面;腹腔神经节大体形态可分为长条型、结节型、薄片型、半月型;腹腔神经节的大小左侧上下径为(2274±570)mm,左右径(长径)为(1507±435)mm,厚度(短径)为(200±071)mm,右侧上下径为(2501±609)mm,长径为(1318±362)mm,短径为(140±055)mm。在CT图像上,6具标本腹腔神经节均显示,左侧显示更佳;腹腔神经节大小右侧长径为(1520±164)mm,短径为(153±052)mm,左侧长径为(1625±173)mm,短径为(220±073)mm。CT所测值与相应解剖值比较,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断面图像,能够显示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其结果与解剖所测一致。尸体标本CT图像腹腔神经节的显示可作为活体CT观察腹腔神经节的参考。
赵琼惠张小明曾南林蔡昌平谢兴国李成军
关键词:腹腔神经节尸体标本CT图像椎体CT解剖活体
尸体标本腹腔神经丛:磁共振图像后处理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MRI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显示中的价值。方法对18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确定胰腺周围腹腔神经节及神经丛主支的位置和形态,并对其大小进行测量,用马根维显对其进行标记,还原尸体各脏器的位置。使用GE1.5TExciteMR成像仪,以腹腔神经节为中心对尸体进行MRI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冠状位和轴位容积扫描,将扫描后的容积数据传至GEAW4.1工作站进行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MPVR图像上所测结果与尸体解剖比较。结果18具成人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和神经丛主支在尸体标本解剖和MPVR影像上均位于T12至L1的上缘之间;其形态在MPVR图像和尸体标本解剖基本一致,多为薄片型,结节型或长条型少见。左右侧腹腔神经节的上下径分别为(15.07±5.16)mm和(13.18±3.62)mm,左右径为(22.74±10.13)mm和(25.01±6.11)mm,前后径为(2.83±0.45)mm和(2.08±0.46)mm。在MPVR图像上左右侧腹腔神经节的上下径分别为(15.89±0.53)mm和(13.53±1.51)mm,左右径为(22.44±1.11)mm和(25.03±1.81)mm,前后径为(2.79±0.49)mm和(2.37±0.21)mm。上述径线在尸体标本解剖和MPVR图像上的测量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RI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准确、立体地显示胰腺周围腹腔神经节及腹腔神经丛主支的位置、形态、大小和走向,为临床腹腔神经丛的扫描奠定了基础,并具有指导意义。
曾南林张小明赵琼慧翟昭华黄小华蔡昌平谢兴国李成军
关键词:尸体腹腔神经丛磁共振成像图像后处理
腹腔淋巴结影像断层解剖学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为腹腔淋巴结的临床诊断提供断层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对6具尸体标本的上腹部横断层、CT、MRI扫描图像进行观察,观察腹腔淋巴结的位置,测量其横断面矢径和横径,辨认在MRI、CT扫描图像中的腹腔淋巴结。结果共观察到8个腹腔淋巴结,单具标本腹腔淋巴结的数目有1~2个;其横断面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矢径为(5.27±2.18)mm,横径为(2.35±1.12)mm,组织疏松较软,横断面上可见管腔断面;在MRI扫描图像上能被清晰分辨,在尸体标本的CT扫描图像上与周围结构界线不清。结论腹腔淋巴结与腹腔神经节的鉴别,在断面标本中可通过观察组织是否致密,有无管腔断面进行确定;在CT、MRI扫描图像上主要根据他们的位置关系进行确定。
蔡昌平谢兴国李成军张小明赵琼慧曾南林黄小华
关键词:腹腔淋巴结断层解剖影像解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