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2A310)

作品数:14 被引量:350H指数:9
相关作者:万华伟高吉喜刘军会王文杰李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遥感监测
  • 4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气候
  • 2篇遥感
  • 2篇植被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植被覆盖度
  • 2篇气候变化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覆盖度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提取
  • 1篇雅鲁藏布江流...
  • 1篇盐渍
  • 1篇盐渍化
  • 1篇遥感和地理信...
  • 1篇遥感技术
  • 1篇运算法

机构

  • 13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标准化研...
  • 1篇北京农业智能...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环境保护部卫...

作者

  • 5篇万华伟
  • 4篇王文杰
  • 4篇刘军会
  • 4篇高吉喜
  • 3篇申文明
  • 3篇马苏
  • 3篇李静
  • 2篇王昌佐
  • 2篇翟俊
  • 2篇刘晓曼
  • 2篇邹长新
  • 2篇高帅
  • 2篇刘慧明
  • 2篇蔡明勇
  • 2篇杨旻
  • 2篇刘玉平
  • 1篇付卓
  • 1篇周秋文
  • 1篇臧春鑫
  • 1篇康峻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年份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沿海不透水地表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海岸带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由于其便利的交通环境使得人类对该区域的利用程度逐渐增强。同时海岸带地区也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是生态系统的交错区和过渡带,长期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势必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以遥感获取的区域不透水地表分布数据为基础,对研究区内不透水地表面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海岸带10km缓冲区内不透水地表扩展与生态用地之间的占补关系发现:(1)2000-2008年,中国海岸带不透水地表面积持续增加,与经济和人口要素呈正相关关系。总体来看,相比人口密度,沿海各县GDP密度与区域地表不透水率具有更好的相关性。9年间,沿海地区GDP密度明显提升,沿海各县平均增加了2986.8万元/km^2。人口密度平均增加了181人/km^2;(2)从2000-2008年,中国海岸带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包括新增不透水地表和不透水率增加。新增不透水地表主要以占用耕地和生态用地为主。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受到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制约,例如地形、海拔、坡度等因素;(3)本研究选取的七个典型区海岸带不透水地表扩展均以占用耕地为主,但在不同缓冲区范围内,不透水地表占用耕地和生态用地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点。南部的三个典型区(北部湾、海峡西岸、珠三角)海岸带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占用生态用地强度高于北部三个典型区(京津唐、辽东湾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这主要由于这些区域生态用地面积比例较高而引起。在未来的海岸带保护与开发规划中,应综合考虑生态本底的区域差异,进而寻求更合理的生态用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
翟俊肖桐杨旻孙晨曦
关键词:海岸带生态用地
内蒙古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被引量:47
2015年
针对内蒙古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内蒙古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沙化不敏感区、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35.9%和10.1%;土地沙化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辖区内主要沙漠边缘和沙地;土壤基质多为沙粒、冬春季节多大风且植被覆盖度较低是土地容易发生沙化的主要原因.土壤侵蚀轻度、中度和高度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3.9%、30.2%和19.2%;受降水空间差异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自东南向西北呈逐步下降趋势.土壤盐渍化不敏感区、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57.6%和14.6%,盐渍化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北部和东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是土壤盐渍化高发的主要原因.生境不敏感、高度和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0.5%、25.1%和10.6%,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地区;这些区域水热条件相对较好,植被覆盖度高,物种数量较为丰富,是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综合生态环境高度和极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7.9%和9.6%;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位于内蒙古中北部,等级较低的区域位于内蒙古西北、东北和东南部.
刘军会高吉喜马苏王文杰邹长新
关键词:生态环境敏感性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生境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天地一体化监管与评价技术体系被引量:32
2016年
基于遥感监测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技术,构建了集目标、内容、指标、流程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天地一体化监管与评价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评价方法和模型.最后,为了验证方法体系的可靠性,以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示范研究,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有工矿用地、旅游用地、采石场、农业用地、居民点、其他人工设施和道路7种人类活动类型,人类活动总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6.60%,以农业用地为主,占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面积的89.41%.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实验区人类活动总面积5554.9hm^2、总数量231处,分别占人类活动总面积和总数量的68.65%和58.93%.该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指数为0.000697,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不利于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刘晓曼李静刘玉平刘慧明闻瑞红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
基于遥感技术的水电梯级开发及对生态系统影响遥感监测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对遥感技术在梯级开发水电站识别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中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水电站类型和规模特征,选择合适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以对河流梯级开发水电站进行遥感识别,进而开展河流梯级开发水电站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动态监测;(2)梯级开发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从大坝枢纽区和整个库区两个方面开展分析,大坝枢纽建设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区域土壤侵蚀风险增加;对整个库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淹没大量农田、林草、滩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移民数量大,水域大幅增加但河流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建筑及道路增长迅速。
李静王昌佐万华伟
关键词:水电梯级开发生态影响遥感技术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被引量:58
2013年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覆盖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青藏高原1981—2005年遥感影像及同期气象数据,结合生态学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25 a间,青藏高原温度升高、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度呈"整体升高、局部退化"趋势;地表植被改善区主要位于植被低覆盖区,退化区主要位于高覆盖区;从不同植被类型看,除针叶林、阔叶林受采伐影响覆盖度下降外,其他植被覆盖度均不同程度的上升;植被覆盖度变化与同期降水量变化、温度变化均呈正相关,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刘军会高吉喜王文杰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气候变化青藏高原
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植被覆盖遥感监测与动态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地区以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为核心,辐射陕西延安和甘肃陇东地区,是正在崛起的中国能源新基地。为了解该区域的植被及其动态变化,采用2000~2009年SPOT卫星VEGTATION遥感数据,对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地区的植被覆盖变化状况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金三角地区2000~2009年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增加趋势,这与区域内近年来所实施的生态保护工程有关。其中,2008年最高,为45.45%,2000年最低,为33.74%,2005年和2009年略有下降。部分区域植被盖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城市扩张和区域资源开发。
孙刚万华伟王昌佐王秀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呼伦贝尔生态功能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被引量:27
2016年
草地退化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草地退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本文利用长时间序列的MODIS数据,采用基于植被覆盖度的草地退化监测方法,对2003-2012年10年期间呼伦贝尔生态功能区草地进行了动态监测,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气候数据对草地退化指数的年际变化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环境表现较为脆弱,草地退化指数年际间变化剧烈;生态功能区草地退化等级全区呈差异分布,西部地区较中东部地区退化现象严重,但是近几年西部地区草地退化现象有所好转,东部地区有所加重;结合气象和人为因素综合分析表明,极端气候和采矿、工业建设等人类活动是功能区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万华伟高帅刘玉平臧春鑫许时光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气候变化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区评价被引量:48
2015年
采用遥感和GIS技术,针对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等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建立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开展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定量揭示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地域空间差异,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红线控制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沙化以轻度敏感为主,敏感性程度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西北和北方地区的主要沙漠边缘和沙地;土壤基质多为沙粒、冬春季节多大风且植被覆盖率较低是土地容易发生沙化的主要原因。2土壤侵蚀以轻度敏感和不敏感为主,受降雨强度和地质条件空间差异影响,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东南湿润地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石漠化以不敏感为主,受岩溶地质条件影响,石漠化易发生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喀斯特地区。4综合生态环境敏感性以轻度敏感、不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综合敏感性程度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南湿润地区、东南湿润地区以及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5基于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将极敏感区划为生态红线区,在全国尺度上初步划定3大类和23个重点生态红线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12.86%。
刘军会高吉喜马苏王文杰邹长新
关键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雅鲁藏布江流域TRMM降水数据降尺度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为了获取我国西南典型缺资料地区雅鲁藏布江流域较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空间分布数据,开展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卫星降水资料降尺度方法研究.构建了基于TRMM降水数据的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时空降尺度模型,并利用搜集的降水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研究提出的水汽运移距离因子在雅江流域与降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构建的空间降尺度模型中其显著性优于传统地形指示因子DEM;2)TRMM降尺度结果较原始降水数据空间分布更为合理性且细节刻画能力更强,但统计精度月际差异明显,月R2值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RMSE值在3.7~40mm之间波动,且整体呈现随月降雨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个别月份由于降水观测极值出现而导致R2值不足0.1.日尺度上,降尺度结果受原始TRMM降水数据精度影响,平均精度R2不足0.3.
蔡明勇吕洋杨胜天周秋文
关键词:降尺度NDVITRMM
论自然保护地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被引量:75
2017年
科学评估自然保护地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关系是合理开展自然保护地建设和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基础。以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辨识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空间缺失,面向国家生态安全构建和保障需求提出生态保护管控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488.42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51.38%。生态系统类型以草地、森林、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三种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371.24万km^2,占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6.0%。2000-2010年,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构成整体稳定,对保护生态空间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格局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之间有少量转化,不同自然保护地内生态系统转换特征略有差异。(2)综合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区和重要区总面积为321.4万km^2,占区域国土总面积的66.02%。森林、草地和灌丛生态系统是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主体。2000-2010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功能有所改善,但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无明显变化。(3)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区的31.7%没有在自然保护地内,是今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自然保护地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面向国家生态安全构建和保障需求,迫切需要基于国家治理模式、建立最严格保护制度,提高自然规律认知水平、强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完善分类分区管理、强化自然保护地管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协同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综合监管、严格生态损害责任追究。
侯鹏杨旻翟俊刘晓曼万华伟李静蔡明勇刘慧明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生态安全生态系统服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