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E07B04)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4篇钛合金
  • 4篇合金
  • 1篇电能
  • 1篇锻造
  • 1篇锻造工
  • 1篇锻造工艺
  • 1篇热量
  • 1篇铸锭
  • 1篇钛合金管
  • 1篇钛合金管材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力学性能
  • 1篇节能
  • 1篇节约电能
  • 1篇管材
  • 1篇合金管
  • 1篇合金管材
  • 1篇Β相
  • 1篇变点
  • 1篇TA18

传媒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钛工业进展
  • 1篇锻压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规格TC4铸锭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控制方式对比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选择合适的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控制方式,在生产规格为准820mm的TC4钛合金铸锭时,采用了电流控制和熔速控制两种不同的熔炼控制方式。对比分析了两种控制方式对熔炼参数的变化、铸锭化学成分、表面质量以及成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式下铸锭化学成分分布均匀性相当,但熔速控制方式下正常熔炼阶段实际熔速的波动小,且铸锭的表面质量良好和成材率高。在实际生产中熔速可选用电流控制下电流B(21~28kA)所对应的熔速。
谢英杰席锦会曲恒磊邓超
关键词:成材率
航空导管用TA18钛合金管材研制被引量:15
2011年
航空导管用TA18钛合金管材要求具有很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综合性能。针对国内航空导管用TA18钛合金管材试制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原料成分优化、每道次轧制变形量和Q值的控制以及管材退火温度的合适选择试图解决TA18钛合金管材综合性能的匹配问题;通过管坯尺寸偏差的控制以及每道次轧制精度的控制以达到成品管材尺寸公差满足标准要求;通过管材轧制中内外表面处理提高成品管材的探伤合格率。试制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可以制备尺寸精度及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的TA18钛合金成品管材,但成品管材探伤合格率仅为66%,还需改进提高。
席锦会杨亚社南莉舒滢曲恒磊杨建朝
关键词:TA18钛合金管材
钛及钛合金铸锭生产中节约电能的方法及装置
2011年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节约能源被整个世界所重视。目前,在钛及钛合金铸锭生产中,出炉的热铸锭释放出的热量白白浪费。本文提出一种合理利用热铸锭释放出的热量来烘干钛电极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有效地利用钛及钛合金铸锭的热量,大大节约专门烘干电极所耗费的电能,而且还可避免热铸锭伤及工人的危险。经计算,每生产1支5t成品钛及钛合金铸锭,热铸锭放出的热量相当于提供了533kW.h的电能。该方法大大节约了能源,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席锦会邓超谢英杰曲恒磊杨建朝
关键词:铸锭热量节能
锻造工艺对TC11饼材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3 t锤及1250 t压力机两种不同设备及自由锻工艺制取了TC11钛合金饼材,并分别测试了其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及超声波杂波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锻造工艺所制得的TC11钛合金饼材性能均符合要求,组织均为等轴α+片状α的双态组织或长条α+片状α组织,但后者晶粒较细且组织均匀性较好;在1250 t压力机上生产的TC11钛合金饼材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分别比3 t锤上生产的分别高出50和20 MPa左右,屈服强度高20 MPa左右,而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基本持平;在1250 t压力机上生产的TC11钛合金饼材比3 t锤上生产的饼材超声波杂波水平低3 d B。因此在1250 t压力机上生产的饼材性能比在3 t锤上生产的饼材性能更加优越。
李进元王宏权侯鹏王力
关键词:钛合金锻造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基于二元相图精确计算钛合金α+β/β相变点被引量:19
2011年
基于Ti-X二元相图提出了一种精确计算钛合金α+β/β相变点的方法,并根据该方法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用该公式对几十个合金的相变点进行了计算,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除个别合金偏差较大外,其余合金的相变点计算值与测试值相差一般不超过±5℃。这表明该方法和公式涵盖面广、精确度高。
孙书英邓超
关键词:钛合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