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08PY044)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1
相关作者:杨镛万嘉李国剑杨国凯陆平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2篇动脉
  • 2篇血栓形成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缺血
  • 2篇细胞
  • 2篇下肢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1篇动脉栓塞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形成
  • 1篇血栓闭塞

机构

  • 4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杨镛
  • 3篇杨国凯
  • 3篇李国剑
  • 3篇万嘉
  • 2篇陆平
  • 2篇何晓明
  • 1篇罗开元
  • 1篇辛世杰
  • 1篇马振桓
  • 1篇时德
  • 1篇段志泉
  • 1篇刘珊

传媒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管形成过程中miR-221对Tip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各种原因造成动脉狭窄或闭塞使远端组织循环灌注量减少的一系列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改变,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何重建患者肢体循环,降低截肢率,是血管外科医生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一般病因治疗。
刘珊杨镛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缺血性疾病内皮细胞增殖下肢动脉血管形成
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继发皮肤溃疡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S)继发皮肤溃疡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选择DVTS继发皮肤溃疡患者116例,其中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治疗72例72条下肢(A组),非手术治疗44例44条下肢(B组)。于A组术后5、20、120和360 d(即B组入院后8、23d、出院后97、337 d)记录皮肤的感染率、坏死率、色素减退率、创面收缩率、溃疡愈合率及溃疡复发率等6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5 d A组皮肤感染率和皮肤坏死率低于B组(P<0.05);术后20 d A组创面收缩率与色素减退率较B组显著改善(P<0.05);术后120 d A组溃疡愈合率较B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360 d溃疡复发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治疗DVTS继发皮肤溃疡效果良好,具有微创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等特点,可作为外科治疗方法之一。
杨镛段志泉罗开元时德辛世杰杨国凯李国剑万嘉何晓明徐雄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溃疡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66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其中30例采用抗凝、溶栓等药物+气压梯度治疗,另36例实施手术治疗,并同时采取抗凝、溶栓及气压梯度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有无出现肺栓塞的症状及体症,定期透视滤器的形态与位置。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经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消失,无肺栓塞发生。随访2~24个月,滤器无移位,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可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有效保障。
李国剑杨国凯何晓明陆平万嘉杨镛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肺动脉栓塞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TAO患者(62条患肢)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采用主观指标包括患肢疼痛、冷感以及客观指标包括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足部溃疡变化、皮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例患者(4条患肢)移植后3周因小腿中段以下出现坏死导致低位截肢;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移植后1个月,小腿疼痛及冷感觉均消失,足部疼痛和冷感评分均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3个月,10例(10条患肢)溃疡全部愈合;46例保肢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由(80.38±45.53)m增加到(330.56±142.31)m,下肢皮温由(26.50±0.46)℃增加到(31.49±0.45)℃,ABI由0.41±0.02增加到0.71±0.05,移植后以上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6个月,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动脉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或CT检测,均未发现恶性肿瘤、视网膜增生、动脉瘤等并发症。40例患者移植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2.5个月)症状改善后无加重;6例患者6个月后因下肢疼痛加重,疼痛评分为4分,并伴有足趾溃疡,再次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再次移植后18个月,患者仅有下肢乏力,疼痛改善,疼痛评分为1分,足趾溃疡愈合,无间歇性跛行。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AO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无法进行搭桥的患者,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质量。
李国剑杨镛杨国凯万嘉马振桓陆平
关键词:自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下肢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