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011010-2)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凌开成申峻罗化峰王顺华冯伟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8篇
  • 5篇煤液化
  • 4篇直接液化
  • 4篇氢气
  • 4篇煤直接液化
  • 3篇液化
  • 3篇反应机理
  • 2篇动力学
  • 2篇液化油
  • 2篇溶胀
  • 2篇溶胀动力学
  • 2篇煤液化油
  • 2篇催化
  • 1篇单原子
  • 1篇低阶煤
  • 1篇循环伏安
  • 1篇循环伏安法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子
  • 1篇制取

机构

  • 13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广播电视...
  • 1篇太原重工股份...

作者

  • 15篇凌开成
  • 13篇申峻
  • 8篇罗化峰
  • 5篇冯伟
  • 5篇张卫帅
  • 5篇王顺华
  • 3篇王迎春
  • 3篇侯丽红
  • 3篇李伟
  • 2篇王建平
  • 2篇薛永兵
  • 1篇盛清涛
  • 1篇张志峰
  • 1篇乔建超
  • 1篇李沙沙
  • 1篇刘惠青
  • 1篇陈永健

传媒

  • 4篇煤炭转化
  • 3篇现代化工
  • 2篇化工进展
  • 2篇洁净煤技术
  • 1篇天津化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天然气化工—...
  • 1篇炼油技术与工...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气在烃类混合溶剂中高压溶解度的测定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研究氢气在煤液化油中的溶解规律和煤液化反应过程中的氢耗,选择煤液化油中几种代表性物质的混合组分十六烷-四氢萘、四氢萘-喹啉、十六烷-喹啉作为溶剂,利用平衡液相取样法气体溶解度测定装置,测定了氢气在上述溶剂中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数据(453.15 K~623.15 K,1 MPa~10 MPa),同时给出了氢气在这些混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规律.利用数学模型lnxH2=-a/T+bT+clnT+dlnPH2+e(式中参数可由氢气在相应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关联得到)和P/N/A方法计算相关溶解度数据,发现该数学模型的计算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误差(η)在5.52%左右,而通过P/N/A方法的计算,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误差较大,这表明该数学模型在计算氢气在有机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罗化峰郭剑虹凌开成张卫帅王顺华冯伟申峻
关键词:氢气溶解度煤液化油
煤直接液化过程中酚类的转化规律及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主要论述了低阶煤中各种酚羟基种类对煤液化过程的影响,以及煤液化产物中酚类产品的生成原因,并系统性地对煤液化油馏分中酚类产品的分布、分析检测方法及提取方法等进行了总结。
李伟申峻侯丽红凌开成
关键词:煤直接液化分析方法
铁系催化剂对煤高温快速液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以兖州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反应釜研究了两种铁系催化剂对煤高温快速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担载Fe2S3的催化剂和高分散铁系催化剂对煤的热解行为影响较小;担载Fe2S3催化剂促进了氢气参与反应和煤液化产物向轻质化转化,在优秀和足量的供氢溶剂条件下,溶剂的供氢速度明显优于氢气转换的供氢速度,催化剂的作用不明显;对比添加高分散铁系催化剂并加助剂S和添加Fe2S3催化剂的煤高温快速液化,发现元素S的作用与S和主催化剂铁的结合形态有关.
冯伟凌开成罗化峰王顺华张志峰申峻
关键词:催化剂铁系催化剂
小分子化合物对神华煤结构组成和热行为的影响
2014年
小分子化合物是通过二硫化碳、四氢呋喃、甲醇三种溶剂对神华煤进行逐级索氏抽提获得的。利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分别对原煤和抽掉小分子化合物后的残煤进行测试,可知小分子化合物被抽出后,煤的结构组成及热行为均发生了变化,残煤的脂肪烃和环烷烃基团明显减少,热失重速率降低,最大失重温度向高温段移动。
王迎春凌开成申峻薛永兵
关键词:小分子化合物红外光谱热重分析
煤溶胀影响因素及溶胀技术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以煤溶胀机理、溶胀动力学等为基础,综述了溶剂性质、煤阶、氧化、温度、预处理、溶胀时间、水分、煤粉粒度等对煤溶胀的影响。结果发现:溶剂的供电子数目(EDN)、溶剂碱性、溶剂类型对煤的溶胀有不同的影响。煤阶对煤的溶胀影响较大,表现在随着C的增多,溶胀度也在增大,但当C含量大于85%时,溶胀度急剧降低。氧化煤易于溶胀。升高温度和预处理均有利于煤的溶胀。煤粉粒度越小溶胀度越好。脱除煤中的矿物质后有利于提高煤的溶胀度,但增加幅度不大。最后详细介绍了煤溶胀技术在研究煤分子结构、煤热解、煤液化方面的应用。
李沙沙侯丽红刘惠青申峻凌开成
关键词:溶胀溶胀动力学影响因素
低阶煤中氧的测定方法及对煤直接液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氧是煤中最丰富的杂原子,其含量和存在形式对煤的性质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阶煤的影响更为显著。低阶煤中的氧主要以酚羟基和醚键形式存在,此外还有羰基、羧基和呋喃等。介绍了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的测定方法,结果发现:物理方法方便快捷,但XPS、IR等分析手段因一些峰值无法识别,降低了实用性;化学方法步骤繁琐,操作时间长且准确性较差。综述了含氧官能团对煤直接液化的影响,酚羟基在液化过程中因发生交联反应而产生负面影响;高级醚类具有高的液化特性;羧基的液化机理复杂,没有统一的意见。
陈永健李伟王建平申峻凌开成
关键词:低阶煤含氧官能团煤直接液化
改良ADA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与ADA反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改良ADA脱硫机理,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改良ADA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与ADA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溶液中ADA可以直接和仿H2S吸收液中的含硫物质发生反应,该反应过程分为初始快速反应阶段(前5s内)和慢速稳定反应阶段(5s之后)。通过对慢速稳定反应阶段中含硫物质和ADA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仿H2S吸收液中含硫物质和ADA反应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0175s-1。
罗化峰凌开成张卫帅
关键词:反应机理循环伏安法
氢气在无催化煤液化中的反应机理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平衡液相取样法气体溶解度测定装置测定了氢气在萘中的溶解规律,并采用间歇式微型反应釜研究了氢气在无催化煤液化中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氢气在萘中的溶解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加,溶解速率先快后慢,在5min时达到最大溶解量的76.21%左右,直到30min达到平衡;2)在萘溶剂的无催化煤液化反应中,氢气的溶解不是控制步骤,溶解氢参与液化反应的速度才是控制步骤;3)在较短时间的萘溶剂无催化煤液化时,氢气在萘溶剂中的预溶解提高了无催化煤液化的总转化率,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预溶氢提前活化,使得煤液化反应初期活性氢增加;4)在较长时间的萘溶剂无催化煤液化时,预溶氢对总转化率的提高很小,但促进了液化产物的进一步裂解加氢轻质化.
罗化峰凌开成张卫帅王顺华冯伟申峻
关键词:氢气煤液化反应机理
煤液化馏分油密度和黏度与温度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常压下考察了煤液化油(CLO) 14个窄馏分的终馏点对密度和黏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选取CLO中几个典型煤液化油馏分分别在20℃和50℃下的密度值和黏度值,考察了煤液化油密度和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小于200℃和大于280℃的馏分段,终馏点对密度影响较明显,200~ 280℃之间的馏分段影响不明显;CLO馏分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与温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其体积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②CLO馏分液体动力黏度η与热力学温度T'之间的关系符合Andrade液体黏度关联式;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沸程低的馏分黏温性质较好,而沸程高的馏分黏温性质差,说明CLO馏分黏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王迎春凌开成薛永兵申峻
关键词:煤液化油黏度温度
一种新的煤直接液化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从煤直接液化反应机理入手,综述了在过去几十年采用"煤短时液化"的思想研究煤直接液化机理的成果,以及以该思想为基础开发的"煤的高温短时液化"工艺。在上述2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直接液化方法,即"煤的高温快速液化",并列出了相关实验室实验成果,这些结果将对工业化装置的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罗化峰凌开成申峻
关键词:直接液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