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146110027)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黄丽刘凡夏彪张斌尹兰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铁锰
  • 4篇铁锰氧化物
  • 4篇淋溶
  • 3篇淀积
  • 3篇
  • 2篇等温吸附
  • 2篇石英
  • 2篇石英砂
  • 2篇棕红壤
  • 2篇棕壤
  • 2篇摩尔比
  • 2篇黄棕壤
  • 2篇胶膜
  • 2篇合成温度
  • 2篇红壤
  • 2篇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亚热带土壤
  • 1篇阴离子

机构

  • 9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黄丽
  • 5篇刘凡
  • 3篇夏彪
  • 2篇王瑞
  • 2篇阳运秀
  • 2篇尹兰果
  • 2篇马格
  • 2篇张斌
  • 2篇顾沛
  • 1篇孙萌萌
  • 1篇汤帆
  • 1篇胡红青
  • 1篇吴新亮
  • 1篇王贻俊
  • 1篇谢坤
  • 1篇陈斌
  • 1篇杨松

传媒

  • 3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石英砂表面锰胶膜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年
以石英砂为载体在其颗粒表面合成锰胶膜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胶膜中矿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体系中不同锰摩尔比R(Mn2+、Mn7+摩尔比分别为1:1、1:2、1:3、1:4)、合成温度(30、50、70、90、110℃)、搅拌时间(48、72、96 h)和石英砂添加量(5、10、20、30、40 g)等因素对锰胶膜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的减小,锰胶膜中的锰钾矿向水钠锰矿转化且矿物的结晶度增大,锰含量减小,晶体颗粒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胶膜中矿物的结晶度增大,锰含量下降,但矿物类型没有变化;搅拌不会影响胶膜的矿物类型,但搅拌时间越长胶膜中锰矿物含量越高;随石英砂添加量的增大胶膜中锰矿物类型不变,但其结晶度减弱,锰含量先降低但在石英砂添加量为10 g时开始升高。
谢坤马格黄丽
关键词:合成温度
淋溶条件下石英砂柱中铁锰氧化物的形成特点被引量:1
2013年
用不同浓度铁锰离子混合溶液对石英砂柱进行40次淋溶实验,研究砂柱中铁锰氧化物的形成状况。结果表明,淋出液中铁锰离子浓度与其pH值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各处理所形成的铁锰氧化物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淋溶液中铁锰离子浓度越大,形成的铁锰氧化物含量越高,当淋溶液中铁锰摩尔浓度比即c(Fe2+)/c(Mn2+)为2:1时最有利于铁锰氧化物的形成;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铁锰氧化物含量的增长逐渐减慢;不同层次铁锰氧化物含量差异显著,下层(20~30cm)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层次;各阶段(每淋溶10次为一阶段)不同形态(非晶形态、晶形态)铁锰氧化物含量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铁锰氧化物尤其是非晶形态的相对比例(Fe/Mn)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大。
吴新亮顾沛王贻俊刘凡黄丽
关键词:铁锰氧化物淋溶地球化学
不同淋溶方式下石英砂柱中铁锰的运移淀积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以石英砂为装柱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铁锰单一或混合溶液淋溶石英砂柱40次,研究淋溶液的pH(pH 5,pH 3.5),铁锰物质的量比(1∶1,2∶1,4∶1)和淋溶方式(铁锰同时淋溶或交替淋溶)等因素对石英砂柱中铁锰淀积和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淋溶方式的处理间铁锰形态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随淋溶次数的增加,铁锰同时淋溶的砂柱内,各形态的铁锰淀积量逐渐增加,而铁锰交替淋溶砂柱内的铁锰含量随淋溶阶段而变化;2)相同淋溶方式,不同铁锰物质的量比处理的砂柱间铁锰淀积量差异显著,淋溶液锰浓度高的处理其游离锰、非晶锰的淀积量较大;3)相同铁锰物质的量比,铁锰同时淋溶处理的游离铁锰和非晶质铁的淀积量高于相应交替淋溶的,而非晶质锰的反之;4)pH 3.5淋溶处理的砂柱中,铁锰淀积量总体高于pH 5的,以下层(25cm)的含量最高,铁锰具有向下运移的规律,但在pH 5淋溶处理的砂柱中该现象不明显;5)石英砂表面淀积的游离和非晶质铁锰随着淋溶的进行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前期淀积的游离铁锰对后阶段游离铁锰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游离铁与非晶质铁的淀积量呈正相关。
阳运秀张斌夏彪黄丽
关键词:铁锰氧化物淋溶游离态淀积
二价锰盐还原KMnO_4合成锰矿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二价锰盐还原KMnO4的方法合成锰矿物,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矿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合成体系中锰摩尔比R(Mn2+:Mn7+)(分别为1:1、1:2、1:3、1:4)、合成温度(分别为30℃、50℃、70℃、90℃、110℃)以及阴离子类型(分别为Cl-、SO42-、NO3-)等条件对锰矿物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R从1:1到1:4逐渐减小,形成的锰矿物由锰钾矿向水钠锰矿转变,锰氧化度也相应的增加;阴离子类型的不同会影响反应所得矿物的种类和结晶度;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锰矿物的结晶度增大,锰氧化度略有升高。
马格刘凡黄丽孙萌萌
关键词:高锰酸钾水钠锰矿合成温度
石英砂表面铁胶膜的合成--pH和铁摩尔比[Fe(Ⅱ)]/[Fe(Ⅲ)]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以石英砂为载体,在其颗粒表面合成铁胶膜,并探讨合成体系不同初始pH(5,6,7)及铁摩尔比(R=[Fe(Ⅱ)]/[Fe(Ⅲ)])等条件对铁胶膜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初始pH相同的情况下,当R为0时,铁胶膜的矿物成分为弱晶质的水铁矿;R为0.01时的矿物成分为赤铁矿;R分别为0.02、0.04、0.06和0.10时为针铁矿,且随着R增加,X射线衍射(XRD)图谱中针铁矿的峰强度逐渐增加,扫描电镜(SEM)可观察到针铁矿晶形逐渐变大,且在R为0.10时晶体形貌最大;当R为0.50和体系只加入Fe(Ⅱ)时合成的铁矿物主要为针铁矿与磁铁矿的混合物。当R一定时,随着合成体系初始pH的增加,胶膜中针铁矿的XRD峰强度逐渐增强,在初始pH为7时其峰最强,且晶形逐渐变大。
王瑞黄丽刘凡胡红青
关键词:石英砂针铁矿PH
黄棕壤土柱中铁锰的淋溶淀积及其对Pb^(2+)的吸附解吸被引量:3
2016年
以湖北省孝感市的黄棕壤B层土壤为装柱材料,在干湿交替(pH=5)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08 mol/L)FeSO_4和MnCl_2的铁、锰混合溶液,淋溶土柱60次,分析土壤中游离态和非晶质态铁、锰氧化物的淋溶淀积规律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与解吸特点。结果表明:当淋溶液的铁浓度分别为0.04和0.08 mol/L时,淋溶液中锰浓度增加,土壤中的锰含量呈增加趋势,铁含量无明显变化;淋溶后土壤中游离和非晶质铁氧化物的淀积量均高于锰氧化物的淀积量,同一处理土柱上层(0~10 cm)的铁、锰淀积量基本上大于下层(20~30cm);淋溶60次后,土壤样品对Pb^(2+)的吸附量随平衡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上层的最大吸附量为167 mmol/kg,下层的最大吸附量为195 mmol/kg;淋溶后黄棕壤对Pb^(2+)的吸附量随土壤中锰淀积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对Pb^(2+)的解吸量却呈相反的趋势;Pb^(2+)的解吸量随其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
杨松夏彪顾沛黄丽
关键词:铁锰氧化物吸附解吸重金属PB重金属吸附
淋溶土柱中铁和锰的运移淀积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以亚热带的棕红壤为装柱材料,用pH3.5不同浓度(0-0.08mol/L)的铁、锰单一或混合溶液淋溶土柱40次,研究在干湿交替和不同淋溶方式(铁、锰同时淋溶或交替淋溶)条件下土壤中铁、锰元素的淋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淋溶的进行,土柱淋出液的pH 逐渐降低,淋溶40次后淋出液的pH 低于淋溶液的pH,淋出液中铁、锰的含量与淋溶液的相近;淋溶后土壤中铁、锰含量最高的为游离态,其次为非晶质态,最低的为络合态;淋溶后,土柱中铁的淀积量大于锰的淀积量,除络合态铁、锰的含量比较接近外,游离态和非晶质态铁的淀积量都远高于相应形态锰的淀积量.铁、锰同时淋溶处理的土柱中铁的淀积量高于相应交替淋溶的淀积量,而锰的淀积量则为交替淋溶处理的高于同时淋溶的淀积量,且在交替淋溶条件下,淋溶液中锰的浓度越高,土壤中铁的淀积量越大.交换性K^+ 、Na^+ 、Ca^2+ 、Mg^2+ 随着铁、锰淋溶的进行而淋失,其中Ca^2+ 、Mg^2+ 的流失量较大.
张斌阳运秀刘凡黄丽
关键词:棕红壤淋溶运移淀积
两种亚热带土壤中铁锰的淋溶淀积及其对Pb和Cd的吸附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以亚热带的棕红壤和黄棕壤为装柱材料,用铁锰混合溶液(0~0.04mol·L-1)淋溶土柱,研究铁锰在土壤中的淀积特征,并用等温吸附法研究其对Pb2+、Cd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土柱淋溶后,各处理中棕红壤淀积的锰含量比黄棕壤的低0.24~1.17mg·g-1,各处理土壤表面淀积的游离铁和非晶质铁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锰氧化物。经铁锰溶液淋溶而形成的土壤样品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比未淋溶的土壤高,最大增加量可达33.07mmol·kg-1,可见铁锰淀积能显著提高土壤对Pb2+、Cd2+的吸附能力。土柱上层(装柱5cm处)土壤样品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大于土柱下层(装柱25cm处)样品,最大差值可达到16.22mmol·kg-1。两种土壤对Pb2+的吸附量是对Cd2+的8~15倍。
汤帆尹兰果王瑞刘凡黄丽
关键词:棕红壤黄棕壤铁锰氧化物等温吸附
砂柱中铁锰的淋溶淀积及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以不同浓度(0~0.04 mol·L-1)的FeSO4和MnCl2溶液淋溶白云石砂柱50次,形成砂粒表面铁锰氧化物胶膜,分析其中铁锰氧化物的淀积以及胶膜对Pb(Ⅱ)、Cd(Ⅱ)的等温吸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当淋溶液的铁浓度为0.04 mol·L-1时,随着淋溶液中锰浓度的增加,砂粒表面胶膜的游离锰和非晶形锰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游离铁和非晶形铁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原子吸收光谱(AAS)和能谱(EDS)分析表明,砂粒表面游离铁和非晶形铁的淀积量均显著高于锰氧化物的。(2)扫描电镜(SEM)图像表明,铁锰在砂粒表面呈球形或板状淀积,分布不规则。(3)砂粒表面铁锰胶膜对Pb(Ⅱ)拟合的最大吸附量远大于对Cd(Ⅱ)的,最大时为Cd(Ⅱ)的8.43倍。(4)Cd(Ⅱ)的最大吸附量与砂粒表面游离铁和非晶形铁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铁的淀积对重金属Cd(Ⅱ)的吸附起了重要作用;但Pb(Ⅱ)的最大吸附量与游离和非晶形铁锰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夏彪尹兰果陈斌黄丽
关键词:淋溶等温吸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