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ZH052)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汤众何韶颖杨爽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信仰
  • 3篇城市
  • 2篇数据库
  • 2篇寺院
  • 2篇基于GIS
  • 2篇GIS
  • 2篇城市形态
  • 1篇信息数据
  • 1篇信息数据库
  • 1篇叙事
  • 1篇宋代
  • 1篇清代
  • 1篇宗教
  • 1篇宗教信仰
  • 1篇网络
  • 1篇文化街
  • 1篇文化街区
  • 1篇历史城市
  • 1篇历史文化
  • 1篇历史文化街区

机构

  • 9篇广东工业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1篇广州现代信息...

作者

  • 5篇何韶颖
  • 3篇汤众
  • 2篇杨爽

传媒

  • 1篇华中建筑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潮州古城信仰场所空间形态初探
2015年
潮州古城现有佛教信仰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共32处。在祭祀空间的处理上,佛教寺院和较大规模的民间信仰场所采用的是一定形制的"殿"式祭拜空间模式,他们与附近街道无太大的交集,主要靠相关产业和在节庆时间与街道产生一定的关系;而分布在街头巷尾的民间信仰小庙采用的则是灵活的自由式祭拜空间模式,是信众根据崇拜的需要自己创造的祭拜空间,他们往往也是其所在街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在和城市关系的处理上,大型佛寺在维持其建筑形制的同时也配合城市的发展,能在两者间获得一个平衡;小型庵寺则随和地与周边城市共生共融;而民间信仰场所则更是成为信众在某些特定的节日和日常的社交场所,影响着周边街道的活力。
陈怿生
基于GIS的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运用GIS技术,可以对城市历史形态的各类信息进行采集挖掘、分析处理、存储、管理,有助于历史街区风貌的管理与监测,为城市历史保护工作提供现代技术支持。以宗教信仰场所与广州传统城市形态互动关系研究为例,探讨如何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构建GIS综合信息数据库,为城市历史街区和特定历史场所的保护提供必要的依据。
何韶颖汤众
关键词:GIS城市形态
传统信仰场所的空间叙事——以潮州古城为例被引量:18
2016年
传统信仰场所是城镇重要的公共活动场域,也是典型的记忆场所,蕴含着丰厚的社区情感、集体记忆与文化精神,但通常被"忽略"。以潮州古城为例,通过分析传统信仰场所承载的日常仪式与情节,提炼此类场所空间叙事的关键要素及其特征,并揭示其叙事要素的关联整合路径,以探索一套呈现传统信仰场所叙事信息的系统,从而为城镇记忆场所的叙事表征探索了一套有效方法,为地方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何韶颖杨爽汤众
关键词:空间叙事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构件信息数据库需求分析研究——以宁波保国寺宋代大殿为例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建筑体系之一,承载了大量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信息,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内建筑遗产保护的重点。如何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对传统木构建筑的构造体系进行转译,是迫切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杨爽; 何韶颖; 汤众;
关键词:木构件信息数据库
文献传递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类型初探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类具有强烈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延续和保持自身个性与特色的关键。当今城市普遍面临着认同危机,因此,发掘历史文化街区不同的文化特色,营造独特的社会氛围对于今后城区的...
王梦瑶; 何韶颖; 汤众;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历史城市形态研究——以清代广州寺院分布影响因素分析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对城市历史地图进行转译,是还原城市历史形态,为后续的城市历史保护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的关键.以清代广州佛教寺院的分布影响因素分析为例,在转译城市历史地图的基础上,建立了广州佛教寺院历史文化地理数据库,再应用GIS软件对各种信息进行配对核密度比照分析,直观地呈现佛教寺院在城市中的分布状态,揭示佛教寺院在城市中的分布规律.
何韶颖汤众
关键词:GIS城市形态寺院
基于Access数据库的特定历史场所保护管理系统研究
快速城市化给城市特定历史场所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而信息时代的发展为城市特定历史场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目的是探究特定历史场所保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如何利用该系统分析研究场所与城市形态的互动...
何韶颖杨爽汤众
关键词:ACCESS数据库
文献传递
社区营造角度下的东莞南社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
南社古村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其拥有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物质遗产,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南社古村'自上而下'的村落保护与活化,以及长期过度关注村落的物质和空间保护,从而导致村落的空心化加剧、旅游商业化、本土文化衰弱等...
肖文波; 何韶颖; 汤众;
关键词:古村落
文献传递
作为城市外交空间的佛教寺院——以清代广州海幢寺为例
广州是清代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在清代外交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作为官方指定的外交场所,广州海幢寺是清代西方人眼中广州形象的代表。通过梳理当时的城市社会背景及海幢寺独特的内在因素,挖掘和理解海幢寺作为城市外交空间的成因,以有助...
何韶颖
关键词:清代
文献传递
基于空间句法的澳门信仰场所周边街道空间构型特征研究
本文通过空间句法线段模型对澳门古城区内传统信仰场所周边街道做定量分析,尝试探究其深层次的形态规律与信仰场所周边街道网络组构特征;观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信仰场所与城市路网的衔接方式。进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信仰场所在城市层面上的...
胡怡然; 何韶颖; 汤众;
关键词:空间句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