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0515010000602)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振张桦杨锐刘海明蔡德鸿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能干细胞
  • 3篇诱导性多能干...
  • 3篇干细胞
  • 2篇NOD鼠
  • 1篇多能干细胞系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分泌
  • 1篇胰岛素分泌细...
  • 1篇诱导性
  • 1篇源性
  • 1篇鼠胚
  • 1篇鼠胚胎
  • 1篇鼠源性
  • 1篇胚胎
  • 1篇胚胎成纤维细...
  • 1篇重编程
  • 1篇细胞
  • 1篇纤维细胞
  • 1篇小鼠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蔡德鸿
  • 3篇刘海明
  • 3篇杨锐
  • 3篇张桦
  • 3篇张振
  • 2篇孙嘉
  • 2篇吴礼凤
  • 2篇杨力
  • 2篇陈宏
  • 1篇黄震
  • 1篇刘锻
  • 1篇严婷
  • 1篇余丹峰
  • 1篇陈客平
  • 1篇吴焜
  • 1篇李迪
  • 1篇杨晓燕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伦理争议及来源困难等诸多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找不需破坏胚胎或卵细胞的建立多潜能干细胞的方法。目的:构建小鼠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系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反转录病毒将3个干细胞基因Oct4、Sox2、Klf4导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将其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通过镜下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反转录PCR(RT-PCR)、免疫荧光实验及畸胎瘤形成实验等对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形态、多能性基因表达情况、干细胞表面标记及全能性等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与结论: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诱导而来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镜下观察呈典型的克隆状生长,圆形或椭圆形,与饲细胞分界清楚;RT-PCR、碱性磷酸酶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高表达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及蛋白;种植在免疫缺陷鼠体内能够形成向内中外3个胚层分化的畸胎瘤,表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具有多潜能性。通过转导3种重编程因子可以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为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多潜能干细胞。
刘海明张振杨力杨锐孙嘉吴礼凤陈宏蔡德鸿张桦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重编程胚胎成纤维细胞小鼠OCT4KLF4
NOD鼠来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鉴定
2012年
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4、Sox2、Klf4三个干细胞基因导入NOD鼠尾成纤维细胞,将其诱导为多能干细胞.通过形态观察、干细胞标志检测及多能性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NOD鼠来源诱导性多能十细胞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in cells,ES)的特性,表达Es相关基因及蛋h,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来源于NOD鼠体细胞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有助于构建研究1型糖尿病的体外疾病模型。
刘海明张振杨力杨锐杨晓燕陈客平孙嘉吴礼凤吴焜陈宏黄震蔡德鸿张桦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NOD小鼠疾病模型
体外胰岛细胞共培养及化学因子联合诱导NOD鼠源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更为高效的NOD鼠体外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体系。方法化学因子分步加入培养基,将大鼠胰岛细胞以半透膜相隔与NOD鼠源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NOD-iPSCs)共培养约20d,检测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相关功能,并与纯化学因子诱导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诱导后成团生长,双硫腙染色呈棕红色,RT-PCR显示胰十二脂肠同源异型盒基因1(PDX-1)从第8天起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表达胰岛素及C-P,联合组及纯化学因子组诱导培养每隔4d检测至20d,高糖刺激后两组胰岛素分泌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NOD-iPSCs能够在体外诱导生成胰岛素分泌细胞。联合培养体系提供大鼠胰岛细胞功能因子可加速分化,提高效率,可能为一种更高效的诱导方法。
余丹峰蔡德鸿严婷刘锻李迪刘海明杨锐张振张桦
关键词:化学因子胰岛素分泌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