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81K241)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于翠杨翠云陈舜胜易汪雪乔艳艳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南芥菜花叶病毒的几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研究被引量:15
- 2008年
- 以进境种球中截获的带毒洋水仙和郁金香为试验材料,建立了ArMV的免疫捕获RT-PCR、巢式PCR和Real-timePCR方法,并比较了几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DAS-ELISA的检测灵敏度较低,为1 mg洋水仙或10 mg郁金香带毒种球,而各种PCR方法的灵敏度可高于DAS-ELISA 100倍以上,其中Real-time PCR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可从20 ng洋水仙或2μg郁金香的带毒种球中检出ArMV。鉴于DAS-ELISA灵敏度较低,建议在用ELISA初筛时,如样品OD405值与阴性对照OD405值之比在2.0左右时需要再用分子方法加以确证,以防漏检。
- 于翠杨翠云张舒亚乔艳艳
- 关键词:南芥菜花叶病毒PCR灵敏度
- 单管实时荧光RT-PCR方法同时检测大豆种子中的菜豆荚斑驳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被引量:7
- 2011年
- 本研究建立了大豆种子中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单管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将含有相同浓度的分别带有BPMV和TRSVCP基因的质粒溶液作为阳性对照,以受两种病毒侵染的大豆种子作为待测样品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能从同一管中同时检测出这两种病毒而不发生交叉反应。尽管在阳性对照中,二者的检测限相当,均可达到35 pg/mL,但在实际应用中,两种病毒由于在大豆种子中的浓度不一致而存在一定的差别。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同时特异性更强,在出入境检验检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易汪雪陈舜胜杨翠云于翠
- 关键词:菜豆荚斑驳病毒烟草环斑病毒
- 高通量检测技术在植物病毒检疫中的研究应用及前景
- 2010年
- 对植物病毒检测技术中几种常用的高通量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多重PCR及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做了评价和分析。
- 易汪雪陈舜胜杨翠云于翠
- 关键词:植物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多重PCR生物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