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226)

作品数:12 被引量:718H指数:10
相关作者:银燕童尧青陈魁杨卫芬钱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市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气象
  • 6篇细颗粒
  • 6篇细颗粒物
  • 6篇颗粒物
  • 6篇大气细颗粒物
  • 5篇污染
  • 4篇南京北郊
  • 4篇PM
  • 3篇数浓度
  • 3篇水溶性离子
  • 3篇气象要素
  • 3篇气象因子
  • 3篇细粒子
  • 3篇粒径
  • 3篇粒径分布
  • 3篇粒径分布特征
  • 3篇大气污染
  • 2篇大雾
  • 2篇大雾过程
  • 2篇数值模拟

机构

  • 17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南京市环境保...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作者

  • 13篇银燕
  • 6篇钱凌
  • 5篇杨卫芬
  • 5篇童尧青
  • 4篇王巍巍
  • 4篇陈魁
  • 3篇安俊琳
  • 2篇申双和
  • 2篇魏玉香
  • 2篇李嘉鹏
  • 2篇王跃思
  • 2篇李昕
  • 2篇周梅
  • 2篇徐萌柳
  • 1篇杭维琦
  • 1篇陈晨
  • 1篇孙扬
  • 1篇柏松
  • 1篇孙娟
  • 1篇漏嗣佳

传媒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生态环境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浙江气象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四届长三角...

年份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地区雾的气候特征被引量:34
2009年
利用1961—2006年南京气象站和江浦、六合、溧水、江宁、高淳5个南京郊区站地面资料,统计分析了南京地区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地形和下垫面等特性的影响,南京地区各站雾日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溧水、六合和南京比江浦、江宁和高淳更易出现雾天气,其中溧水雾日最多,年均为34.9 d。雾的季节分布表现为:秋冬季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溧水、高淳、江浦年均雾日数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南京、江宁、六合雾日数略有下降。分析结果也指出,雾天气多出现在近地面弱风、高湿和弱高压等气象条件下。
童尧青银燕许遐祯徐萌柳项瑛
关键词:气候特征气象要素
南京北郊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关系
<正>1仪器和观测本研究观测时间为2006年12月1日—12月20日。观测点设在南京北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进行了气溶胶、大气边界层探测以及常规气象资料观测和天气实况记录。对大气气溶胶的测量使用美国MSP公司生产的宽范围...
陈晨银燕钱凌王巍巍陈宇李嘉鹏
文献传递
南京冬季一次持续性浓雾过程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系留汽艇边界层气象要素探测资料,结合Micaps系统平台和NCEP分析资料,对2006年12月24-27日南京地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天气学环流背景、热力结构、边界层气象要素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揭示有利于大雾形成和维持的机制。结果显示:700 hPa以下气压场长时间呈均匀分布为大雾的产生和维持提供了良好的环流背景;近地层以上逆温的存在、近地层以上暖湿空气的侵入是大雾发展和加强的主要原因。边界层的气象要素与雾的微观特征有紧密联系。
徐萌柳银燕钱凌
关键词:环流形势气象要素雾滴谱
2006年12月24—27日大范围大雾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23
2008年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联合研制的第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对2006年12月24—27日江苏及其周边地区出现的一次罕见持续性大雾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同时对影响大雾过程的辐射条件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形成持续性大雾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层结稳定,水汽充沛,同时,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冷却是雾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日出后太阳短波辐射加热和热量湍流输送是辐射雾消散的主要原因。在大雾发展和维持期间,雾区近地层基本上为弱的水汽辐合区;在大雾减弱和消散期间,雾区大部分为弱的水汽辐散区。大范围的下沉辐散运动有利于中低层大气增温,与近地层的辐射降温相配合,加上近地层弱冷平流作用,使低层大气降温,有助于逆温形成,而深厚逆温层的存在,对雾区的长时间维持起着决定性作用。
周梅银燕王巍巍
关键词:数值模拟大雾大气层结中尺度气象
南京大气PM_(2.5)中碳组分观测分析被引量:50
2010年
为了解南京地区大气细颗粒物及化学成分在灰霾期间的污染水平及可能来源,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采集PM_(2.5)样品,并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并考察了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季节变化特征,比较分析了南京地区灰霾与非灰霾期间含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南京大气中PM_(2.5)、OC和EC浓度变化范围分别是12.1~287.1,2.6~47.0和1.0~33.6μg/m^3,其中夏季PM_(2.5)(109.6μg/m^3)和OC(20.8μg/m^3)的值在四个季度中最高,呈现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季节变化特征;EC则具有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霾日的OC、EC、总碳含量(TC)浓度及OC与EC比值分别是非霾日的2.0、1.8、1.9和1.7倍.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具有丰富水汽和污染物的混合气团最易使南京产生霾天气.
陈魁银燕魏玉香杨卫芬
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53
2009年
为了解南京大气细粒子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在南京市中心鼓楼和北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内进行了连续1 a、每季度5 d的大气气溶胶同步采样。用称重法、离子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别测得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PM2.1污染比较严重,水溶性离子是细粒子的重要组分,所测6种离子质量浓度总和分别占市区和北郊PM2.1的46.99%、42.32%。PM2.1中的各离子最高浓度都出现在冬季。NH4+与SO42-的相关性好,可能主要以(NH4)2SO4形式存在。温度对SOR和NOR的影响显著,温度升高时SOR值增大而NOR显著减小。通过计算NO3-与SO24-的质量比发现,南京市SO2和NOx主要来自于固定源(如煤的燃烧)。分析细颗粒物中元素含量和富集因子结果表明,Pb、As、Zn、Hg、Cu、Cr、Ni元素的人为污染较明显,且北郊的污染重于市区。比较PM2.1和PM3.3中的离子成分发现,SO42-、NH4+在PM2.1中占据绝对优势,F-、Cl-、NO2-、NO3-等不在细粒子中占明显优势。从元素组成来看,Pb、Zn在PM2.1细粒子中含量显著,而Ca、Mg、Na等在粗粒子中富集。
银燕童尧青魏玉香王体健李嘉鹏杨卫芬樊曙先
关键词:大气细粒子水溶性离子
南京SO_2、NO_2和PM_(10)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被引量:114
2009年
利用南京市2002—2006年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南京市大气中SO2、NO2、PM10年变化趋势及月季规律,评价了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5a来,SO2质量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NO2质量浓度缓慢上升,PM10质量浓度明显下降;南京市首要污染物是PM10,SO2、NO2污染较轻;3种污染物质量浓度均以夏季最低。进一步研究不同气象条件下污染物质量浓度发现,污染物质量浓度与风速反相关,且东南风时浓度最高;降水对污染物有清除作用;雾、霾天气下污染加剧;气象能见度与PM10、NO2的质量浓度反相关;污染物有明显的"周末效应",周末质量浓度值较低。
魏玉香童尧青银燕陈魁
关键词:大气污染SO2PM10气象条件
霾天气下南京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32
2010年
2007年6月13日至2008年5月29日期间,对南京大气中PM2.5进行了连续采样,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了PM2.5中K、Al、Ca、Pb等30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对比分析了这些元素在霾日与非霾日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PM2.5污染水平较高,年质量浓度均值达103μg/m3.霾日PM2.5质量浓度水平是非霾日的2.35倍.春季霾日前后PM2.5中元素变化特征不明显,秋冬季节霾日元素浓度基本大于非霾日.平均而言,整个采样期间Cu、Se、Hg、Bi等人为污染元素的富集因子均较高,且霾日明显大于非霾日.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霾日PM2.5主要来源于土壤尘、冶金化工尘、化石燃料燃烧、垃圾焚烧及建筑扬尘,贡献率依次为29.21%、20.15%、27.15%、7.09%和5.10%.
杨卫芬银燕魏玉香陈魁
霾天气南京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被引量:62
2009年
为了讨论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及水溶性组分在霾天气下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2007年6月10日至2008年5月29日对南京市大气细粒子PM2.5进行了采样,用PM2.5在线监测浓度、离子色谱法等分别测得PM2.5的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组成,初步研究了南京市大气细粒子(PM2.5)及水溶性组分在霾天气下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霾天气下PM2.5中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为54.28μg/m3,为非霾天气的1.6倍。分析的6种离子中SO42-、NO3-、NH4+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灰霾期间PM2.5与NO3-、SO42-、NH4+的相关性较高,PM2.5中颗粒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可能为NH4Cl、NH4NO3,(NH)42SO4或NH4HSO4。对比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SOR(SO2转化率)和NOR(NOx转化率),发现霾天气下SO2和NOX转化率高于正常天气,表明SO2、NO2在霾天气更容易转化为二次粒子。
魏玉香杨卫芬银燕芮冬梅杭维琦孙娟柏松陈魁
关键词:细粒子水溶性离子
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
根据2006年7~12月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观测资料,研究了粒径0.01~2.5μm的颗粒物的浓度变化和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数浓度比较高,达105个/cm3,其中超细粒子(粒径0.01~0.1μm...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气象因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