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60300019) 作品数:5 被引量:22 H指数:3 相关作者: 谢梅青 陈冬梅 刘颖 李春花 李扬志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绝经前后正常糖耐量女性负荷后1h血糖水平及其与代谢相关因素关联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正常糖耐量女性负荷后1h血糖(1hPG)水平差异及其与代谢相关因素间的关联性研究。方法选择正常糖耐量女性219例,按照不同绝经阶段分为:绝经前组115例,绝经后组104例。比较2组代谢相关指标及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空腹血糖、1hPG、负荷后2h血糖及1、2h胰岛素水平,分析1hPG与代谢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绝经后组1hPG[(7.27±2.10)mmol/L vs(6.55±1.86)mmol/L]、空腹胰岛素[(9.86±4.16)mU/L vs(8.58±3.73)mU/L]、1h胰岛素(79.32 mU/L vs 59.13 mU/L)、2h胰岛素(55.39mU/L vs 45.72mU/L)及胰岛素抵抗指数(2.14±0.91 vs 1.86±0.84)明显高于绝经前组(P<0.01)。全体、绝经前组、绝经后组1hPG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1)。其中1hPG与HOMA-IR相关性最强。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组1hPG受HOMA-IR、收缩压、HDL-C、LDL-C水平影响(P<0.01)。结论在正常糖耐量人群中,相比于绝经前女性,绝经后女性1hPG水平更高。1hPG与HOMA-IR及代谢危险因素呈正相关。HOMA-IR、收缩压、HDL-C、LDL-C是绝经后女性1hPG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荧宸 郑澄宇 陈冬梅 谢梅青关键词:绝经期 葡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 胰岛素抗药性 十一酸睾酮饮食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2012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生殖内分泌及代谢功能异常引起的排卵障碍性疾病。目前,周内外关于PCO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建立合适的PCOS动物模型对该病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大鼠具有较稳定的动情周期,故多选择大鼠为PCOS造模动物。目前造模方法大致有5种:(1)雄激素造模法: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或脱氢表雄酮(DHEA),或硫酸普拉睾酮钠. 李春花 王良岸 陈冬梅 刘颖 洪宇 谢梅青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十一酸睾酮 饮食诱导 女性生殖内分泌 PCOS 造模方法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治疗方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CSP)的发病特征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CSP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患者年龄范围为26~39岁,中位年龄为32.5岁。结果23例患者中,3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者,阴道流血时间长,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后2个月恢复正常。13例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中,7例患者联合子宫动脉灌注化疗者,阴道流血少,血HCG术后30 d内降至正常;6例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术中出血<50 ml,血HCG术后2周内降至正常。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妊娠囊,术中出血350~500 ml,血HCG术后3周内降至正常。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早孕期间需行经阴道B超检查,确定妊娠囊着床部位。对于CSP的患者,在人工流产手术或药物流产前,建议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或联合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待胚胎灭活后,作好输液备血及手术准备的情况,在B超引导下清宫或宫腔镜下妊娠包块切除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且术后血HCG较快恢复正常。 陈冬梅 李扬志 谢晓倩 谢梅青关键词: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 异位妊娠 绝经与中国南方地区女性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了解中国南方地区40~70岁女性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与绝经的关系。方法 913例40~70岁女性,按照不同绝经阶段进行分组,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标准,分析不同绝经阶段Mets各代谢异常的组分的患病率及与绝经的关系。结果 (1)本研究观察例数为913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1.51±6.10岁,平均初潮年龄为14.08±3.10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9.71±3.92岁;(2)总体研究对象的Mets的患病率为27.82%,绝经后女性的Mets的患病率为35.48%。不同绝经阶段女性的Mets的患病率存在差异,从绝经过渡期晚期Mets的患病率显著增加(P<0.01);(3)总体研究对象中心性肥胖及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病率随着绝经年限及年龄的增加而增加(χ2=19.25,P=0.002,χ2=29.96,P<0.001),患病率分别为58.38%,28.92%。(4)同年龄阶段绝经女性较未绝经女性Mets的患病率增加(χ2=73.52,P<0.001);(5)Mets的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绝经与Mets显著相关(OR=1.24,95%CI=1.003-1.450,P=0.002)。结论中国南方地区40~70岁女性Mets的患病率为27.82%,绝经后女性Mets的患病率为36.48%。绝经后女性是Mets的高危人群,绝经是Mets的危险因素。绝经过渡期晚期是Mets患病率显著升高的最早时期,故可将绝经过渡期晚期作为防止Mets的"窗口期"。 陈冬梅 彭谨 李春花 刘颖 谢梅青关键词:绝经 代谢综合征 生育指数预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妊娠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生育指数(EFI)预测相关不孕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妊娠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70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内异症性不孕患者的I临床资料,电话随访其术后妊娠情况。根据EFI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评分并计算所有患者的EFI,统计术后的妊娠情况;分析EFI与术后累积妊娠率的关系;评价EFI预测术后2年内妊娠的价值;探讨影响术后妊娠的因素。结果术后总妊娠率为60.0%(102/170),所有102例妊娠者中1年内妊娠者占82.3%。总体而言,术后不同时间的累积妊娠率随EFI的增加而上升。1~5分、6分及7—10分患者术后总的累积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3,P=0.009),进一步两两比较,7~10分患者术后累积妊娠率高于1~5分患者,其余两两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FI评分预测术后2年内妊娠的ROE曲线下面积(AUC)为0.712(95%CIO.604~0.821),界值为6.5分。EFI各项评分指标的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和r—AFS病灶评分与术后妊娠有关。双附件功能评分(LF)对不同病理类型内异症术后累积妊娠率的影响可能不同。结论保守性手术或联合药物治疗后患者首次妊娠多发生在治疗后的1年内,术后或停药后应尽快受孕。EFI与内异症相关不孕患者保守性手术后的妊娠率相关,其对术后2年内妊娠的预测价值中等。 马婷婷 李扬志 洪宇 谢梅青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妇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