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07C26211400110)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吕永康何秀院何敏王锐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稷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生态
  • 4篇生态环境
  • 1篇杂花苜蓿
  • 1篇造纸
  • 1篇制浆
  • 1篇沙化
  • 1篇清洁生产
  • 1篇清洁生产工艺
  • 1篇苜蓿
  • 1篇麦草
  • 1篇黑液
  • 1篇草原
  • 1篇草原3号杂花...

机构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稷山县农业技...

作者

  • 5篇何敏
  • 5篇何秀院
  • 5篇吕永康
  • 4篇王锐

传媒

  • 1篇山西水土保持...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农业环境与发...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5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麦草化学制浆造纸的清洁生产工艺被引量:5
2009年
提出了有机麦草加无机化肥的麦草化肥制浆造纸清洁生产工艺,以亚硫酸无机复盐替代钠碱蒸煮麦草制浆造纸,提取黑液中木质类、腐殖酸、无机氮磷等有效成分,将其制备成可固沙保土的新型环保肥料。解决了麦草化学制浆造纸黑液的污染问题,技术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俱佳。
何秀院吕永康何敏
关键词:麦草制浆造纸黑液清洁生产
沙化荒漠地区牧草植被生态环境重建技术试验探索
2009年
本文旨在探索半干旱沙化荒漠地区牧草植被生态生产系统重建与保持的新技术模式。在西部甘肃张掖典型沙化撂荒地,采用固沙保土有机肥与多年生抗旱、固氮牧草植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在丰干旱沙化荒漠地,选用“草原3号杂花小叶苜蓿”条播后,随即喷施兑水50~60倍的具有黏结、吸湿、保水功能的“固沙保土有机肥”溶液6—8t/666.7m2,同时完成浇水、施肥、覆膜(自然形成的可降解生态地膜)三道工序,基本满足牧草植物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初步形成牧草植被生态系统。
何秀院吕永康何敏王锐
关键词:生态环境
沙化荒漠地区牧草植被生态环境重建技术试验探索
2009年
在西部甘肃张掖典型沙化撂荒地,采用固沙保土有机肥与多年生抗旱固氮牧草植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在半干旱沙化荒漠地,选用具有抗旱固氮特性的"草原3号杂花小叶苜蓿"条播后,随即喷施"固沙保土有机肥",可初步形成牧草植被生态系统。
何秀院吕永康何敏王锐
关键词:生态环境
固沙保土有机肥对沙化荒漠地种植杂花苜蓿的效果被引量:1
2009年
为探索半干旱沙化荒漠地区牧草生态系统重建与保持技术,在甘肃省张掖典型沙化撂荒地,采用固沙保土有机肥与草原3号杂花苜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在半干旱沙化荒漠地,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cv.caoyuan No.3)条播后,随即喷施50~60倍的具有黏结、吸湿、保水功能的“固沙保土有机肥”溶液90~120t/hm2,同时完成浇水、施肥、铺膜(自然形成的可降解生态地膜)3道工序,基本满足草原3号杂花苜蓿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初步形成牧草生态系统。
何秀院吕永康何敏王锐
关键词:草原3号杂花苜蓿生态环境
沙化荒漠地区牧草植被生态环境重建技术试验探索
2009年
旨在探索半干旱沙化荒漠地区牧草植被生态生产系统重建与保持的新技术模式。在西部甘肃张掖典型沙化撂荒地,采用固沙保土有机肥与多年生抗旱固氮牧草植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在半干旱沙化荒漠地,选用具有上述特性的"草原3号杂花小叶苜蓿"条播后,随即每667m2喷施50~60倍的具有黏结、吸湿、保水功能的"固沙保土有机肥"溶液6~8t,同时完成浇水、施肥、铺膜(自然形成的可降解生态地膜)3道工序,基本满足牧草植物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初步形成牧草植被生态系统。
何秀院吕永康何敏王锐
关键词:生态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