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GZY0314)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邓君崔苏萍娄远蕾刘芬李贺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肾积水后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小RNA-210的动态表达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小鼠肾积水后缺氧诱导因子-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小RNA(miRNA)-210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丝线结扎单侧输尿管的方法制备急性完全性单侧肾积水模型(UUO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单侧肾积水组,于单侧肾积水后2、5、9、14d分别颈椎脱臼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积水后患肾各时间点HIF-1mRNA、VEGF mRNA及miRNA-210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积水后各时间点HIF-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HIF-1mRNA表达水平在肾积水后表达量逐渐上调(P<0.05)。VEGF mRNA及miRNA-210表达水平在肾积水后2d升高并达到高峰,于UUO后5、9、14d表达量逐渐下调(P<0.05)。HIF-1蛋白表达量逐渐上调。结论肾积水后HIF-1mRNA及蛋白表达逐步上调,VEGF mRNA及miRNA-210表达一过性上调,可能与肾积水后肾皮质被压迫机体对缺氧、缺血产生适应性反应有关。
- 刘亚明邓君匡仁锐崔苏萍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侧肾积水
-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氧诱导因子-1aL及其靶基因miR-2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动态表达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HIF)-1a及其靶基因miR-2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新生的调控机制。方法将20只成年BALB/C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IR)4h、1d、3d组,每组5只。各组分别在IR4h、1d、3d后收集血清检测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水平,取肾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amRNA、miR-2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HI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r、BUN和HIF-1amRNA在IR4h、1d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分别为(40.20±3.50)、(90.00±3.81)umol/L、(16.88±1.31)、(38.86±5.11)mmol/L,(4.57±0.52)、(3.15±0.46)倍(P〈0.05);VEGFmRNA、miR-210和HIF—1a蛋白在IR4h、1d、3d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分别为[(4.33±0.22)、(3.35±0.22)、(2.51±0.20)倍,(1.29±0.06)、(2.55±0.15)、(1.80±0.13)倍,(1.54±0.08)、(3.08±0.23)、(1.69±0.08)倍,P〈0.05]。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影响HIF—1a及其靶基因miR-210、VEGF的表达,该表达变化可能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新生的调控有关。
- 李贺汪泱刘芬娄远蕾邓君崔苏萍
- 关键词:肾脏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新生
- 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的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蒂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于缺血再灌注后4h、1d、3d分别处死。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HIF-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HIF-1 mRNA表达水平在缺血再灌注后4h时开始升高并达到高峰,1d时有所回落,3d时回落到正常水平。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IF-1 mRNA表达明显增高,提示缺氧诱导因子-1(HIF-1)被激活,可能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机体对缺氧、缺血产生适应性反应有关。
- 李贺刘芬娄远蕾阮琼芳谢安邓君汪泱崔苏萍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