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2009A091100019)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张菊梅吴清平张永清杨秀华郭伟鹏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酸盐
  • 3篇溴酸盐
  • 2篇矿泉
  • 2篇矿泉水
  • 1篇单胞菌
  • 1篇碘吸附值
  • 1篇选型
  • 1篇盐污染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桶装
  • 1篇桶装饮用水
  • 1篇污染
  • 1篇吸附值
  • 1篇消毒
  • 1篇消毒后
  • 1篇活性炭

机构

  • 3篇广东省微生物...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张永清
  • 3篇吴清平
  • 3篇张菊梅
  • 2篇杨秀华
  • 2篇彭飞艇
  • 2篇郭伟鹏
  • 1篇张颖辉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给水排水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桶装饮用水臭氧消毒后溴酸盐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含溴化物饮用水生产中使用臭氧消毒容易产生消毒副产物溴酸盐。为了探究控制溴酸盐生成的关键因素,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溴化物和溴酸盐含量,对广东省6家代表性的饮用水企业进行生产现场试验,研究了桶装饮用水臭氧消毒后生成的溴酸盐的变化。结果发现,溴化物含量为15.58~43.74μg/L的原水经臭氧消毒后存在溴酸盐含量超标现象。当投加的臭氧浓度为0.45~1.02mg/L时,臭氧混合塔和成品罐中产生的溴酸盐均超过10μg/L。对成品水中残余臭氧浓度和溴酸盐含量监测发现,随储存时间延长,残余臭氧浓度降低,溴酸盐含量逐渐升高。当成品水储存24h时,水中臭氧浓度降至0,溴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因此成品水残余臭氧浓度是降低溴酸盐生成的关键控制点。
彭飞艇吴清平张菊梅郭伟鹏张永清
关键词:桶装饮用水臭氧溴酸盐
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及溴酸盐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了解国标《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实施前后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溴酸盐污染情况,分析其污染原因,采用国标GB/T 8538-2008/54滤膜法和GB/T 5750.10-2006离子色谱法对样品中PA和溴酸盐进行分别检测。结果发现,在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水源水和成品水中PA超标率分别为11.43%和35.42%,成品水中溴酸盐超标率为42.12%。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期间,水源水和成品水PA超标率分别为30.30%和7.65%,成品水中溴酸盐超标率为18.10%。国标实施前后成品水PA污染主要原因分别在于加工过程的污染和水源水的污染。因此国标实施后矿泉水中仍存在PA和溴酸盐超标现象。
张永清吴清平彭飞艇张菊梅郭伟鹏杨秀华
关键词: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溴酸盐污染
活性炭控制矿泉水中溴酸盐的选型及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控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含量,采用活性炭(GAC)技术对矿泉水和超纯水中的溴酸盐进行小试研究,同时根据碘吸附值和其溴酸盐控制能力进行GAC的选型,并进行中试实验,研究GAC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空床接触时间(EBCT)为5min时,矿泉水和超纯水中溴酸盐浓度均降至10μg·L-1以下。12种GAC的碘吸附值不同,GAC1、GAC2、GAC3和GAC4对溴离子和溴酸盐吸附结果显示,GAC1对水中溴离子去除效果最好,可以用于控制溴酸盐的生成;GAC2对水中溴酸盐去除效果最好,可以用于降低生成后溴酸盐含量。中试结果显示,臭氧化过程中生成的过量溴酸盐经GAC吸附,其含量可以降低至5μg·L-1以下。
张永清吴清平张菊梅杨秀华张颖辉
关键词:矿泉水溴酸盐活性炭碘吸附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