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B2130)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朱双一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新文学
  • 2篇殖民
  • 2篇台湾新文学
  • 1篇日据时期
  • 1篇台湾文学
  • 1篇台湾作家
  • 1篇祖国
  • 1篇作家
  • 1篇五四新文学
  • 1篇刘铭传
  • 1篇兼及
  • 1篇反思现代性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朱双一

传媒

  • 3篇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梁启超台湾之行对殖民现代性的观察和认知——兼及对台湾文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梁启超抱持着借鉴现代化经验用于祖国的初衷前往台湾,结果大失所望,发现了日本殖民者所谓为台湾带来现代文明的论调之不实;而台湾文人向他讲述的殖民者的种种恶政弊端却多确有其事,由此识破了殖民地所谓"现代化"的真相,写下《斗六吏》等诗篇加以揭露。他提出"刘铭传"诗题,寄托民族情感和反殖民的现代化追求,对台湾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朱双一
关键词:刘铭传
从祖国接受和反思现代性——以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祖国之旅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2009年
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祖国之旅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而且具有扩大视野,从祖国接受现代文明成分的意义。赖和兄弟从其厦门经验中认知医治国人精神病症的重要性;谢春木对于"现代化"兼具"接受"和"反思"两端,发现中国大陆作为半殖民地,与台湾一样存在着殖民性与现代性的纠葛与悖论。大陆经验使台湾作家更多从五四新文学中吸取营养,促进了台湾新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如周定山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大主题和鲁迅风格有相当的契合;王白渊在"艺术"和"革命"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而这是诸多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共同"宿命"。
朱双一
关键词:日据时期台湾作家台湾新文学
《台湾民报》对五四新文学作品的介绍及其影响和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1923年至1933年间,《台湾民报》转载了胡适、鲁迅、郭沫若等数十位祖国大陆新文学作家的上百篇作品,对台湾新文学创作产生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海峡两岸新文学创作在"救亡"、"启蒙"、"革命"等三大主题上的契合,在深层次上证明了这种影响关系。
朱双一
关键词:五四新文学台湾新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