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9Z152)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相关作者:田钢孙波崔祥斌郭井学张向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冰盖
  • 3篇南极冰
  • 3篇南极冰盖
  • 3篇极冰
  • 3篇海冰
  • 2篇电磁
  • 2篇海冰厚度
  • 2篇DOME_A
  • 2篇冰厚
  • 1篇电磁波
  • 1篇电磁感应
  • 1篇断面
  • 1篇多极化
  • 1篇英文
  • 1篇时域有限差分
  • 1篇时域有限差分...
  • 1篇视电导率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浅层

机构

  • 7篇中国极地研究...
  • 5篇浙江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孙波
  • 5篇崔祥斌
  • 5篇田钢
  • 5篇郭井学
  • 4篇张向培
  • 3篇王帮兵
  • 2篇唐学远
  • 2篇蒋芸芸
  • 1篇柯长青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极地研究
  • 1篇Applie...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电磁感应技术在南极海冰厚度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介绍一种能够高效探测海冰厚度的电磁感应方法及其在南极考察中的应用。该技术方法针对海冰和海水的电特性,利用电磁场原理精确探测仪器至冰水交界面的距离,以实现海冰厚度的测定。通过电磁感应(EM)仪观测的视电导率与同点位钻孔测量数据对比分析,获得视电导率与海冰厚度的换算关系式,通过对用该关系式计算出的海冰厚度进行验证,表明电磁感应技术能够获得可靠的海冰厚度数据。对探测剖面的海冰厚度统计表明,2005—2006年夏季南极内拉峡湾内海冰以平整冰为主,其厚度为0.81.4 m。
郭井学孙波崔祥斌田钢
关键词:电磁感应视电导率海冰厚度
电磁感应方法在波西尼亚湾海冰厚度探测中的应用
<正>1.引言全球海冰覆盖区域占海洋总面积的10%左右,海冰作为冰雪圈中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 海冰厚度及其变化对大气-海冰-海洋耦合作用过程的影响尤为显著,并直接决定着海—气能量与物质的交换过程和速率,因此海...
郭井学孙波
文献传递
多极化冰雷达所揭示的DOME A区域冰盖内部冰晶组构特征(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年代超过百万年的古老冰体对于验证和解释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以及温室气体与气候变迁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Dome A区域的低温、低积累率满足最有可能获取年代超过百万年的古老冰体的条件。本文基于多极化冰雷达探测结果,来分析Dome A区域冰盖内部雷达反射特征与冰晶组构类型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即使在冰盖最高点,冰晶组构也不是理想单极大型,而是水平方向存在拉伸的单极大型,且不同时期的冰组构主轴方向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揭示Dome A区域古冰流方向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深度增加存在顺时针偏转。这可能与邻近的冰床沟谷或冰期间冰期冰盖最高点位置的改变有关。
王帮兵田钢崔祥斌张向培
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厚度的电磁感应探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本文介绍一种由EM31-ICE型电磁感应仪和激光测距仪组合而成的船载电磁感应海冰厚度探测系统.针对海冰和海水的电学特征,运用电磁感应技术提取探测系统至海冰下底面的距离,运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冰面粗糙度和探测系统至海冰上表面的距离,两组数据结合,实现了海冰厚度的探测.通过南极现场探测数据分析,并与钻孔实测冰厚数据对比研究,定量分析了探测系统距离冰面的高度效应,建立了该系统冰厚测定值随高度变化的修正关系式,并对船载航行数据进行了系统校正.与SCAR ASPeCt的冰厚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够获得可靠的海冰厚度并具有较高的精度,且能满足对极区大范围海冰厚度观测的需求.
郭井学孙波田钢王帮兵张向培
关键词:海冰厚度气候变化
用雷达电磁波探测研究南极冰盖浅层散射特征:以中山站至Dome A冰盖断面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本研究运用双频雷达(60MHz和179MHz)获取的南极中山站—Dome A断面的雷达回波探测数据,对冰盖浅部100—700m的雷达内部反射层和接收功率变化定量计算分析表明,60MHz的雷达回波能量比179MHz衰减得更快;中山站—Dome A断面冰盖浅层700m以上的雷达反射层形成的主导原因是冰密度的变化;断面上不同测站点间同一深度的接收功率差值达到10dB,表明冰盖浅层散射存在显著差异。
蒋芸芸孙波柯长青崔祥斌唐学远郭井学张向培
南极冰盖内部结构特性研究——基于三维各向异性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冰雷达技术已成为目前探测南极冰盖内部结构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发展起来的多极化雷达技术可根据不同方向雷达反射功率的变化推断冰盖内部冰晶组构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而推断冰盖内部应力应变历史,这对于理解冰流机制和动力过程以及解释冰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Maxwell方程出发,推导出适于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三维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方程,进而建立模型模拟各向异性介质的响应输出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1)电磁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波前面为椭圆形,长轴位于介电常数小的主轴方向;(2)横向各向异性介质反射波振幅在水平面内具有180°的变化周期.通过对现场常用三种天线装置类型模拟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天线类型各向异性层底界面反射波存在"时差"现象,并且时差大小和正负与上下层介电常数差异以及同层各向异性差异有关.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作者讨论了由于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导致的"时间延迟"和水平面内振幅"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模拟结果和结论对于南极冰盖冰雷达数据处理和解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王帮兵田钢孙波崔祥斌
关键词:各向异性南极冰盖
冰雷达探测研究南极冰盖的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7
2009年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缘冰体,其物质收支和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高有重要的影响。冰雷达,或称无线电回波探测,是冰川学家调查南极冰盖冰下特征的主要方法。在过去的50年里,冰雷达被广泛用于测量冰盖厚度、内部构造和冰下地貌,这些参数是计算冰盖体积和物质平衡、重建过去冰雪积累和消融率以及冰盖动力和沉积过程的基础。现在,冰雷达测量覆盖了南极绝大部分区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南极冰盖和全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理解。首先,简要介绍了冰雷达及其技术发展,然后着重评述了冰雷达在探测研究南极冰盖厚度和冰下地形、内部反射层、冰下湖和冰下水系、冰床粗糙度以及冰晶组构上的进展。最后,对未来冰雷达探测研究南极冰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给出我国的现状。
崔祥斌孙波田钢蒋芸芸张向培郭井学唐学远
关键词:南极冰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