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作品数:282 被引量:2,176H指数:21
相关作者:慕容慎行葛振华周凡王柠王若愚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6篇细胞
  • 21篇肿瘤
  • 20篇基因
  • 18篇慢性
  • 17篇手术
  • 16篇疗效
  • 15篇免疫
  • 14篇蛋白
  • 14篇血管
  • 14篇血压
  • 13篇高血压
  • 12篇中医
  • 12篇胃炎
  • 11篇突变
  • 10篇肾病
  • 9篇病理
  • 8篇凋亡
  • 7篇内皮
  • 6篇中医药
  • 6篇左室

机构

  • 113篇福建医科大学
  • 42篇福建中医学院
  • 26篇福建省中医药...
  • 15篇福建省立医院
  • 15篇福建省肿瘤医...
  • 13篇福建省人民医...
  • 12篇福建省卫生防...
  • 1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0篇福建省第二人...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福建省妇幼保...
  • 9篇泉州市中医院
  • 8篇福建省药品检...
  • 8篇厦门大学
  • 6篇福建省卫生厅
  • 5篇南昌大学第一...
  • 5篇福建省泉州市...
  • 4篇福建省漳州市...
  • 4篇厦门市中医院
  • 4篇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3篇慕容慎行
  • 13篇周凡
  • 13篇葛振华
  • 12篇王柠
  • 10篇陈曦
  • 10篇武一曼
  • 10篇王若愚
  • 10篇邱行光
  • 9篇吴志英
  • 8篇林求诚
  • 8篇王智
  • 8篇林珉婷
  • 8篇阮诗玮
  • 7篇林财珠
  • 7篇潘馨
  • 6篇吴炳煌
  • 6篇吴明霞
  • 6篇陈跃
  • 6篇张家栋
  • 6篇李俐

传媒

  • 4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5篇福建中医学院...
  • 10篇海峡预防医学...
  • 8篇福建中医药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国组织化学...
  • 6篇中医药学刊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白血病.淋巴...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中国骨伤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解剖学报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24篇2005
  • 19篇2004
  • 33篇2003
  • 35篇2002
  • 36篇2001
  • 22篇2000
2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辨证结合西药分期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4例。急性期观察组予以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单纯予以抗生素口服。缓解期观察组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长期低剂量抑菌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尿感次均发作天数、SAS评分、尿S-IgA。结果在临床疗效、证候疗效、反复发作性尿感次均发作天数、SAS评分、尿S-IgA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随访1年尿感再发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抗生素分期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期使用中药辨证治疗,疗效优于长期抗生素抑菌治疗。
洪江淮郑素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淋证
硝苯地平和SK&F96365对环匹阿尼酸引起的平滑肌细胞质游离Ca^(2+)浓度升高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介导 Ca2 +池操纵性 Ca2 +内流的 Ca2 +通道特性。 方法 以 Fura-2荧光探针测定细胞质游离 Ca2 +浓度 ( [Ca2 +] i)。 结果  ( 1 ) 1 0μmol/ L环匹阿尼酸 ( CPA)可触发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Ca2 +] i的双相升高 (峰值和持续相 )。 ( 2 ) SK& F963 65( 5~ 4 0 μmol/ L)以浓度依赖性抑制 CPA触发的 [Ca2 +] i升高持续相。 ( 3 )1 μmol/ L硝苯地平阻断电压依赖性 Ca2 +通道后 ,2 0 μmol/ L SK& F963 65仍能抑制 CPA触发的 [Ca2 +] i升高持续相 ;而在 2 0μmol/ L SK& F963 65抑制 CPA触发 [Ca2 +] i升高持续相后 ,1μmol/ L硝苯地平不能产生进一步的抑制作用。 结论 电压依赖性 Ca2 +通道和 Ca2 +池操纵性 Ca2 +通道介导了 Ca2 +池操纵性 Ca2
林默君关永源贺华
关键词:钙通道血管收缩钙通道阻滞药环匹阿尼酸硝苯地平
“一滴棒”用于银汞合金粘结效果的扫描电镜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一滴棒”用做银汞合金粘结剂来处理窝洞壁,对银汞合金充填体与牙体粘结的影响。方法:采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人新鲜恒前磨牙,按要求制成牙本质洞。实验组:“一滴棒”粘结材料处理窝洞壁后(其中A组用压缩空气吹干-干粘结法,B组用脱脂棉球擦干-湿粘结法),均在粘结材料未凝固前立即充填新鲜调制的银汞合金;对照组:窝洞壁未作特殊处理,直接银汞合金充填。扫描电镜观察银汞合金充填体-“一滴棒”粘结材料-牙体界面的形态,并测量充填体边缘缝隙宽度和粘结剂厚度。结果:实验组充填体边缘缝隙平均宽度(A组4.82μm,B组为0)显著小于对照组(11.33μm)(P<0.05),2实验组间粘结剂平均厚度无明显差异(A组62.66μm,B组59.54μm)(P>0.05)。结论:“一滴棒”粘结材料用于银汞合金粘结可显著改善银汞合金充填体边缘密合性,干粘结和湿粘结法对粘结剂厚度无明显影响。
马忠雄黄晓晶钟声卢兆杰张明闫福华
关键词:粘结剂扫描电镜银汞合金
能与大肠杆菌O157(H7)抗血清交叉凝集的5种细菌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了解人兽及食品中能与大肠杆菌 O15 7发生交叉凝集的细菌 ,为防止误诊提供参考。 [方法 ]开展调查 ,用大肠杆菌 O15 7及 H7抗血清、O15 7单克隆抗体进行玻片凝集、生化试验等检测。 [结果 ]从肉类及猪粪中检出 5种 (8株 )肠道杆菌能与 O15 7抗血清发生交叉反应 ,其中 4种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2株检出菌且能与 H7抗血清凝集 ,4株能产生 L T肠毒素。 [结论 ]畜禽中某些种属的肠道细菌可携带与大肠杆菌 O15 7及 O15 7∶H7相同或相关抗原 ,故在鉴定 O15 7∶H7大肠杆菌时除依血清学外 。
郭维植程法稷林成水黄晓蓉林杰董新平徐海滨陈亢川
关键词:O157大肠杆菌血清凝集
偏头痛患者头痛缓解初期血中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
2000年
张志坚林华慕容慎行许国英方玲
关键词:偏头痛血管活性肠肽
建立以“脾虚痰蕴血瘀”为核心机制的2型糖尿病辨治理论体系被引量:11
2013年
从医史文献及现代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等方面论述脾虚痰蕴血瘀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上的作用,提出脾虚痰蕴血瘀是现今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机制的观点。
蓝元隆黄苏萍衡先培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脾虚血瘀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外显子1,5基因突变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中国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drenoleukodystrophy,AL D)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 DNA测序技术 ,对 4例患者、患者母亲及 2 0名正常对照者的 AL D基因外显子 1、外显子 5及其侧翼进行突变检测。结果 发现 1例患者在 AL D基因外显子 5内含子 5交界处发生了 1875 G→ A突变 ,这种突变可能导致外显子 5和外显子 6剪接异常 ,合成异常蛋白 ,从而使极长链脂肪酸在脑白质、肾上腺及血浆聚集增多 ,导致疾病发生。结论  AL D基因内含子 5的 5′剪切点突变 ,导致外显子 5和外显子
施晓容陈育才谢文煌黄梅芳侯晓君王柠
关键词: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聚合酶链反应DNA序列分析基因突变
一个白血病家系成员的SCE,Tc及AgNOR观察被引量:3
1993年
一个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发家系的11名血缘亲属、4名非血缘亲属和10名正常对照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Tc),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和银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联合(Ag-AA)等检查,发现至少2名血缘亲属Tc延长、SCE和AgNOR异常,可能是白血病高危个体,正在进一步随访中。
何立珍张萍容吕联煌叶榆生梁玉英陈志哲
关键词:白血病髓细胞性家族性
慢性胃炎脾气虚证患者胃窦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和三叶因子表达的意义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脾气虚证患者胃窦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三叶因子(TFF1)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慢性胃炎脾气虚和脾胃湿热患者及胃窦黏膜内EGF和TFF1 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 脾气虚组和脾胃湿热组患者EGF和TFF1 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P<0. 01)。两组间EGF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 01),在两组间TFF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脾气虚组TFF1的阳性率高于脾胃湿热组。脾胃湿热组Hp的感染率高于脾气虚组(P<0 .01)。[结论] 脾气虚组EGF的表达高于脾胃湿热组,可能与后者Hp感染率较高有关;脾气虚组TFF1的表达高于脾胃湿热组,可能与胃黏膜严重损伤有关。
葛振华周凡武一曼任彦王若愚
关键词: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表皮生长因子三叶因子
体感诱发电位对大面积脑梗死纳洛酮疗效的动态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将脑梗死纳络酮即刻效应与体感诱发电位 (SEP)脑功能评价法相结合 ,以探讨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变化和纳洛酮对其的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和影像资料 ,动态分析纳洛酮治疗脑梗死前后的SEP表现。结果 皮层电位N2 0 未引出的责任病灶 ,一是丘脑梗死 ,二是放射冠和顶叶梗死 ;N2 0 再现与纳洛酮药效相一致 ;纳洛酮对脑梗死的影响 ,与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相比 ,主要是提高大脑神经元兴奋性。结论 SEP既是评价脑梗死纳洛酮即刻疗效的客观、敏感方法 。
童绥君蔡小芳黄琼华林青山
关键词:脑梗死纳洛酮体感诱发电位SEP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