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飞翻译林语堂的英语长篇小说Moment in Peking,是译界一件很特殊的任务。其中原文及原文作者与译本及译者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涉及到乱世沧桑与生离死别的社会背景,至交好友与至亲父子的人物关系,倾情相托与父债子还的文坛佳话。这些背景,对译者的主体性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此译作的解读,不能忽略了其译者主体性对译作的影响及其在译作中的体现。本文试图借用杨晓荣老师的"同情的理解"的观点,从译者主体性的形成背景,对译作的影响,以及译本中语言风格和文化意象的回归等方面对郁飞的译本《瞬息京华》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解读。
著名的台湾翻译家张振玉教授的译作《京华烟云》是其翻译的大量林语堂作品之一,此译本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字到风格,均较为完善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实质和神韵风貌,被翻译界公认为林氏鸿篇巨著Moment in Peking最为权威和成功的中文译本。然而仔细比较来读原作和该译本,尤其是涉及诗文典故方面,会发现译者广泛使用其创造性叛逆的翻译的技巧,对很多文化典故不是真实再现,而是全然重新创作,致使其文化意象内涵尽失,联想全无,从而产生了文化断点。
译者主体性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界关注较多的一个话题。以译者主体性的内因、外因两方面的解释为参照,比较林语堂的英语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中文译本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对翻译风格和效果的影响,可以发现:相对而言,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可作为"创造性叛逆"的代表,而郁飞译本《瞬息京华》则更加忠实于原作,这种差异更多是由译者各自的翻译选择所导致,亦即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