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9Z178) 作品数:24 被引量:129 H指数:8 相关作者: 王修林 苏荣国 于志刚 米铁柱 李扬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方法进展 被引量:12 2009年 从基于形态学差异的图像识别技术、基于核酸分析的检测方法、基于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基于特征色素的方法和基于光学特性的方法5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回顾了有关赤潮藻定性鉴定和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 于志刚 米铁柱 姚鹏 甄毓关键词:赤潮藻 核酸 免疫 遥感 运用PCR-DGGE技术对3种原甲藻18S rDNA部分序列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对中国近海常见3种原甲藻的18S rDNA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运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对PCR产物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对引物具有不同的区分效果,选择包含较多差异碱基的短片段进行扩增,可以对藻种进行更好的区分;PCR-DGGE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不同藻种间即使1个碱基的差异也可以区分开;PCR-DGGE技术可以对3种原甲藻进行区分。 孙静 于志刚 甄毓 张涛 赵丽媛 袁健 米铁柱关键词:原甲藻 RDNA PCR-DGGE 我国沿海常见赤潮生物图像库及人工互动检索系统的建立 <正>近年来赤潮的频繁爆发引起了各国政府、公众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赤潮生物种类繁多,不同地理株系形态变化较大,给赤潮生物的种类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传统的形态分类对分类人员的藻类学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而一线海洋环境监测人员... 王建艳 李扬 赵秋兰 吕颂辉文献传递 基于遥感反射比光谱的一种藻类识别方法 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所得的甲藻门和硅藻门的17种藻类遥感反射比光谱,对其进行平滑、取倒数和归一化等预处理后,进行了四阶微分处理。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甲藻门各藻种分为一类,而硅藻门的藻种分为另一类,这说明经上述处理后,甲藻门和硅藻门的差异性显著增大。将甲藻门和硅藻门的四阶微分光谱分别平均得到门类的特征光谱,并在原始数据中加入泥沙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泥沙含量小于50 mg/dm3时藻种在门类上的正确识别概率可达90%以上。研究表明上述处理方法可作为甲藻和硅藻的识别测定方法。 殷蕾 唐军武 宋庆君关键词:浮游植物 海洋浮游藻色素分析和化学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0年 综述了海洋浮游藻色素分析和化学分类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目前以色谱柱串联技术为基础的高分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已经成为色素分析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利用此方法对藻类特征色素进行再分析有助于获得对藻类色素分布的新认识。CHEMTAX是在宏观上对浮游藻进行化学分类的良好工具,采用多次运算的方式可以减少其对初始色素比值的依赖,使结果向"真实值"收敛,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指出研究以特征色素比值组合为基础的浮游藻精细化学分类方法,以及将以色素分析为基础的浮游藻化学分类应用于了解浮游藻功能类群在生源要素和生物矿物质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邓春梅 姚鹏 刘淑霞 于志刚关键词:化学分类 东海原甲藻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8 2009年 建立了检测东海原甲藻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mRNA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甲藻Cytb基因的简并引物扩增得到984 bp长的东海原甲藻Cytb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制备并纯化质粒。以光度法测定质粒浓度并作为标准品。对上述基因片段,利用PRIMER EXPRESS 3.0设计引物,以梯度稀释的质粒标准品进行定量PCR反应,以SYBR Green I为荧光染料,制作标准曲线,得到基因拷贝数X与Ct值的关系为:Ct=-3.50 lgX+39.35(相关系数r为0.999)。通过对不同生长时期的东海原甲藻样品的Cytb基因mRNA含量检测,发现该基因的表达量较稳定,平均值为(45.4±4.7)拷贝/细胞,受生长状态影响不大,可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内参基因。 赵丽媛 于志刚 甄毓 米铁柱关键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东海原甲藻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运用PCR-RFLP技术区分赤潮藻 2009年 运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的衍生技术PCR-RFLP,构建我国赤潮藻的特征酶切图谱,达到对赤潮藻进行区分的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1)运用PCR方法设计引物并扩增出了9种赤潮藻的18S rDNA片段。(2)选择了TaqⅠ和PshBⅠ为实验用酶,并对9种赤潮藻的核糖体18S rDNA片段进行RFLP分析,RFLP结果显示,对9种赤潮藻区分明显。 张涛 米铁柱 卢青 孙静 赵丽媛 袁建 于志刚关键词:赤潮 PCR-RFLP 海洋水色传感器零电平漂移校正方法探讨 被引量:3 2009年 某海洋水色传感器数据异常,反演产品中有大量不规则条带.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其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各波段均受箝位(即零电平漂移)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某一清洁水体点,利用自由平差原理进行箝位校正的方法.其次,将该箝位校正方法应用于遥感影像,并对校正后的影像进行了叶绿素浓度反演,反演产品均匀性较好,细节丰富.最后,将反演产品与MODIS/Aqua产品进行了比较,表明经过箝位校正后的信号恢复正常.从而为箝位校正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为海洋水色传感器的定量化应用提供一些支持. 张民伟 唐军武 丁静关键词:遥感 基于光谱相似性指数的赤潮藻荧光识别技术 被引量:12 2008年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裸甲藻(Gymnodinium stein)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近几年我国东海频繁引发赤潮的藻种。基于这三种赤潮藻的活体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通过计算光谱相似性指数对其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活体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在平行测量和不同生长期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3%和5%;光谱混合及混合海藻荧光光谱与标准谱之间的光谱相似性指数与混合比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混合藻的荧光光谱与标准谱之间的相似性指数能够定性地识别引发赤潮的藻种,并半定量地估计赤潮藻种的相对含量。当噪声小于25%时,噪声基本不会对赤潮藻的识别分析产生影响。 胡序朋 苏荣国 张传松 王修林关键词:光谱学 赤潮藻 用于单一藻细胞PCR扩增反应的样品保存方法比较 被引量:2 2008年 用室内培养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ATHK藻株)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选择了5%福尔马林固定后常温保存、95%乙醇固定后常温保存、-20℃冷冻保存、鲁哥氏液(Lugols solution)固定后常温保存等方法,在5,15,30,60 d后对保存的样品进行单细胞PCR反应,并与新鲜样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用95%乙醇保存、-20℃冷冻保存、鲁哥氏液保存的样品在60 d后仍可扩增出目标条带,与新鲜样品没有差别,但是样品中的藻细胞形态有一些改变;而以5%福尔马林固定保存的样品只能在5 d后扩增出目标条带,但藻细胞形态比较完好。因此,对用于单细胞PCR实验的微藻样品,短期内(不多于5 d)可以采用福尔马林保存,而需要长期保存的样品,应当采用乙醇或鲁哥氏液固定,或者采用-20℃冷冻保存的方法。 李萍 于仁成 唐祥海 周名江关键词:有害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