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1539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15391)
- 作品数:22 被引量:68H指数:5
- 相关作者:董小平韩俊张宝云高晨高建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Doppel(叠朊蛋白)与Prion疾病
- 2004年
- Doppel是近年发现的朊蛋白(PrP)类似蛋白,一级结构与PrPcC端的2/3有25%的同源性。一些PrP基因敲除的转基因小鼠由于Doppel高表达,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导致小鼠发生共济失调,从而推测Doppel可能与PrP一样在Prion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肖新莉刘勇董小平
- 关键词:DOPPEL转基因小鼠
- 超声处理对羊瘙痒病脑组织中PrP^(Sc)聚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超声处理对感染羊瘙痒症仓鼠脑组织中PrPSc聚集状态的影响 ,寻找产生PrPSc低聚体的条件。方法 裂解液制备脑组织提取物 ,用各种超声条件处理不同阶段的脑组织提取物 ;以蛋白酶消化后的Westernblot方法和图象分析系统观测PrPSc蛋白的分布和聚集状态。结果 适当的超声处理 (15s共 30次 )可增加脑组织匀浆上清中PrPSc含量 1 2 9~ 1 5 8倍 ;同样条件下超声处理可明显增加羊瘙痒因子 2 6 3K感染仓鼠脑组织匀浆上清中PrP蛋白总量 ,而对正常对照仓鼠脑组织匀浆上清中PrP蛋白总量影响不大 ;对经常规高速离心获得的PrPSc的超声处理显示约 90 %的PrPSc存在于离心上清液中。结论 对感染动物脑组织进行超声处理可增加PrPSc 的提取量 ,利于实验室检测。适当的超声处理可破碎大的相对分子质量的PrPSc聚集物 ,产生小的相对分子质量的PrPSc产物。
- 周晓勃高建梅高晨张宝云袁育康董小平
- 关键词:超声处理瘙痒病脑组织
- 一种新的PrP无细胞构象转化系统的建立
- 2005年
- PrP细胞外构象转化系统已经被一些实验室用于朊病毒的研究,但在反应体系中往往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为了建立一种安全方便的PrP无细胞构象转化系统用于TSE发病机制的研究,通过PCR方法获得仓鼠PrP(HaPrP)全长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出分子量为27kDHaPrP蛋白,Westernblot证实可与PrP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反应。将纯化蛋白在体外标记生物素(Biotin-7-NHS),与纯化的scrapie263K毒株仓鼠感染脑组织PrPSc蛋白共同孵育4天后,经蛋白酶K消化,Westernblot检测,证明存在一条抵抗蛋白酶K消化的、被亲和素特异性识别的条带,其分子量约为20kD。这表明HaPrPsen可以被转化为HaPrPres。实验表明,可以利用原核系统取代真核系统表达PrP,并用生物素标记取代35S标记纯化蛋白,建立一个更加安全方便的无细胞构象转化系统,用于朊病毒的研究。
- 张瑾王小凡高建梅李锋韩俊陈岚张宝云周伟刘勇董小平
- 关键词:PRP原核表达生物素标记
- 早老素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5年
- 早老素蛋白(presenilin.PS)的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关系密切。P5是具有多个跨膜区的膜蛋白,在神经细胞中表达最广泛,主要定位在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PS与Notch蛋白、sel-12及δ-catenin蛋白都有相关性,因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lin-12/Nocth、Wingless/Wnt信号传导途径。另外,P5可使Aβ42分泌增多,PS-2使神经细胞对凋亡刺激物敏感性增强,同此在AD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 石琦李锋高晨周玉玲董小平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细胞凋亡
- 中国不同民族人群中PrP蛋白基因第129位氨基酸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人类PrP基因 (PRNP)第 1 2 9位氨基酸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及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从抽样人群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DNA ,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使用SASforWindows 6 1 2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3例汉族人群 1 2 9Met基因频率为 97 0 % ,1 2 9Val为 3 0 % ;35例维吾尔族人群 1 2 9Met基因频率为 91 4% ,1 2 9Val为 8 6 %。分别比较不同人群PRNP第 1 2 9位氨基酸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汉族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 (P =0 0 4 90 )、汉族人群和高加索人群 (P =0 0 0 0 5)、维吾尔族人群和高加索人群间 (P =0 0 0 1 0 )差异有显著性 ,而汉族人群与大和民族人群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50 4 0 )。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PRNP第 1 2 9位氨基酸基因型的分布与大和民族人群相似 。
- 侯星生高晨张宝云周伟董小平刘红
- 关键词:朊病毒多态现象遗传学
- 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测定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的LD50。方法将感染羊瘙痒因子263K的仓鼠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0%(w/v)脑组织匀浆,梯度稀释后感染仓鼠,观察仓鼠的发病情况。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LD50,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观察期结束后发病及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脾组织中抵抗蛋白酶K的PrPSc。结果当颅内接种稀释度由低到高变化时,仓鼠发病的潜伏期及病程同时也由短到长发生变化。发病仓鼠脑组织中可以检测到PrPSc,但是PrPSc的量在不同的组之间无太大差别。观察期结束后,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中未检测到具有PK抗性的PrP信号。结论本实验室保存的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的LD50为9.2-log10LD50i.c.units/0.001g brain,即当对仓鼠颅内接种10μl羊瘙痒因子263K的10-9.2稀释液时,50%的仓鼠会死亡。
- 石琦张宝云高晨韩俊高永军周玉玲董小平
- 关键词:半数致死量
- 羊瘙痒病小鼠适应株ME7可突破种属屏障颅内感染金黄地鼠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羊瘙痒病感染因子在哺乳动物种属间的传播认为受种属屏障的限制 ,研究羊瘙痒病小鼠适应株ME7在仓鼠中的发病特征。方法 ME7毒株颅内接种至金黄地鼠 ,观测疾病发生的潜伏期、临床病程和主要症状 ;Westernblot和电子显微镜动态观测脑组织中PrPSc和痒病相关纤维的出现和分子特征。结果 与以往报道的金黄地鼠适应株 2 6 3K和小鼠适应株 139A不同 ,在接种后 4 6 0~ 5 30d后 ,感染动物出现明显的症状 ,主要为消瘦、嗜睡、运动迟缓 ;感染动物脑组织中存在有羊瘙痒病相关纤维和PrP -res;羊瘙痒病相关纤维和PrP -res的出现明显早于临床发病 ;比较三种毒株在仓鼠和小鼠脑组织中出现的PrP -res发现虽然在电泳移动位置上无差异 ,但ME7和 139A的无糖分子比例明显降低。结论 小鼠适应株ME7可突破种属屏障感染金黄地鼠 ;不同毒株在潜伏期、主要临床症状和临床病程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PrP -res的形成不仅受接种毒株的影响 。
- 张瑾张宝云高建梅高晨周晓勃刘勇董小平
- 关键词:羊瘙痒病小鼠颅内感染
- 微管相关蛋白tau与朊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6
- 2006年
- 微管相关蛋白tau参与了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其中包括一些人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为了探讨tau与朊蛋白(PrP)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首先通过GST pull-down和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发现重组tau蛋白可通过微管结合区与来源于正常叙利亚仓鼠脑组织中的正常细胞膜朊蛋白(PrP^C)和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仓鼠脑组织的异常朊蛋白(PrP^Sc)相结合. 利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在正常和羊瘙痒因子感染的仓鼠脑组织中存在tau蛋白与PrP^C和PrP^Sc的相互作用, 并且利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到PrP和tau蛋白在CHO细胞内具有共定位的关系. 为了确定PrP与tau蛋白相互作用的部位, 构建了不同区域的PrP片段, 从而证明PrP与tau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PrP的N端序列(23~91 aa). PrP与tau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直接实验证据提示tau蛋白可能参与PrP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
- 韩俊张瑾姚海兰王小凡李锋高晨周伟张宝云董小平
- 关键词: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 人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的流行及监测
- 2007年
-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病死率,目前已经在人类以及20余种动物中发现有自然发生或感染的TSE。人类的TSE,包括克.雅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I)、GSS综合征(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syndrome,GSS)、库鲁病(Kuru)及变异型CJD(variant CJD,vCJD)。
- 石琦韩俊董小平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脑病TSE潜伏期
- 载脂蛋白ApoE的原核表达以及与PrP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利用RT-PCR方法从人源细胞系SH-SY5Y cDNA中扩增出载脂蛋白ApoE基因,并在pET32a载体中表达融合蛋白His-ApoE,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实验用兔获得特异性抗体,利用ELISA及免疫共沉淀方法对ApoE及PrP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DS-PAGE显示表达的His-ApoE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54 000,所制备的抗血清ELISA效价可达到1∶406 900,并能够有效地识别重组及动物组织中的内源性ApoE蛋白。ELISA和免疫共沉淀实验均显示,原核表达的ApoE可与全长的PrP蛋白(PrP23-231)在体外发生相互作用,其作用位点可能位于PrP蛋白的N端。这些结果为TSE经血传播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高晨韩俊石琦陈岚万言珍高永军陈建明姜慧英周伟张宝云董小平
- 关键词:抗体分子间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