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B06064)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传明陈浩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斑块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布图和地形图等,在GIS软件支持下提取植被景观斑块信息,从植被景观组分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中,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景观是该区的3个主要景观类型;景观组分的面积、周长、斑块数的分布不均衡;各景观组分面积与周长的分布相似,而斑块数的分布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植被景观斑块总体特征分析表明,农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而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与暖性针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
- 陈传明
- 关键词:植被景观景观破碎化
- 福建省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被引量:4
- 2007年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在叙述福建省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 陈传明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
- 福建省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及评价被引量:3
- 2008年
-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在RS、GIS软件支持下提取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周长等信息,对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稳定性等7项指标对该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生态评价。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是研究区的主导景观类型且破碎化程度低,植被的保护较完整;居民点的斑块数多,孔隙度最大,对景观类型的形成有主要的影响;景观类型多样性以类型斑块数最大,类型面积最小。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19,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质量较好。
- 陈传明
- 关键词:RS和GIS生态评价
- 福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被引量:3
- 2007年
- 在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对策。
- 陈浩陈传明
-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分析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色的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优势,阐述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内陆湿地水域生态旅游、自然遗迹生态旅游等类型。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合理开发和规划,确定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健全法规,加强科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
- 陈传明
-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