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08Z005)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3
相关作者:朱军王玉海陈磊蔡学见杨理坤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101医院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伤
  • 3篇外伤性
  • 3篇外伤性脑梗死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损伤
  • 3篇梗死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CT血管造影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新西兰白兔
  • 1篇血管损害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10...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4篇陈磊
  • 4篇王玉海
  • 4篇朱军
  • 3篇杨理坤
  • 3篇蔡学见
  • 2篇孙呈国
  • 2篇王剑超
  • 2篇高泽勇
  • 1篇何建青
  • 1篇蔡桑
  • 1篇陈军辉
  • 1篇蒋冰洁
  • 1篇张建东
  • 1篇张春雷
  • 1篇王春莉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T血管造影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血管损害的诊断作用被引量:16
2011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与原发脑损伤的程度直接相关,更与脑血流障碍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密不可分.以往有文献报道使用经颅多普勒观察颅脑损伤后脑血流的变化,但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究竟发生了那些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如何指导临床进行救治却少有报道[1-4].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使用128层螺旋CT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头颅CT扫描的同时行CT血管造影(CTA)动态监测,对继发性脑血管损害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王玉海陈磊蔡学见杨理坤朱军王剑超高泽勇孙呈国王春莉张建东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CT血管造影脑血管损害头颅CT扫描
CTA在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外伤性脑梗死(PTCI)早期诊断及患者预后判定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常规头部CT及CTA动态检查。结果伤后CT诊断PTCI 10例,查出时间为伤后(49.5±9.2)h;CTA诊断PTCI 20例,检出时间为(27.7±5.3)h;两者检出时间差异显著(P<0.05)。按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CTA示动脉闭塞14例中,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CTA示颅内动脉穿支减少8例中,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CTA示静脉闭塞8例中,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5。结论 CTA可用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的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陈磊王玉海何建青朱军张春雷陈军辉蒋冰洁
关键词:颅脑损伤外伤性脑梗死预后判定CT血管造影
兔外伤性脑梗死模型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2011年
目的建立兔外伤性脑梗死(TCI)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TCI的发生机理、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将1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硬膜外球囊注生理盐水法制作急性TCI动物模型,实验组按加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再分12个亚组,每组10只动物。对照组球囊内不注入水。各实验组颅内压维持到预设时间后快速一次性减压,减压12h后使用头颅CT、MRI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各组模型建立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对照组及颅内压20mmHg持续的不同时间的各亚组动物,头颅CT、MRI、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及组织学检查均无异常。颅内压30mmHg维持120min组8只模型制作成功,MRI检查见梗死区脑组织弥散成像为高信号,TTC染色可见异常表现。颅内压40mmHg维持120min组死亡5只,5只建模成功,颅内压50mmHg各组动物均在加压后60min内死亡。结论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颅内压为30mmHg维持120min可以建立TCI模型。采用该法建立TCI模型与颅内压大小及维持时间有关。
陈磊王玉海蔡学见王剑超杨理坤朱军高泽勇孙呈国
关键词:新西兰白兔外伤性脑梗死动物模型影响因素
重型颅脑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防治策略被引量:38
2012年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伤后脑梗死的防治策略.方法 将232例重型颅脑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两组术中及术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外伤性脑梗死发生.同一时间段,两组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按GOS治疗结果评定,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死亡率低.结论 对于手术的重型颅脑伤患者,术中采用控制减压的手术方式,术后根据颅内压、脑灌注压动态监测结果及动态复查CTA的表现,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不仅可以降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还能明显改善其预后.
陈磊王玉海蔡学见蔡桑杨理坤朱军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