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C01A07)

作品数:12 被引量:142H指数:6
相关作者:董立国李生宝张源润蔡进军蒋齐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土壤
  • 7篇丘陵区
  • 7篇黄土丘陵
  • 7篇黄土丘陵区
  • 6篇半干旱
  • 4篇水分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 4篇不同土地利用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 3篇半干旱黄土丘...
  • 3篇半干旱退化山...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造林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土地利用类型
  • 1篇冬麦
  • 1篇有害生物
  • 1篇有害生物防治

机构

  • 12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9篇董立国
  • 7篇李生宝
  • 6篇蔡进军
  • 6篇张源润
  • 5篇季波
  • 5篇蒋齐
  • 5篇李娜
  • 4篇潘占兵
  • 4篇王月玲
  • 4篇许浩
  • 2篇袁汉民
  • 2篇张源沛
  • 1篇李振永
  • 1篇马璠
  • 1篇杨文平
  • 1篇徐华军

传媒

  • 3篇防护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节水灌溉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气候变化加剧了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的严峻性,通过农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0-20cm、20-100cm和20-180cm土壤贮水量的分析,研究得出:(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趋势相似,与降雨具有极大的相关性,都是在土壤解冻后下降,然后随着雨季的到来逐步升高,或者升高后在降低的趋势,主要以"V"型为主进行波动。(2)0-20cm土层中少量土地扰动能够保持较多的土壤贮水量,人工翻地对土壤水分损失较大,秋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与区域气候变化规律适应性较强;(3)整地造林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的小环境,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从而利于造林,沙棘纯林不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4)水平沟隔坡苜蓿地土壤贮水量和水平沟隔坡天然草地土壤贮水量比自然坡面(陡坡)高;(5)区域降雨量能够补偿180cm土壤层次的土壤水分的消耗,依据降雨变化规律,采取各种保水控水节水措施,可以提高区域水分利用效率。
董立国李生宝蒋齐张源润蔡进军王月玲季波潘占兵许浩马璠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壤贮水量土壤水分土地利用类型
膜侧冬麦土壤水分温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膜侧冬麦是小麦栽培技术上的一项创新技术,具有极显著的增产、保水、增温效应,对其土壤水分温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作用,大量研究都集中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水分温度的变化,对膜侧冬麦种植这一种方式的不同水分温度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其水分温度的研究,初步得出:膜侧土壤水分平均比膜内增加9.1%,膜侧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各层次土壤含水量都高于膜内,0~20cm膜侧和膜内土壤水分变化最大;土壤水分不同层次的日变化变化幅度总体趋势为膜侧大于膜上,膜上、膜侧峰值几乎同时出现在20:00,最低值膜侧14:00,膜上比膜侧稍提前。膜上不同层次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膜侧,膜上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膜侧,浅层的日变化幅度大于深层的,膜上膜侧温度日变化得出最低温度同时出现在8:00,最高温度膜上15cm比膜侧提前2h达到。
董立国袁汉民火勇徐华军李生宝蒋齐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壤温度
基于Biolog-ECO技术不同退耕年限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8
2011年
运用Biolog-ECO技术,分析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①在0~15 cm土层,平均吸光值总体变化趋势为生长旺盛苜蓿地显著优于极度退化苜蓿地、退化苜蓿地和坡耕地,坡耕地最差;在15~30 cm土层,平均吸光值总体变化趋势为极度退化苜蓿地平均吸光值最大,即活性最强,退化苜蓿地最低。②0~15 cm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总体趋势,苜蓿地高于坡耕地,坡耕地最低;15~30 cm坡耕地和极度退化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接近,并且优于生长旺盛阶段苜蓿地和退化苜蓿地,退化苜蓿地最低。③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PCA分析,0~15 cm和15~30 cm坡耕地和极度退化苜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具有相似性,可以划分为一组,生长旺盛苜蓿地和退化苜蓿地各为一组。不同年限苜蓿地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利用状况不同。④总体得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顺序:生长旺盛期>极度退化苜蓿地>坡耕地>退化苜蓿地。
董立国蒋齐蔡进军张源润许浩李生宝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坡耕地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以中庄流域为例被引量:15
2013年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对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中庄小流域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对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5—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小,10a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两减两增(农田、水域的减少和草地、林地的增加)。研究区域总体生态服务价值呈上升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也体现为两减两增(农田、水域的减少和草地、林地的增加),土地利用面积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退耕还林工程和国家"十五"、"十一五"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李娜董立国刘长宁李生宝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宁夏南部土石质山区造林技术规程被引量:2
2009年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宁夏南部土石质山区造林工程建设中的造林作业设计、林种确定、树种选择、混交造林和树种更新、造林密度、造林种苗及苗木处理、整地、苗木根系处理、造林、造林季节、抚育管护、有害生物防治、检查验收与技术档案建立。
张源润蒋齐李生宝蔡进军潘占兵季波董立国王月玲李娜许浩
关键词:土石质山区山区造林有害生物防治苗木处理造林工程
半干旱退化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通过对半干旱退化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研究。得出不同土地利用措施土壤机械成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0—40cm土层,88542整地和人工草地的粗砂粒平均含量高于天然草地;在0—100cm土层,最大田间持水量: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毛管持水量:人工草地>人工林地>天然草地;土壤总孔隙度: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毛管孔隙度:人工草地>人工林地>天然草地;土壤的透气性: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在0—100cm土层:有机质的含量为:人工林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变化为: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变化为: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结果表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肥力,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变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其中人工造林整地对土壤容重、持水量、土壤养分的促进作用均优于其它利用方式,有利于植被的快速恢复。
张源润董立国蔡进军季波王月玲李娜
关键词:半干旱退化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模式与技术体系的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生态系统退化是阻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它使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失去生态基础。初步介绍了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模式与技术的研究现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针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环境,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运用功能分区的原理,初步集成组装了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模式的4种模式及相应的技术体系并对其进行探讨,为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借鉴。
董立国李生宝潘占兵蔡进军张源润蒋齐夏红玲王月玲季波许浩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技术
宁南山区坡地改造工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在退耕还林工程中,不同立地类型采用不同方式的造林整地的土壤水分监测,得出:88542水平沟整地对不同坡位和100 cm土层内不同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平沟整地土壤含水量均比自然坡面高。
夏红玲张源润董立国蔡进军尚子华
关键词:造林整地土壤水分
半干旱退化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物理性质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宁夏南部半干旱退化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物理性质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半干旱退化山区采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肥力,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改变了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但不同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88542"水平沟整地(林地)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
张源沛李娜季波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土壤物理性质
玉米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2
2010年
为了研究免耕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项试验运用Biolog-ECO检测手段,对连续2年的玉米(Zea mays L.)保护性耕作试验全部秸秆覆盖免耕和常规耕作2种耕作处理的土样进行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试验表明:(1)免耕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以及不同碳源利用率高于常规耕作,免耕对总体碳源利用率平均值比常规耕作高53.1%;(2)免耕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免耕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22.33±0.57,多样性指数3.02±0.04,常规耕作微生物群路丰富度指数14.33±1.15,多样性指数2.56±0.12。免耕秸秆覆盖耕作措施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董立国袁汉民李生宝袁海燕潘占兵
关键词:免耕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