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KS033)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周正刚谭东华罗宇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中共岳阳市委湖南省委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文化
  • 5篇对外文化交流
  • 5篇文化产业
  • 4篇国家文化
  • 2篇软实力
  • 2篇社会和谐
  • 2篇文化安全
  • 2篇文化软实力
  • 2篇文化事业
  • 2篇家文化
  • 2篇国家文化安全
  • 2篇国家文化软实...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人类命运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主义
  • 1篇视域
  • 1篇特色社会主义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公共文化

机构

  • 8篇中共湖南省委...
  • 5篇中共岳阳市委
  • 1篇湖南省委

作者

  • 9篇周正刚
  • 5篇谭东华
  • 1篇罗宇红

传媒

  • 4篇武陵学刊
  • 2篇湖湘论坛
  • 1篇东岳论丛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攀登(哲学社...
  • 1篇陕西行政学院...
  • 1篇天津市社会主...
  • 1篇湖南省社会主...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路径探析被引量:1
2017年
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中,中国要防止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免受外来消极思想文化的影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从构筑国家文化安全墙、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建立国际文化交流机制等多方面着力,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谭东华
关键词: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软实力
论文化“两区分”理论的形成与贡献被引量:3
2010年
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学区分开来,采用不同的政策措施分类运行和发展,可称为文化"两区分"理论。提出并科学区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当代实践的呼唤,是集中群众智慧的结晶,是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的产物。"两区分"理论突破了长期以来把文化统归于上层建筑的束缚,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价值。它是推动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石,是落实"两手抓、两加强"的思想前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行动指南。"两区分"理论提供了发展文化的新思维和新模式,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周正刚
关键词: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现实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我国开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建构现代价值观念、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和谐世界构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的形象越来越正面,但也面临一些挑战,"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还未根本扭转、文化国际传播力和竞争力有限、国际文化传播和交流人才严重缺乏。当下,中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秉持和而不同、包容多样、求同存异的态度,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从而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谐世界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谭东华罗宇红
关键词:对外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创新被引量:3
2011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结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精神文明论、先进文化论、文化国力论、文化产业论、和谐文化论和以人为本论,这一理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它在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传统文化转型、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起直接的统领作用,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周正刚
关键词:文化理论
论文化产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文化产业以其对自然资源依赖少、能源消耗省、环境破坏小而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变革创新作用;作为"绿色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创意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优化提升作用;作为"高端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周正刚
关键词:文化产业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探析
2016年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开放发展的中国,获得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尊重与认同;另一方面,也必然面临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维护国家文化完全带来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今更为频繁深入的对外文化交流中,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歪曲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党执政的合法性的挑战;民族与宗教文化安全面临着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网络文化的跨时空、传播速度快、影响大以及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国际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趋直接、西方价值观对国民的消极影响更趋强烈、对传统文化的侵蚀改造更显悄无声息。
谭东华周正刚
关键词:对外文化交流国家文化安全社会和谐
文化产业:后危机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被引量:3
2012年
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了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凸显了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顺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后危机时期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实现由草根产业到支柱产业、由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由文化制造到文化创造、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转型。
周正刚
关键词:金融危机文化产业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诠释的新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原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版、现代版,具有服务性和公益性、基本性和制度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现代性和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育人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和人心工程,担负着引领风尚、教育农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社会发展理论来看,科学发展观、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现代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理论,为建设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
周正刚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权益均等化
论文化创造活力被引量:3
2013年
文化创造活力,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其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主要包括文化创造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等。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在深化改革、健全制度,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激发热情、尊重群众,对外交流、扩大开放等多方面着力。
周正刚
关键词:文化创造活力文化强国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辨正被引量:20
2010年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一体两翼。二者的性质职能、资金来源、运行机制、调控方式均不相同,但它们又相互联系,互依、互渗、互促。实践操作中,文化事业与产业常常纠结不清,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必须落实"两手抓、两加强",坚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统筹、意识形态规律和市场规律相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周正刚
关键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辩证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