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505) 作品数:22 被引量:87 H指数:6 相关作者: 张苏明 陈红 钱坤 杨慧民 傅新巧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解放军第一六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体外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索一种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向神经干细胞(NSCs)定向分化的简单高效的方法。方法将 hESCs 在细菌培养皿中以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进一步将成熟拟胚体打散、贴壁培养于含有 B27和 noggin 等成分的特定培养基中,诱导其向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结果悬浮于细菌培养皿中的 hESCs 不贴壁,进行性长大,7~10 d 形成成熟拟胚体;拟胚体在特定培养基中可诱导成高纯度(约96.4%)的 nestin 阳性细胞(即 NSCs),进一步培养,这些细胞可分化成各种成熟的神经细胞。结论该方法诱导 hESCs 向 NSCs 定向分化较文献报道耗时更短、费用低廉且效率更高,为进行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提供了很好的种子细胞来源。 黎逢光 许慧芳 陈红 柴竞艳 邢变枝 湛彦强 李晓晴 郭守刚 张苏明关键词:神经元 干细胞 细胞分化 突触蛋白-Ⅰ反义寡核苷酸对胚胎干细胞体外神经分化过程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突触蛋白-Ⅰ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寻求这一过程的可调控点或调控切入点。方法采用"五步法"体外诱导 ESC 向神经细胞分化,于不同诱导阶段转染突触蛋白-Ⅰ反义寡核苷酸,观察转染后 ESC 的形态学、分化效率及其他神经特异性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以突触蛋白-Ⅰ反义寡核苷酸对 PC12细胞诱导过程的影响作参照。结果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第3阶段反义链组的突起伸长速度较正常组和正义链组减慢,分化的神经前体细胞[nestin(+)]比例较正常组和正义链组明显减少(68.5%±4.2% vs 76.2%±5.1%和75.8%±4.9%,P<0.05)。第4阶段反义链组所扩增的神经前体细胞[nestin(+)]比例较正常组和正义链组明显减少(75.1%±4.7% vs 90.2%±4.3%和88.7%±4.5%,P<0.01)。第5阶段反义链组细胞之间的联系较正常组和正义链组减少,神经元样细胞[MAP2(+)]的比例较正常组和正义链组减少(30.7%±3.2% vs 41.2%±2.7%和40.5%±2.4%,P<0.05)。PC12细胞反义链组于诱导第1、4、7、10天细胞突起长度均较正常组和正义链组短,细胞分化率(0.33%±0.46%、9.78%±3.47%、45.3%±7.98%和34.2%±5.89%)显著低于正常组(1.81%±0.40%、45.13%±4.17%、90.26%±4.68%和84.66%±4.81%)和正义链组(P<0.01)。结论抑制突触蛋白-Ⅰ的表达可导致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进程滞后和神经分化效率降低,提示突触蛋白-Ⅰ在胚胎干细胞的体外神经分化过程中各阶段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了其中的调控机制。 梁燕玲 张苏明 张旻 常丽英 李晓晴关键词:干细胞 胚胎 突触蛋白 细胞分化 神经元 小鼠microRNA302a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10年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microRNA在细胞重编程机制中的作用,构建microRNA302a(miR-302a)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从小鼠基因组DNA扩增pri-miR302a,克隆至pMx-IRES-GFP逆转录病毒载体上,测序鉴定,转染PLAT-E细胞包装逆转录病毒颗粒,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结果:成功构建表达miR-302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Mx-miR302a-IRES-GFP,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目标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pMx-miRNA302a-IRES-GFP载体构建成功。 许杰 闫秋月 湛彦强 张苏明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载体 细胞重编程 神经干细胞和嗅鞘细胞联合移植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性脑出血的比较 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对比神经干细胞(NSCs)和嗅鞘细胞(OECs)联合移植与NSCs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记录细胞移植后对照组和移植组(NSCs组、NSCsOECs组)大鼠运动功能,采用免疫组化观察移植细胞在体内存活、分化和迁徙的情况。结果NSCsOECs组和NSCs组移植NSCs分别有14.19%和2.96%分化为神经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79,P<0.01),30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Cs组为1.60±0.13,NSCsOECs组为1.0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Cs移植后能存活、迁徙,NSCs移植后能存活、分化为神经元、星形和少突胶质细胞,并向损伤区迁徙。结论OECsNSCs移植改善脑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单纯NSCs移植。 唐洲平 康慧聪 彭岚 朱遂强 雷霆 方思羽 张苏明关键词:嗅球 细胞移植 脑出血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 实验性脑出血 嗅鞘细胞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SCS 鼠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潜能(iPS)干细胞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iPS细胞诱导技术奠定基础。方法用分别含Oct4,Sox2,Klf4和c-myc因子的4种逆转录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获得iPS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感染后第28天具有胚胎干细胞形态的克隆出现,诱导效率为(0.015±0.005)%,且碱性磷酸酶(AP)染色及SSEA-1和Oct4免疫荧光染色均显阳性。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可以重编程为iPS细胞,进一步证明了iPS细胞诱导技术的普遍适用性。 许杰 闫秋月 唐洲平 湛彦强 吴军 李昌盛 李珍 肖连臣 张苏明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重编程 小鼠卵母细胞电激活的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寻找用电激活方法作小鼠体细胞克隆的适宜卵龄的卵母细胞及电激活参数。方法在0.6kV/cm、80μs、2个电脉冲(2p)下,比较了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13、16、19、22h卵母细胞的激活率、碎裂+死亡率。在上述相同电脉冲下,统计了经体外培养(IVC)和新鲜的卵龄为16、19、22h的卵母细胞的激活率,碎裂+死亡率;比较了场强分别为0.6、0.9、1.2、1.5、1.8kV/cm,电压时程分别为10、20、40、80、100、150、200μs,2p对注射HCG后16h卵母细胞的电激活效果。结果注射HCG后16、19h卵母细胞电激活率较高,分别为63.6%和76.7%,经体外培养后激活率下降,碎裂+死亡率明显增加。在0.9kV/cm、80/100μs,2p时激活率达70%~80%。在1.2kV/cm、40/80/100μs、2p时,激活率达到了80%左右,碎裂+死亡率低于16%。结论注射HCG后16h的卵母细胞为适宜的小鼠核移植的受体细胞。0.9kV/cm、80/100μs,2p及1.2kV/cm、40/80/100μs、2p为适宜的电激活参数。 肖文伍 杨勇 卫国 杨华静 傅新巧 张苏明关键词:电激活 卵母细胞 小鼠 核移植 体细胞克隆 昆明白小鼠胎鼠成纤维细胞不同接种密度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以昆明白小鼠胎鼠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细胞,观察其不同接种密度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克隆生长情况及分化率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完成。首先进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选取2~5代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待其至对数生长期倒掉或吸掉培养基,加入含10mg/L丝裂霉素C的细胞全培养液5mL,置37℃,体积分数0.05的CO2饱和湿度温箱中培养二三小时,在6孔板中加入0.1%明胶包被,放置30min以上,倒掉或吸掉含丝裂霉素C的培养基,磷酸盐缓冲液(-)清洗5遍,尽量除去丝裂霉素C,加入2mL0.05%的胰蛋白酶消化细胞,镜下观察,当细胞间出现裂隙,细胞变圆时(约2~4min),立即加入等量的全培养液终止消化,并用吸管反复吹打,使之成为单细胞悬液,在细胞计数板中央放置专用的盖玻片,用玻璃虹吸管吸取细胞,让虹吸管在盖玻片上或下侧的计数板凹槽处流出悬液,至盖玻片下被液体充满为止。用细胞计数板计算活细胞数,并分别按3×108、5×108、1×109L-1密度接种,机械法平均分人胚胎干细胞克隆,5个克隆/孔接种于不同密度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观察克隆的生长情况及分化率,分化率=(完全分化克隆数+部分分化克隆数)/(完全分化克隆数+部分分化克隆数+未分化的克隆数)。结果:胚胎干细胞克隆在3×108L-1密度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极易分化,贴壁48h后无生长,72~96h分化率(98.0±2.0)%;接种于5×108L-1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后,胚胎干细胞生长与分化共存,贴壁后48h部分克隆生长,下次传代前分化率分化效率为(30.0±5.0)%;在1×109L-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胚胎干细胞克隆贴壁后48h即开始生长,分化率为(1.0±0.2)%。3组之间分化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昆明白小鼠胎鼠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细胞,1×109L-1可以起到促进胚胎干细� 陈红 钱坤 张苏明 朱桂金关键词:细胞 干细胞 小鼠MSCs分离体外扩增及向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的分离、体外扩增及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取 8-9周小鼠骨髓悬浮至全培养基中,接种于纤连蛋白覆盖的培养器皿中,纯化并扩增mMSCs;检测第9-10代细 胞的生长状态、细胞周期、表型,并进行光镜形态学观察;用二甲基亚砜和丁羟茴醚诱导细胞分化,免疫荧光法检测 其诱导分化前后神经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蛋白的表达。结果:mMSCs为贴壁细胞,表现为成纤维细胞 样,具有梭形、多角形等形态,传至15代仍可维持其形态特征;83%的细胞处于G0/G1期;mMSCs不表达CD45而 表达CD44、CD13,与人MSCs表型一致;诱导分化后,大部分细胞变成双极、多极和锥形,并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 呈现神经细胞和神经干细胞表型。结论:mMSCs可被成功分离及体外扩增培养,并具有同人类MSCs相同的形 态、表型、生长特征和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潜力,是研究细胞及基因治疗小鼠病理模型的良好工具细胞。 徐光锦 付新巧 杨华静 朱遂强 张苏明关键词:骨髓 小鼠 体外扩增 分化 神经样细胞 人成纤维细胞对人胚胎干细胞生长的支持作用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人成纤维细胞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生长的支持作用,建立完全非动物源性培养系统。方法采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以血清替代品取代动物血清,支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观察其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包皮成纤维细胞能很好地支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增殖,并保持87%左右未分化表型: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强阳性,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3(SSEA-3),肿瘤排斥抗原-1-60(TRA-1-60)表达强阳性,可见转录因子OCT-4 mRNA表达。核型正常,体外能形成拟胚体。结论人成纤维细胞完全可以支持人胚胎干细胞增殖,可望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 钱坤 陈红 张苏明 朱桂金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人成纤维细胞 对比研究经颈动脉和立体定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 探讨安全高效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n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治疗脑缺血的方法。方法 采用连续传代培养的方法纯化MSCs,Brdu标记后分别经颈动脉(1×104/μl,200μl)和立体定位(1×105/μl,10μl)注射至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1 d模型,各自设立对照组,观察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脑部Brdu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 经颈动脉注射组较立体定位注射组爬杆实验评分低(P<0.05),Brdu阳性细胞存活多,迁移范围更广。结论 MSCs具有卒中后脑保护作用,而经颈动脉的给药方式优于立体定位注射。 杨华静 徐光锦 褚倩 张苏明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