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2008N003)
-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健余坤勇许章华缪丽娟陈志飞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RS与GIS地震灾害后森林植被重建的关键技术探讨被引量:12
- 2009年
- 简要分析地震灾害对森林植被造成的破坏,指出森林植被灾后重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分析RS与GIS技术在地震灾害后森林植被重建中林区道路选址与区划、森林植被受害状况统计、生产恢复条件调查、林地适宜性评价与树种选择、森林植被空间优化配置及恢复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灾后森林植被的重建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
- 许章华刘健余坤勇
- 关键词:RSGIS地震灾害森林植被
- 基于3S技术的闽江流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被引量:6
- 2009年
- 结合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卫星导航系统(GPS)技术对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模型(USLE)中的土壤主要侵蚀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闽江流域2003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数据,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研究确定的土壤侵蚀模数分级标准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9470.68 km2,占流域面积的48.32%;流域依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各区段微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下降的趋势,而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呈现上升的趋势;闽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状况,微度侵蚀比重呈现沙溪>建溪>富屯溪,而轻度、强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现沙溪<建溪<富屯溪.
- 余坤勇刘健赖日文亓兴兰
- 关键词:USLERSGIS水土流失闽江流域
- 基于GIS技术的闽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被引量:18
- 2009年
- 以闽江流域生态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鉴于生态脆弱性成因的复杂性及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现实情况,构建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GIS技术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各指标体系的属性库,通过GIS的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实现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生态脆弱度的总平均值为0.501 2,且各县市的脆弱度差异不太明显,其中最大的脆弱度值为0.623 9,最小的脆弱度值为0.401 4,属中度脆弱。
- 余坤勇刘健黄维友许章华陈志飞
- 关键词:GIS技术生态脆弱性闽江流域主成分分析法
- 基于RS技术的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以福建省漳浦县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植被盖度、裸沙占地面积比、土壤可蚀性作为防护林防风固沙的效益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防风固沙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制作1986年、2003年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评价图,实现了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植被盖度对土壤沙化程度影响较大,沿海防护林建设后起到了积极的防风固沙作用,漳浦县原有的严重沙化区域均向轻度转变,轻度的沙化区域面积从1986年的82.31%增加到2003年的83.60%。
- 余坤勇刘健施聪智缪丽娟许章华赖晋虹
-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
- 闽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的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以闽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Costanza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结合遥感技术,提取闽江流域各个县市的水域、林地、草地、耕地和其他用地的专题信息,实现闽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及流域内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986-2003年,闽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发生很大变化,体现了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003年闽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1986年增加3.147×1018元,林地贡献最大;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增长量为4.137×1018元,占总增长量的37.093%.闽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长率可划分为较低、一般、较高、高四个等级,对增长率处于10%以下的15个县市,应更加注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植被资源的保护.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长趋于均衡化.1986年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为3.570×1018元,2003年为4.737×1018元,净增1.167×1018元,年均增加6.867×1016元.各县市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增长率除沙县和三明为负外,其他县市均为正,福州和长乐更是保持100%以上的增长率,这受益于政府相关保护和鼓励政策.
- 余坤勇刘健许章华缪丽娟
- 关键词: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遥感
- 基于SPSS相容性林分生物量非线性模型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林分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是进行林分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以往所构建模型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各分量模型与总量模型之间不相容.本研究根据闽江流域杉木林分的生物量实测数据,从模型相容性的定义出发,分析各分量的代数关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林分各分量的相容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能够快速地构建各种林分非线性模型;本研究所构建的相容性林分生物量非线性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中,且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 张世利刘健余坤勇
- 关键词:林分生物量非线性模型相容性闽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