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3)

作品数:5 被引量:96H指数:5
相关作者:于君宝管博陆兆华陈小兵张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滨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盐地碱蓬
  • 2篇湿地
  • 2篇黄河三角洲
  • 2篇碱蓬
  • 1篇盐胁迫
  • 1篇氧化酶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湿地土壤
  • 1篇土壤
  • 1篇鸟类
  • 1篇鸟类新纪录
  • 1篇农业
  • 1篇围垦
  • 1篇温度
  • 1篇胁迫
  • 1篇离子含量
  • 1篇酶活性
  • 1篇苗生长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烟...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滨州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省海洋水...
  • 1篇山东黄河三角...

作者

  • 5篇于君宝
  • 2篇陆兆华
  • 2篇管博
  • 2篇陈小兵
  • 1篇单凯
  • 1篇李晓明
  • 1篇姚荣江
  • 1篇杨劲松
  • 1篇王雪宏
  • 1篇孙志高
  • 1篇余世鹏
  • 1篇栗云召
  • 1篇屈凡柱
  • 1篇王永丽
  • 1篇张莹

传媒

  • 2篇土壤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及盐碱环境下盐地碱蓬的萌发策略被引量:26
2011年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优势种盐地碱蓬在不同胁迫环境条件下的萌发策略,分别在不同温度、盐度、碱度以及海水原溶液条件下,进行了室内萌发实验,并且测量了其幼苗体内的Na+和K+含量。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积温和最低温度分别为24.57℃.d和0.62℃,最适发芽温度为20℃-35℃,在温度5℃-40℃下均表现出较高的发芽率而且5℃-35℃下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盐地碱蓬具有较高的耐盐性,当盐浓度达到500 mmol.L-1时,发芽率均高于50%,并且在100%海水溶液浓度下发芽率也能达到38%,高盐条件下未萌发的种子转移到淡水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复萌率。盐地碱蓬幼苗体内Na+含量随盐度(NaCl溶液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而K^+含量在该盐度下差异不显著;幼苗体内Na^+、K^+含量在高碱度(200和300 mmol·L^-1NaHCO3)中均显著低于其在低碱度(100 mmol·L^-1NaHCO3溶液)中的含量,说明碱胁迫对幼苗生长产生了显著性影响;Na^+、K^+含量均随着海水溶液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因此,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的广温性、高耐盐性、高盐环境中的种子高存活率以及幼苗的较强的耐盐能力是盐地碱蓬种群在黄河三角洲适应滨海盐碱湿地复杂环境的主要生存策略。
管博栗云召于君宝陆兆华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发芽率盐地碱蓬温度离子含量
基于大农业框架下的江苏海岸滩涂资源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滩涂的持续开发利用对于江苏省对于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维护全省耕地的动态平衡和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滩涂演变和开发历程的分析基础上,作者比较深入全面地论述了江苏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滩涂污染加剧和湿地退化等6个主要问题。针对江苏滩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特点,并结合滩涂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了江苏滩涂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和滩涂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利用模式。重点强调了加大科技投入、充分挖掘滩涂上特有的农业品种和特质资源和大力发展具有滩涂特色的高附加值产品是实现滩涂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
陈小兵杨劲松姚荣江余世鹏李晓明于君宝孙志高
关键词:围垦可持续利用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水盐胁迫对盐地碱蓬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2
2011年
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先锋植物盐地碱蓬在水盐胁迫下的生存机制能够为退化滨海湿地的修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温室控制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地下水位深度(0、-10、-20、-30 cm)以及不同盐浓度(0%、1%、2%、3%)的交互作用对盐地碱蓬幼苗高度、分枝数、生物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物酶的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地下水位深度-30~0 cm,盐地碱蓬幼苗高度显著降低,分枝数以及根、茎、叶生物量均显著减少;不同盐浓度对幼苗高度,分枝数以及生物量影响也差异显著.在-30 cm水位和0%盐的交互作用下幼苗总生物量达到最高,为(1.09±0.15)g/株,而0 cm水位深度和3%盐胁迫的交互作用下其总生物量为(0.23±0.01)g/株,仅为最高生物量的21%.同样地,在-30 cm水位和0%盐的交互作用下幼苗叶片叶绿素a、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而0 cm水位深度和3%盐胁迫的交互作用下各含量达到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盐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以0 cm水位为例,SOD活性从55.00 U/mg(0%NaCl)增加到151.58 U/mg(3%NaCl);当地下水位下降时,SOD活性下降,但CAT活性在-30 cm水位深度时最高;在0和-10 cm水位下,丙二醛(MDA)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30 cm水位下,MDA含量在3%盐浓度时为0.26 mmol/g,仅为其他盐浓度下的28%~40%.以上结果表明盐地碱蓬能够通过改变形态特征、生物量分配比例以及调节体内抗氧化胁迫物质含量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这正是盐地碱蓬在滨海湿地潮间带不同水盐环境中能够长期生存的适应性机制.
管博于君宝陆兆华张莹王雪宏
关键词:盐地碱蓬盐胁迫抗氧化酶
黄河三角洲发现的山东省鸟类新纪录被引量:5
2013年
以郑光美2011年第二版《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所录鸟种为参照,根据连续多年的定点观察、鸟类专项调查及当地鸟类野外拍摄照片确认鸟类种类。研究结果证实在黄河三角洲发现的山东省鸟类新纪录为24种,对发现的鸟类新纪录以最近5年的野外观察为基础对其频度进行评估,确定居留型,并对其分布习性进行描述,从而为山东省鸟类研究提供资料。
单凯于君宝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湿地土壤磷分级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植物所利用的磷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湿地作为响应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较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土壤磷分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湿地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形态划分、分级方法,对应用较广的磷分级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屈凡柱于君宝陈小兵王永丽
关键词:湿地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