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GNC11010)

作品数:9 被引量:110H指数:6
相关作者:丁兆堂王玉杨路成时慧潘璐璐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茶树
  • 2篇单株
  • 2篇叶片
  • 2篇密码子
  • 2篇抗寒
  • 2篇基因
  • 2篇茶树叶
  • 2篇茶树叶片
  • 1篇低温胁迫
  • 1篇脂肪酸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渗透调节物
  • 1篇渗透调节物质
  • 1篇生理指标
  • 1篇适制性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库建设
  • 1篇特性分析

机构

  • 9篇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丁兆堂
  • 8篇王玉
  • 2篇时慧
  • 2篇杨路成
  • 2篇潘璐璐
  • 1篇周克福
  • 1篇马德新
  • 1篇王会
  • 1篇张金霞
  • 1篇李素美
  • 1篇马宁
  • 1篇郭秀丽

传媒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园艺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7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茶树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抗寒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对204份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种质材料系统鉴定评价,发现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抗寒性差异很大,其中叶片解剖结构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69,平均变异系数达到23.69%,叶片生理指标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2.01,平均变异系数达到18.22%。通过对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指数和生理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第一类种质材料抗寒性较强,其中0708-1104、0708-2501等材料属于抗寒性特强的材料。
王玉王会丁兆堂
关键词:茶树生理指标
14个‘黄山种’茶树单株的DNA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8
2012年
本研究以筛选出的12条ISSR引物对14个茶树单株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共扩增出清晰、重复性好的谱带151个,其中,特异带140条,多态性比例为92.72%;应用引物IR43、IR51组合获得了每份茶树单株的特征谱带,可以有效区分出所有供试材料,建立了14份茶树单株的ISSR指纹图谱;经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507处,所有材料被分为4个群体。
潘璐璐丁兆堂段伦才王玉
关键词:ISSR指纹图谱
茶树抗寒调控转录因子ICE1密码子偏性分析被引量:44
2012年
运用CHIPS、CUSP和CodonW软件程序分析自主克隆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ICE1(GenBank登录号JX029153)的密码子的偏性,并与茶树基因组及萝卜等7种植物的ICE1密码子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茶树ICE1偏好于以A/T结尾的密码子;与茶树基因组密码子偏性相比,发现只有6种氨基酸密码子偏性完全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ICE1的碱基组成在单子叶植株大麦与7种双子叶植物分化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聚类分析中,基于基因CDS序列的聚类不能正确反映物种间的进化关系,而基于密码子偏性参数相对密码子使用度(RSCU)的聚类更适合作为系统发育分析的参考。与3种外源受体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发现,与大肠杆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频率差值较大的有25个,与酵母基因组差值较大的有15个,与拟南芥基因组差值较大的有10个,这预示着ICE1在拟南芥中的表达效率最高,若要在其他外源受体中进行高效表达,尚需对其密码子进行优化。
时慧王玉杨路成丁兆堂
关键词:茶树密码子用法密码子偏性抗寒
自然降温过程中茶树叶片脂肪酸含量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以龙井长叶、福鼎大白、鸠坑种及平阳特早的一年生茶苗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茶树叶片脂肪酸组分,研究自然降温过程中茶树叶片不同脂肪酸组分及质膜透性的变化,为茶树品种抗寒机理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条件下,各茶树品种均表现出棕榈酸、硬脂酸及油酸含量降低,棕榈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升高;不饱和脂肪酸(USFA)含量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随温度降低显著增加。USFA及IUFA的变化趋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茶树品种的抗寒性。
马宁王玉周克福傅财贤丁兆堂
关键词:茶树脂肪酸自然降温
两种方法初步鉴定苗期茶树单株的适制性被引量:1
2013年
芽叶发酵性能是判断茶树品种适制性的一个重要方法。本研究以"黄山群体种"自然杂交后代102份茶树单株幼苗为材料,通过氯仿发酵试验测定各单株的发酵性能,同时测定生化成分含量,综合评价了各单株的适制性。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单株芽叶发酵性能与生化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依据氯仿发酵性能得分预测有18份单株适制红茶,依据生化成分含量预测有8份单株适制红茶,而只有"0927"和"0942"为这两种方法共同筛选的适制红茶的单株。可见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氯仿发酵法不能作为单一的判断茶树单株适制性的依据。
潘璐璐李素美王玉丁兆堂
关键词:茶树适制性氯仿发酵
‘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叶片解剖结构变异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研究‘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叶片的抗寒性变异,筛选抗寒茶树种质资源,对204份‘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种质材料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系统地鉴定与评价。采用徒手切片法,观测叶片总厚度、角质层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状组织层次和厚度、海绵组织松紧度和厚度等,并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有关比值。结果表明,‘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单株叶片的组织结构差异较大,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69,平均变异系数达到23.69%,变异类型比较丰富,在很多成分上变异系数较高,且符合抗寒组织特征。通过叶片解剖结构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前3类种质材料的抗寒性较强。因此,可以利用‘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单株在叶片解剖结构上的变异特性,初步筛选茶树抗寒种质材料。
王玉张金霞丁兆堂
关键词:茶树
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活性氧代谢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研究茶树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揭示茶树适应逆境的生理机制及其与茶树抗寒性关系,本试验以扦插苗福鼎大白和实生苗鸠坑种的两年生枝条为试材,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对茶树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茶树叶片内O2.-产生速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H2O2、MDA含量显著升高,脯氨酸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绝对含量的增加,减缓了细胞膜透性的增加。
时慧王玉周克福丁兆堂
关键词:茶树低温胁迫活性氧渗透调节物质
茶树CBF1基因密码子使用特性分析被引量:47
2012年
转录因子CBF(C-repeat-binding factor)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是植物抗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文章运用CHIPS、CUSP和CodonW在线程序对茶树(Camellia sinensis)CBF1基因(CsCBF1)序列进行分析,并与茶树基因、模式植物基因组和其他植物CBF基因进行比较,对了解CsCBF1基因密码子使用特性,并为其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CsCBF1基因与70个茶树基因对密码子的使用有明显的差异,CsCBF1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而筛选的70个茶树基因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在密码子使用频率上,CsCBF1基因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烟草(Nicotiana tobacum)的差异小于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的差异;因此,拟南芥、烟草更适合作为CsCBF1基因的外源表达宿主。通过分析40种植物CBF基因编码特点可知大部分CBF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这可能与基因的特殊功能有关。
郭秀丽王玉杨路成丁兆堂
关键词:茶树CBF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
茶树优质抗寒种质及基因资源发掘与开发利用数据库建设被引量:3
2013年
当前农业信息化高度发达,构建茶树优质抗寒种质及基因资源发掘与开发利用数据库系统,对现有茶树资源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发掘,实现茶树种质及基因资源的信息化发掘与利用,对茶产业的发展以及茶树育种、栽培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德新丁兆堂
关键词:茶树种质数据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