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12006)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韩延波孙治荣彭永臻高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十二烷
  • 1篇十二烷基苯
  • 1篇十二烷基苯磺...
  • 1篇十二烷基苯磺...
  • 1篇双金属
  • 1篇吡咯
  • 1篇烷基苯
  • 1篇烷基苯磺酸钠
  • 1篇金属
  • 1篇聚吡咯
  • 1篇二烷基
  • 1篇苯磺酸
  • 1篇苯磺酸钠
  • 1篇
  • 1篇

机构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篇高明
  • 1篇彭永臻
  • 1篇孙治荣
  • 1篇韩延波

传媒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聚吡咯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的钯-镍双金属电极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2013年
采用电沉积法,以钛(Ti)网为基体材料,分别用聚吡咯(PPy)修饰、PPy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联合修饰,制备了钯-镍(Pd-Ni)双金属催化电极(Pd-Ni/PPy/Ti电极和Pd-Ni(SDBS)/PPy/Ti电极),探讨了SDBS掺杂对电极电化学催化活性的影响.循环伏安(CV)测试表明,在研究范围内,Pd-Ni/PPy/Ti电极的最大氢吸附峰电流值为-93 mA,Pd-Ni(SDBS)/PPy/Ti电极的最大氢吸附峰电流值为-154 mA,后者的电催化性能更优.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引入PPy和SDBS后电极表面形态的变化.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了电极表面Pd、Ni的负载量.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在2种电极上都形成了钯镍合金.实验表明,制备过程中引入表面活性剂SDBS,使Pd-Ni(SDBS)/PPy/Ti电极上的钯负载量减少,同时电催化性能提高,电化学脱氯潜能大.
孙治荣韩延波高明彭永臻
关键词: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电化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