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KB26)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杨红升王芳顾念君黄希庭王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熟悉性
  • 1篇自我参照
  • 1篇自我参照效应
  • 1篇网名

机构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篇杨红升
  • 1篇王芳
  • 1篇黄希庭
  • 1篇顾念君
  • 1篇王芳

传媒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优势:来自网名识别的证据被引量:15
2012年
以网名为材料,通过三项视觉搜索实验考察了与自我相关的网络信息可能存在的加工优势。结果发现,自己的网名在作为靶刺激时可以更快且更准确地被探测出来;而在作为干扰刺激时,其对于靶刺激却并未表现出比对照刺激更强的抑制作用。在与真实人名进行的直接比较中,自己的网名与真实人名的加工成绩未出现显著差异,且都好于作为对照的名人名字。这些结果证明了与自我相关的网络信息具有和物理世界中的自我信息相似的加工优势,且与以真实人名为材料的多项实验结果完全一致,从而表明自己的网名与真实人名可能具有相同的加工机制。
杨红升王芳顾念君王芳
关键词:网名
自我信息加工优势中的熟悉性问题被引量:6
2013年
熟悉性对于自我信息加工优势的影响往往与自我相关性的作用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其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和难点。文章分别介绍了自我参照效应、自我面孔和人名识别研究中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的主要思路与发现。现有证据显示,熟悉性与自我特异性在自我信息的加工优势中是可分离的,从而表明自我信息所固有的高熟悉性可能并不是造成其具有加工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在展望部分将熟悉性进一步细分为材料的熟悉性与任务的熟悉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特别注意考察任务熟悉性可能存在的影响作用。
杨红升
关键词:熟悉性自我参照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