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75) 作品数:10 被引量:55 H指数:5 相关作者: 康丽华 陆俊锟 王胜坤 江业根 窦雅静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海南省土壤肥料站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黑木相思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其结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针对采集自福建、广东的34株黑木相思根瘤菌进行分类研究,进一步确定其分类地位,丰富我国黑木相思根瘤菌种质资源。【方法】对选取的34株菌株测定了16S r RNA基因、持家基因atp D和gln II序列,以14株菌为代表菌株分析其系统发育情况。而且选取了部分菌株进行结瘤实验。【结果】16S r RNA基因以及持家基因atp D和gln II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16S r RNA PCR-RFLP分型结果基本一致,14株代表菌株被分为10个不同的类群,其中有2个群组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其余群组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结瘤试验证明,相关的供试根瘤菌能与黑木相思、银合欢、南洋楹和网脉相思结瘤共生,显示出较广的宿主范围,且对黑木相思和银合欢的促生效果较明显。【结论】研究发现黑木相思根瘤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共生多样性。 朱亚杰 陆俊锟 康丽华 王胜坤 江业根关键词:黑木相思 根瘤菌 RRNA基因 结瘤 红树林植物促生菌SZ7-1菌株的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树林植物促生菌SZ7-1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SZ7-1生长的11个营养因素进行评价,并筛选出显著影响因子:玉米糖浆、酵母膏和K2HPO4;其次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三因素最优水平;最后采用响应面法对该3个显著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得到的最佳浓度为:玉米浆28 g/L、酵母膏14 g/L和K2HPO4 2.2 g/L。在此条件下,培养20 h后SZ7-1菌数达到2.6×1010 CFU/mL,与优化前基础培养基、LB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的菌数相比,分别提高了12.4、2.4和5.5倍。 袁辉林 康丽华 王胜坤关键词: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法 根系隔离方式对尾叶桉、黑木相思苗期生长的影响 2014年 设立3种根系隔离方式,即尾叶桉和黑木相思的幼苗根系完全隔离、部分隔离和无隔离,研究根系隔离方式对其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树种混合种植6个月后,各处理下的尾叶桉生长速度要快于黑木相思,其生物量是黑木相思的1.1~4.7倍;而黑木相思氮含量高于尾叶桉1.1~2.6倍;无隔离处理的尾叶桉苗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显著高于部分隔离和完全隔离处理1.1~2.2倍,而部分隔离处理的尾叶桉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完全隔离处理1.2~1.8倍;黑木相思在完全隔离的情况下,其地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余2种处理1.3~2.0倍。 陆俊锟 康丽华 江业根 廖绍波关键词:黑木相思 尾叶桉 氮 固氮作用 芽孢杆菌对桉树幼苗的促生效果及其ACC脱氨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筛选出能显著促进桉树幼苗生长的芽孢杆菌菌株,探究酶活性与桉树幼苗生长的相关性,初步揭示芽孢杆菌对桉树幼苗的促生机制。【方法】以分离自广东广州、阳江桉树林地土壤的32个芽孢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测定桉树幼苗接种盆栽试验以及菌株ACC脱氨酶活性与幼苗N、P养分。【结果】接种菌株2306、2403、2301能够显著促进桉树幼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尤以菌株2306的促生效果最佳,其苗高、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3.1%和190.2%。【结论】芽孢杆菌的ACC脱氨酶活性与桉树幼苗高生长相关极显著,与生物量相关显著;而且上述3个菌株均能提高桉树幼苗的N、P含量。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丰富桉树促生菌资源,促进桉树微生物肥料的开发。 侯俊杰 康丽华 陆俊锟 朱亚杰 王胜坤关键词:桉树 芽孢杆菌 促生 ACC脱氨酶 黑木相思根瘤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分离自广东、福建、江西等15个地点的174株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16S r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16S rDNA基因、持家基因(recA、atpD、glnII)系统发育分析的方进行研究。【结果】16S rDNAPCR-RFLP分析中,在70%的相似性水平上,所有供试菌株分成9个类群;16S rDNA基因和持家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基本一致,34株代表菌株主要分布在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根瘤菌属(R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并与Bradyrhizobium liaoningense、Bradyrhizobium betae、Bradyrhizobium cytisi、Rizobium multihospitium、Mesorhizobium plurifarium亲缘关系较近。【结论】供试菌株被鉴定到属的水平,Bradyrhizobium、Rhizobium或Mesorhizobium为优势菌群,证明了黑木相思根瘤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窦雅静 陆俊锟 康丽华 王胜坤 江业根 廖绍波关键词:黑木相思 根瘤菌 黑木相思与尾叶桉苗期氮素传递的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以尾叶桉、黑木相思苗木混栽为研究对象,采用15N土壤和叶片标记法,在温室盆栽下研究2种植物间在根系完全隔离、部分隔离及无隔离处理下的生长变化及N素传递。结果表明:黑木相思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随着根系隔离的减少而逐渐降低;相反,尾叶桉在根系无隔离处理下,其生长指标都要显著高于根系完全隔离处理,结果表明尾叶桉具有强大的养分吸收能力,混栽条件下会抑制黑木相思的生长。在15N土壤或叶片标记下,尾叶桉在根系部分隔离、无隔离下的总15N含量显著高于完全隔离处理(5.0和59.6倍);在土壤标记下,根系无隔离处理的黑木相思总15N含量显著低于完全隔离、部分隔离处理,而在叶片标记下的完全隔离黑木相思,其总15N含量显著低于其余2种处理。无论土壤或是叶片标记,黑木相思都能将N素传递至相邻尾叶桉,其N素传递率、传递量随着根系隔离的减少而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黑木相思间能通过土壤渗透等方式传递N素,为桉树、相思的混交模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廖绍波 陆俊锟 江业根 王胜坤关键词:黑木相思 尾叶桉 黑木相思根瘤菌ACC脱氨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根瘤菌能够利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催化ACC脱氨基,从而降低植物体内抑制其生长的乙烯含量,促进植物生长。本研究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并对其acd S基因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扩增174株供试菌株中,151株检测出ACC脱氨酶活性,但酶活性差异较大。121株扩增出acd S基因,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地理来源具有相关性,中慢生根瘤菌属菌株的acd S基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菌株ACC脱氨酶活性的高低与acd S基因存在与否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ACC脱氨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将为快速筛选高效根瘤菌菌株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窦雅静 康丽华 陆俊锟 侯俊杰 朱亚杰关键词:黑木相思 根瘤菌 植物促生菌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尾叶桉幼苗接种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以植物促生菌(PGPB)SZ7-1菌株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SZ7-1的培养条件,并在5 L自动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其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该菌对桉树幼苗的接种效应。结果表明:(1)以菌体浓度(OD值)为目标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综合考虑3因素对SZ7-1生长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培养条件为:pH6.02、接菌量2.41%和装液量10%。由5 L自动发酵罐中培养可知,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更利于菌株的生长,16 h后活菌数达到1.31×1010CFU/mL,是优化前的1.62倍;(2)接种后植株有较好的生长表现,在株高、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以及全氮含量等方面较对照有明显地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该类促生菌的大量培养和应用提供参考。 袁辉林 蔡尚 吕烈武 钟昌柏 何彦 康丽华关键词:植物促生菌 尾叶桉 响应曲面法 三个乡土树种苗期微生物菌肥施肥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1年 对三个乡土树种苗木进行微生物菌肥施肥试验,研究菌肥对不同树种苗木的生长、生物量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可显著提高苗木的生长,苗高生长比对照提高了9.0%~14.5%;菌肥可极显著增加苗木生物量,尤其是施固氮溶磷肥处理比对照在地上部分干重、地下干重部分和全株干重分别增加了89.3%、50.2%和67.8%,效果极显著;施用菌肥极显著增加了苗木的N和P养分积累,尤其是施固氮溶磷肥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全株的N养分积累量方面分别比对照的极显著增加了85.0%、71.0%和78.8%,而P养分积累量分别比对照的极显著增加了75.5%、51.7%和63.5%。树种在苗高生长、生物量和养分积累方面对菌肥反应程度大小为香樟〉长芒杜英〉红锥。 胡彩颜 康丽华 江业根 王胜坤关键词:乡土树种 苗期 微生物菌肥 施肥效应 相思属树种根瘤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3年 绝大多数相思属树种都能与根瘤菌共生结瘤,对改良土壤肥力、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对与相思属树种共生的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及苗木接种效应方面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增加人们对相思根瘤菌的了解,扩展对相思根瘤菌研究与应用的视野。 窦雅静 康丽华 陆俊锟关键词:根瘤菌 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