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B01-07)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吴谊群李锦州左霞陈志敏牛晓宇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配合物
  • 6篇吡唑
  • 6篇吡唑啉
  • 6篇吡唑啉酮
  • 6篇唑啉
  • 6篇啉酮
  • 5篇酰基
  • 5篇酰基吡唑啉酮
  • 5篇吸附波
  • 5篇光谱
  • 5篇
  • 4篇配合物吸附波
  • 4篇呋喃
  • 4篇呋喃甲酰基
  • 4篇呋喃甲酰基吡...
  • 4篇甲酰基
  • 3篇谱性质
  • 3篇气敏
  • 3篇光谱性
  • 3篇光谱性质

机构

  • 12篇黑龙江大学
  • 10篇哈尔滨师范大...
  • 5篇福州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2篇吴谊群
  • 10篇李锦州
  • 7篇左霞
  • 5篇陈耐生
  • 5篇牛晓宇
  • 4篇陈志敏
  • 3篇王彬
  • 3篇黄金陵
  • 3篇郑晓丹
  • 3篇李丽飏
  • 3篇李莹莹
  • 2篇韦永德
  • 2篇俞志刚
  • 2篇杨玉玲
  • 2篇张晓蕊
  • 2篇徐丽英
  • 1篇李赞
  • 1篇朱宇君
  • 1篇夏春辉
  • 1篇贺春英

传媒

  • 3篇化学与粘合
  • 3篇化学工程师
  • 2篇黑龙江大学自...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应用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传感器技术
  • 1篇感光科学与光...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合成化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全国第13届...

年份

  • 4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和薄膜的制备技术被引量:5
2005年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不同角度对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和薄膜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并报道了其相关应用。
郑晓丹李锦州
关键词:纳米粉体二氧化钒
In(Ⅲ)-1-苯基-3-甲基-4-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5配合物吸附波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在pH3.0的HCl-NaAc介质中,In(Ⅲ)与1_苯基_3_甲基_4_噻吩甲酰基_吡唑啉酮_5(HPMTHP)生成配合物,于-0.63V(vs.SCE)处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峰,In含量在0.002~1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反应机理,证明-0.63V处的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In(Ⅲ)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配合物组成为n[In(Ⅲ)]∶n(HPMTHP)=1∶1,表观稳定常数为2.96×103。
张晓蕊李锦州俞志刚
关键词:配合物吸附波
三-α-(2,2,4-三甲基-3-戊氧基)溴硼亚酞菁合成与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3-(2,2,4-三甲基-3-戊氧基)邻苯二甲腈(即分子碎片)与三溴化硼反应,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导的三-α-(2,2,4-三甲基-3-戊氧基)溴硼亚酞菁,采用元素分析、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IR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和光稳定性。
夏春辉左霞程义伟吴谊群
关键词:光谱性质光稳定性
尖晶石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2007年
综述了近年来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超微粉体光催化性能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能够得到较小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如:微乳-沉淀法、研磨固相反应法和微波辐射技术、水热法、硬脂酸法、共沉淀法、铝单醇盐溶胶凝胶法、聚合物配位法等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其在降解甲基蓝、甲基橙染料,苯、甲醛有机污染物及分解水等方面的光催化性能。从不同角度对尖晶石型氧化物光催化机理进行解释,并介绍了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几种光催化机理。
郑秀君李锦州
关键词:尖晶石光催化性能
4-酰基吡唑啉酮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与结构被引量:4
2006年
综述了4-酰基吡唑啉酮及其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结构特征,介绍了非水溶剂法、水相合成法、固相合成法等合成方法适用的体系。分析评价了4-酰基吡唑啉酮以烯醇双氧、共轭双酮氧参与中心离子包含主族金属元素、副族金属元素、稀土金属元素等配位成键,形成6配位、8配位、单核、双核和多核配合物的结构关系。
李红新李锦州
关键词:酰基吡唑啉酮
轴向为烷氧基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的光谱及光稳定性被引量:3
2006年
研究了4种轴向为烷氧基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NcS i(OR)2,R为CH3、C2H5、C3H7和C4H9)在DMSO、DMF、CH2C l2中的Q带吸收光谱和光降解动力学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萘酞菁配合物在相同溶剂中随着轴向配位烷氧基碳链的增长其最大吸收波长逐渐增加,并且在DMSO、CH2C l2溶剂中随着轴向配位烷氧基碳链的增长光稳定性逐渐增强;对于同一配合物,溶剂对其光稳定性影响顺序为:DMSO>CH2C l2>DMF。
牛晓宇吴谊群陈耐生黄金陵
关键词:光谱性质光稳定性
四烷氧基酞菁铜(Ⅱ)旋涂膜的气敏特性被引量:5
2004年
设计合成了可溶性的四 a (2.2.4 三甲基 3 戊氧基)酞菁铜(C64H80N8O4Cu),利用旋涂技术制备了四 a (2.2.4 三甲基 3 戊氧基)酞菁铜旋涂膜,研究了配合物旋涂膜的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对NO2和乙醇蒸汽的敏感特性以及气敏机理。结果表明:可溶性的四 a (2.2.4 三甲基 3 戊氧基)酞菁铜可制得较理想的旋涂膜,与溶液相比较旋涂膜的电子吸收光谱明显变宽,且Q带的2个吸收峰分别红移了16nm和12nm。室温下配合物旋涂膜对较低体积分数NO2呈现出良好的气敏性,在NO2为1.0~5.0×10-6体积分数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而薄膜对乙醇蒸汽响应的体积分数为3.0×10-5。动力学研究表明:四 a (2.2.4 三甲基 3 戊氧基)酞菁铜旋涂膜对气体的吸附和脱附分2个过程完成。
左霞王彬吴谊群陈志敏李赞韦永德
关键词:旋涂膜气敏特性化学传感器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Pb(Ⅱ)络合物吸附波的电化学性质
2007年
在pH 4.0的HOAc-NaOAc介质中,Pb(Ⅱ)与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αFP)生成络合物,于-0.46 V(νs.SCE)处出现一灵敏的极谱峰,Pb(Ⅱ)的质量浓度在0.10~10.0 mg·L^-1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0.46 V处的极谱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Pb(Ⅱ)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络合物组成为Pb(Ⅱ):HPMaFP=1:2,表观稳定常数为4.97×10^6.
徐丽英李锦州郑晓丹杨玉玲
关键词:极谱吸附波
反式和顺式-1,2-二氰-(4-乙基苯)乙烯结构的谱学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合成了2种新型的可溶性四氮杂卟啉中间体:反式-1,2-二氰-(4-乙基苯)乙烯和顺式-1,2-二氰-(4-乙基苯)乙烯。通过UV-Vis,FTIR,GC/MS,1H NMR等方法对这2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给出了它们完整的结构信息。分析比较了顺、反异构体结构上的差异,分析两者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光谱(1H NMR)谱图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陈志敏吴谊群左霞
关键词:异构体光谱分析
萘酞菁硅配合物的合成及激发态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合成了3种轴向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NcSiR2,R=Cl、OH、OCH3),研究了3种萘酞菁配合物激发态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向取代基推电子能力的逐渐增强,激发单线态寿命和激发三线态寿命逐渐缩短,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逐渐下降。
牛晓宇林芬吴谊群陈耐生黄金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