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ABA07014)
- 作品数:4 被引量:87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儒德宋灵青高丙成和美君李玉环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聊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数学能力与问句位置对小学生数学结构不良应用题表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对小学四年级高低数学能力学生各40名,呈现问句前置和问句后置两种形式的结构不良应用题,探讨两种被试在问句前置时对应用题的内在表征形式倾向。结果发现,两种被试在问句前置时阅读条件句的总时间比问句后置时显著降低,解题时间显著降低,但高能力被试阅读有关条件句的时间在总阅读时间中的比例显著增高,解答成绩显著提高,而低能力被试相关时间比反而显著下降、解答成绩没有显著提高。这表明,高能力被试建构问题模型与情境模型,而低能力被试只建构问题模型。
- 和美君刘儒德徐乐贾玲
-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不良问题情境模型
- 初中生的错误观与错误应对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819名初中生完成初中生错误观问卷与错误应对方式问卷,探讨初中生的错误观和错误应对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错误观中,错误容忍度维度平均每题得分最低,错误判断源居中,对错误的价值认可度最高。2)初中生的错误应对方式中,逃避错误维度平均每题得分最低,消极情绪居中,处理错误最高。3)初中生错误观中的价值认可度是通过错误应对方式中的处理错误和逃避错误的中介作用而影响学习成绩的。
- 刘儒德曾美艳宋灵青高丙成
- 关键词:错误观初中生
- 论学习信念的形成被引量:12
- 2009年
- 学习者通过学习的实践活动,不仅获得了具体的知识、技能,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信念。这些学习信念可能是外显的,也可能是内隐的;可能是系统性的,也可能是无系统的,各种信念之间虽然是矛盾的,却是学习者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头脑中的反映,是活动、教育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产物,不仅受个体本身因素(如学习和活动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受个体所处环境(如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学习者对学习信念的形成和发展。
- 刘儒德高丙成和美君宋灵青
- 关键词:学习信念课堂教学社会文化
- 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被引量:67
- 2010年
- 通过对46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低于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仍有显著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较大。(3)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既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具有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宋灵青刘儒德李玉环高振华李文君
- 关键词:学习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学习观自我效能感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