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ASH001)

作品数:13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敏阮明阳郑杭生王建民尉建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昆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社会
  • 6篇社会学
  • 3篇个体化
  • 2篇安全感
  • 1篇学分
  • 1篇学理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度化
  • 1篇中国社会学
  • 1篇社会变革
  • 1篇社会管理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学分析
  • 1篇社会学理论
  • 1篇社会学思考
  • 1篇社会学中国化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机构

  • 9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昆明学院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篇杨敏
  • 3篇阮明阳
  • 1篇尉建文
  • 1篇李棉管
  • 1篇王建民
  • 1篇张萍
  • 1篇方劲
  • 1篇郑杭生
  • 1篇李徽

传媒

  • 6篇思想战线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创新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瞭望文明:在共同生活中收获智慧构筑安全——关于比较文明研究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个人与社会一直在风险中前行,寻求安全是共同生活的一个核心内容,这一过程促成了重要的智慧形态。文明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解释基本的智慧形态——风险求存、彼此宽容、和平共处,以及它们的更新、发展、递进和留下的问题。文明的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把握中西文明各自的特点,感悟到一种醇厚的世俗底蕴——对现世生活的关注、对人和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刻意追求,如何凝成了中国文化的基调。文明的比较研究也揭示了,以往共同生活(特别是西方现代性以来)所构筑的安全底线被一一突破,现有问题已经涉及到文化和文明的极深处。从而催生了一种思考:我们时代的文明也许踏入了另一个周期,正在走近一个新的分水岭。在这一转折期,面对新的风险和安全问题的挑战,中华文明的智慧显示出特别的意涵。
杨敏
关键词:文明
当代社会变革中的“国家-社会”新型关系——社会学中国化视野下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被引量:13
2012年
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进入一个大转折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持续转型,社会行动秩序呈现出双面性特征,社会心态与文化价值也发生深刻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急需解决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梳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思想脉络。在当代中国人类学研究中,力避"国家—社会"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已是明显的学术主调,而当代中国社会学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却极大地丰富、凝练和升华了"国家—社会"关系的"中国理念"。对于今天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当代中国的社会巨变不仅规模空前而且质性独特,使得"国家—社会"关系面对从未有过的实践背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配置问题也更为尖锐。因此,"中国理念"和"中国经验"是应对现实考量的郑重选择,而如何回应这些前所未遇的现实考量也不断激发了"中国经验"的实践活力。
杨敏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学中国化
现代化转型与个体安全的内卷化被引量:1
2012年
现代社会转型一方面使得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社会保护的尝试性举措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人们获得的实际个体安全感受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形成了个体安全内卷化现象。这种内卷化表现在个体安全的各种形态中:总体型个体安全、组织型个体安全、社区型个体和新型个体安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安全治理的唯技术取向和消极保护的主导地位,共同导致了个体安全内卷化,因此治理个体安全内卷化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多元主体综合治理、强化安全治理的社会取向、积极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
李棉管
关键词:内卷化
个体安全: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提出与阐说--社会学研究取向与安全知识体系的扩展被引量:18
2009年
安全研究是一个逐渐展开和丰富的知识领域。在各个学科的贡献中,社会学取向的安全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与社会的安全曾牵动以往社会学家的研究关注,当代社会学理论则推动了安全议题的重新确定。21世纪以来,我们在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中,逐渐延伸出"个体安全"这一方向,对安全的内涵进行了反思,对作为社会学范畴的安全给予了界定,对个体安全的内涵、研究意义和方法做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说。在促进安全研究定位于人的实际诉求、切实逼近基层社会和生活一线的过程中,个体安全研究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郑杭生杨敏
从安全到风险:当代安全研究的趋势与问题被引量:1
2009年
20世纪70年代以后,安全研究逐渐超脱于国家安全意识和政治战略,并对安全的内涵进行了全面反思和批判。安全研究也因此走出了政治学、军事学范畴,安全研究的领域更加宽广。其中,人类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提出尤为重要。而在当今风险社会背景下,面对安全问题出现的新的特质和新的表现,安全研究应调整分析视角,关注风险社会现实,运用实证研究手段,并将各种具体的安全问题纳入研究视野,做到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证并重。
张萍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安全的寻求被引量:12
2009年
中国的改革是制度变迁与日常生活转型的双重过程,"后单位时代"个体面对两个紧迫问题,一是"去集体化"变迁在削弱了"机械式"的政治与社会整合纽带的同时,也导致价值多元化与个体原子化程度的增加,也就意味着个体安全感的削弱。二是"弱组织化"的生活环境,使得个体安全感的寻求变得愈加艰难。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工作及职业团体建设与社会共同性价值的塑造成为增进个体安全的组织和规范基础。
王建民
“个体安全”研究:回顾与展望——现代性的迷局与社会学理论的更新被引量:8
2009年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其对于现代社会的问题现象有着根源性含义,故亦称之为"社会学的元问题"。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催生了"社会互构论",这一理论又促发了更多切近经验层面的社会现象研究,如社会行动的现代性变迁研究、中国扶贫研究、社区建设研究、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研究、农村民俗制度变迁研究等等。其中,"个体安全"研究既是理论扩展也是实际应用。也许,上述研究更重要的启示在于:社会学是一门不断生长的学科,正是对于现代社会世界之问题性的关切使这一学科获得了新的生长点。"个体安全"研究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社会学持续生长的精神品格。
杨敏
市场转型中的城市居民“个体化风险与安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中国转型时期,安全问题是分化的,这由两种体制——再分配和市场的逻辑的所决定;安全也是同化的,这由全球性危机的所决定;安全更是个体化的,这由现代社会所带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生涯制度所决定。文章首先厘清了在转型社会中,不同体制下个人路径依赖模式的不同脉络,其次对现代化带来中国社会所独特的"去秩序情节"和"去单位制"型"个体化"风险进行了归纳,最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不同安全形态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阮明阳
关键词:个体化
劳动体系变迁、个体化与劳动者个体安全被引量:3
2014年
我国社会劳动体系浮现出的劳动与资本的"弱结合化"、劳动形式的"轻型化"和劳动组织的"解体重组"等新趋势,实质上反映出社会个体化程度的深化与延展,传统社会联结形式瓦解,个体自主性获得解放。但与此同时,"自主人生"亦意味着一种"风险人生",个体由此陷入了"不确定的自由"之境。在应对风险的"集体整合"的传统模式解体的情况下,必然要求"个体分立"感知并处理风险。然而吊诡的是,风险和不安全又天然具有排斥个体独自处置的本质属性,个体安全遭遇巨大的现实挑战。国家制度化安排是实现劳动者个体安全的根本路径,应当以深层理念、基本原则和操作实践"三位一体"的整体形式构建劳动者的个体安全网络。
方劲
关键词:个体化劳动者制度化
试析个体安全的定义及其理论体系
2011年
从宏观上看,当前阶段中国社会的矛盾是一种全球化风险,然而全球化风险并不意味着悲剧和末日,在个体与现代性下的全球化、与国家的相互建构中,人能够能动地回应风险和危机,在面对风险时规避风险,不断追求风险最小化。由此,我们站在风险的对立面——安全,提出了个体安全的概念。
阮明阳李徽
关键词:安全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