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593)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建祥王敏饶青邢海燕张新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蛋白
  • 3篇转录
  • 3篇细胞
  • 2篇细胞系
  • 2篇白血病患者
  • 2篇P21WAF...
  • 2篇WAF1/C...
  • 2篇病患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点突变
  • 1篇点突变分析
  • 1篇凋亡
  • 1篇丁酸钠
  • 1篇抑制剂
  • 1篇易位
  • 1篇造血

机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篇王建祥
  • 7篇王敏
  • 5篇饶青
  • 4篇邢海燕
  • 3篇张新伟
  • 2篇魏辉
  • 2篇林冬
  • 2篇陈森
  • 2篇刘向荣
  • 2篇周春林
  • 1篇赵喜晨
  • 1篇田征
  • 1篇张青
  • 1篇王立
  • 1篇刁世勇
  • 1篇刘向荣
  • 1篇王敏
  • 1篇黄琪
  • 1篇俞文娟
  • 1篇刘航

传媒

  • 7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ML1-ETO对p21WAF1/CIP1启动子转录活性作用的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 AML1-ETO 融合基因对 p21WAF1/CIP1 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AML1-ETO 促进白血病发生的机制。方法构建 p21WAF1/CIP1 基因启动子的报告质粒,与 AML1-ETO、AML1b 和 AML1a 的表达质粒共转染非洲绿猴肾细胞系 CV-1细胞,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分析AML1-ETO、AML1b 和 AML1a 对 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在 CV-1细胞中,AML1-ETO 对 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 pCMV5-AML1-ETO 的剂量为1000 ng 时,p21 WAF1/CIP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下降为对照组的(19±4)%,这种作用具有序列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AML1b 和 AML1a 对 p21 WAF1/CIP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剂量为1000 ng 时,p21WAF1/CIP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61±16)%和(59±16)%。结论 AML1在与 ETO 形成融合基因后,其产物由于 ETO 蛋白能够更有效地募集转录共抑制复合物,其转录抑制活性要比 AML1a 和 AML1b 更强;外源的 AML1-ETO 对 p21WAF1/CIP1的作用可能也与细胞系有关。
魏辉刘向荣刘航饶青王敏王建祥
关键词:转录调控
AML1基因转染对M-CSF受体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
2005年
目的观察AML1B基因及其异构体AML1A对靶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和白血病发生的机制。方法构建AML1A和AML1B的表达质粒,与含有靶基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CSF-R)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共转染非洲绿猴肾CV-1细胞,测定荧光素酶活性,分析AML1A及AML1B对靶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AML1B对M-CSF-R具有明显的转录激活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序列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AML1A无转录激活作用,而且拮抗AML1B,使M-CSF-R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AML1转录本结构的完整性对M-CSF-R的转录激活是必需的。AML1A可以干扰AML1B的转录激活作用。
张青王敏邢海燕饶青王建祥
关键词:基因转染基因转录造血干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患者AML1a基因的表达
2005年
周春林张新伟邢海燕王敏王立王建祥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RT-PCR
癌基因iASPP的克隆、表达与纯化被引量:4
2005年
iASPP是新近发现的高度保守的p5 3相关基因,其蛋白产物定位于细胞核内,具有结合NF κBp65亚基和p5 3功能,进而抑制NF κB的转录调节和p5 3对凋亡的调节功能。利用RT PCR方法从人白血病细胞系U 937中克隆出癌基因iASPP ,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 + )中,成功构建iASPP表达载体PIAF ,重组质粒读码框和序列与预期一致。在IPTG诱导下,重组载体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表达产物经SDS PAGE和Westernblot方法分析证实系iASPP融合蛋白。利用Ni离子鳌合层析的方法纯化iASPP融合蛋白,经SDS PAGE鉴定其纯度超过80 %。
刁世勇张新伟饶青邢海燕陈森王建祥王敏
关键词:癌基因IASPP克隆纯化P53抗体
苯丁酸钠通过上调p21WAF1/CIP1基因抑制白血病细胞系的细胞周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苯丁酸钠(PB)对白血病细胞系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PB 处理白血病细胞系 Kasumi-1、U937和 NB4细胞,分别于处理后24,48和72h 收集细胞。碘化丙锭 DNA 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细胞周期相关基因 p21WAF1/CIP1表达的变化。在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 细胞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PB 对 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PB 可以抑制 Kasu-mi-1、U937和 NB4细胞的细胞周期,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3 mmol/L PB 作用72 h,分别使 Ka-sumi-1、U937和 NB4细胞的 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42.03%、44.36%和26.82%,S 期细胞比例减少31.86%、38.91%和26.77%。PB 使 Kasumi-1、U937和 NB4细胞 p21WAF1/CIP1表达增高。PB 处理后,p21WAF1/CIP1的表达水平较处理前增高(2.06±0.27),(2.78±0.40)和(1.78±0.20)倍。PB 可以上调 p21 WAF1/CIP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且呈剂量依赖关系。3 mmol/L PB 处理48 h 使转录活性增高(5.74±0.93)倍。PB 上调 p21WAF1/CIP1启动子转录活性主要是依赖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01 bp的序列。结论 PB 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系的细胞周期,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 WAF1/CIP1的表达实现的。
魏辉刘向荣刘向荣饶青林冬王敏饶青
两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6;21;8)(p22;q22;q22)复杂易位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 t(6;21;8)(p22;q22;q22)复杂易位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骨髓细胞经短期24h 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R 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双色双融合 AML1/ETO 探针进行丝裂间期及中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 AML1/ETO 融合信号;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AML1/ETO 融合基因转录本;综合分析临床特征。结果2例患者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均存在 t(6;21;8)(p22;q22;q22),间期和中期 FISH 证实了核型结果;RT-PCR 检测到 AML1/ETO 融合基因转录本;尽管2例患者均诊断为 AML-M_2,但二者的免疫表型和治疗反应不同。结论 t(6;21;8)(p22;q22;q22)是一种少见的 t(8;21)(q22;q22)的复杂变异易位,还需要更多的病例以明确其临床特征和预后价值。
贡金英刘旭平李承文赵喜晨赵喜晨秦爽肖继刚黄琪徐方运黄琪崔雯刘世和王芳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和分化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诱导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分化和凋亡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17AAG对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分化抗原的表达,用Annexin V标记、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因子受体(KIT)蛋白水平,RT-PCR测定c-kit mRNA水平。结果17AAG明显抑制Kasumi-1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2μmol/L;17AAG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呈时间、剂量依赖性,17AAG处理24h早期凋亡细胞增加,48h晚期凋亡细胞增加,早期凋亡细胞减少。17AAG可诱导Kasumi-1细胞髓系分化抗原CD11b及CD15表达增加,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经17AAG作用后细胞阻滞于G0/G1期,伴有S期细胞减少。Western blot检测发现17AAG可降低KIT水平,处理2h开始减少,处理20h后KIT基本消失,但c-kit mRNA水平并未受影响。结论HSP90抑制剂17AAG通过降解KIT蛋白抑制Kasumi-1细胞生长,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诱导其发生凋亡及部分分化。
俞文娟饶青王敏田征刘向荣林冬王建祥
关键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
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第二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点突变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FLT3基因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点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序列测定,检测1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AHL)、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LT3基因外显子20中的TKD点突变,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结果143例AML患者中9例(6.3%)存在FLT3TKD点突变(FLT3TKD+),阳性率显著低于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25.9%,P<0.01)。FLT3TKD+存在于AMLM2(3/53)、M3(3/40)、M5(2/23)、M6(1/2)亚型中。2例FLT3-TKD+患者同时存在FLT3-ITD突变,M2、M3各1例。在25例ALL、2例AHL、17例MDS和7例CMLBC患者中未检测到FLT3TKD+。测序分析显示TKD点突变累及密码子D835,未改变FLT3的开放式阅读框架,为错义突变。D835的第1个核苷酸G被T替换,即D835Y。FLT3-TKD+组和FLT3-TKD组在性别、年龄组成、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化疗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L患者中FLT3-TKD点突变的阳性率显著低于FLT3ITD。TKD点突变累及密码子D835,为错义突变。TKD点突变可单独存在,也可与ITD同时存在。与FLT3-ITD相比,TKD点突变与高白细胞无关。
王莉红王敏周春林陈森张新伟邢海燕王建祥
关键词:白血病FLT3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