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141)

作品数:6 被引量:93H指数:5
相关作者:周治国王友华陈兵林胡宏标张文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棉花
  • 4篇纤维比强度
  • 2篇氮素
  • 2篇纤维发育
  • 2篇铃期
  • 2篇干旱
  • 1篇氮素水平
  • 1篇对花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 1篇叶绿素荧光特...
  • 1篇荧光参数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方式
  • 1篇蔗糖
  • 1篇生理特性
  • 1篇同基因
  • 1篇土壤

机构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王友华
  • 8篇周治国
  • 6篇陈兵林
  • 4篇张文静
  • 3篇束红梅
  • 3篇胡宏标
  • 2篇刘瑞显
  • 2篇郭文琦
  • 1篇赵新华
  • 1篇薛晓萍
  • 1篇郑密
  • 1篇杨保平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作物生理...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棉纤维加厚发育相关物质对纤维比强度的影响被引量:28
2007年
以高、中、低纤维比强度棉花品种‘科棉1号’、‘美棉33B’、‘苏棉15号’和‘德夏棉1号’为材料,研究与棉纤维加厚发育密切相关的可溶性糖、蔗糖和β-1,3-葡聚糖含量动态变化特性及其对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中、低强纤维品种相比,高强纤维品种棉花铃龄为10 d时纤维可溶性糖、蔗糖含量高,全铃期内其转化率高且转化彻底,铃龄为24~31 d期间蔗糖累积量高;纤维加厚发育起始期的β-1,3-葡聚糖含量峰值高,其中后期转化迅速而彻底.高强纤维品种棉纤维中可溶性糖、蔗糖和β-1,3-葡聚糖含量动态变化特性利于纤维素累积特性的优化,即快速累积期长、累积速率平缓,易形成高强纤维.研究表明,在物质变化水平上,可溶性糖、蔗糖和β-1,3-葡聚糖含量动态变化特性影响到棉纤维素累积特性,是导致棉纤维比强度品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胡宏标张文静王友华陈兵林周治国
关键词:可溶性糖蔗糖纤维素纤维比强度
栽培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以营养钵育苗移栽栽培方式作为生产对照(T0),于2004年在江苏省的东台、射阳分别对移栽地膜棉改进栽培方式(T1)和"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方式(T2)2种棉花栽培方式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棉花单位面积干物质累积及氮素吸收量表现为T2>T1>T0,由于苗期受小麦的胁迫作用,射阳试点苗期的干物重和氮累积量均低于东台试点。方差分析表明,栽培方式对棉花衣分、产量、单位面积的铃数及各项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并以T2生产成本最低、产量最高,且纤维品质较优,其公顷铃数、皮棉产量较对照明显提高,分别为:东台36%和26%,射阳32%和28%;施氮量较对照减少38%。
薛晓萍陈兵林周治国王友华杨保平
关键词:栽培方式棉花
棉铃对位叶C/N的变化及其与棉铃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关系被引量:20
2008年
以产量差异显著的14个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棉铃对位叶C/N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棉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棉铃对位叶C/N随铃龄的变化可用y=at2+bt+c拟合[y为C/N,t为铃龄(d),a、b、c为常数],其主要特征值(a、b、c和C/N最大值)与单铃干物重(即单个棉铃的铃壳、棉籽和纤维3部分干重之和)和铃重(即棉籽和纤维两部分干重之和)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而与衣分和铃壳率无显著相关关系。以a、b、c和C/N最大值为变量可将14个棉花品种聚类为Ⅰ(美棉33B等6个品种)、Ⅱ(科棉1号等6个品种)和Ⅲ(中棉所35和中棉所38)3个类群,三者棉铃对位叶C/N及单铃干物重的变化特征差异显著,其中类群Ⅲ铃龄10~17d期间的棉铃对位叶C/N显著高于类群Ⅰ和类群Ⅱ,铃龄24d之后仍保持在2.5左右,整个铃期内变幅最大,平均值最高,其单铃干物重快速增长期最长,平均增长速率最小,最终单铃干物重和铃重均最大,但3个类群棉花棉铃干物质在棉铃各部分分配率的动态变化无明显差异,最终衣分和皮棉产量与棉铃对位叶C/N变化特性无明显相关性。棉铃对位叶C/N变化的基因型差异显著,棉铃对位叶C/N在铃龄10~17d期间高、铃龄24d之后仍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有利于棉铃干物质的积累。
胡宏标张文静陈兵林王友华束红梅周治国
关键词:棉铃棉铃对位叶C/N
棉花季节桃加厚发育生理特性的差异及与纤维比强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选用3类棉纤维比强度差异明显的4个棉花品种,研究棉花伏前桃、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纤维加厚发育过程中主要生理特征的差异及与纤维比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季节桃纤维加厚发育过程中物质转化特征和相关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导致纤维比强度差异的形成,且季节桃间的差异在各类品种内表现一致。伏前桃和伏桃纤维加厚发育处于较为适宜的温度条件(铃龄10-50d日均温26.0-28.5℃)和棉株生理年龄(3-9果枝)下,纤维素合成相关酶活性越高,相关物质转化越多,纤维素快增持续期长,纤维素累积速率平缓,越利于高强纤维的形成。早秋桃纤维发育后期温度条件较伏前桃差且棉株开始衰老,但其纤维合成相关物质转化率高,纤维素累积特征优于伏前桃,最终纤维强度高于伏前桃;随着铃龄10-50d日均温降至20℃以下和棉株进一步的衰老(16果枝以上),晚秋桃纤维素快速累积期延长,相关物质转化率降低,纤维累积速率过慢,纤维细胞发育迟缓,造成最终纤维比强度较低。
张文静胡宏标陈兵林王友华周治国
关键词:棉花生理特性纤维比强度
不同基因型棉花纤维发育关键酶活性变化特征与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关系
选择棉纤维比强度差异明显的2个基因型品种,研究棉纤维发育关键酶(蔗糖合成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棉纤维发育过程中蔗糖合成酶、β-1,3- 葡聚糖酶活性变化特征在生化和...
束红梅王友华张文静周治国
关键词:棉花基因型酶活性纤维比强度
文献传递
氮素对花铃期干旱再复水后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于2005~2006年在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正常灌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和棉花(Gossypium hirsutum)花铃期土壤短期干旱处理(将正常灌水的棉花自然干旱持续8d,以棉株出现萎蔫症状为标准,之后复水至正常灌水水平),每个处理再设置3个氮素水平(0、3.73、7.46gN·pot–1,分别相当于0、240、480kgN·hm–2),研究氮素对花铃期干旱及复水后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铃期干旱条件下,土壤相对含水量迅速减少,并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在干旱处理结束时,与正常灌水处理相比,干旱处理棉花根重与氮素累积量显著降低,但干物质根冠比(R/S)与氮素累积量根冠比(RN/SN)增大;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升高,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同时,丙二醛(MDA)含量相应增大。花铃期短期干旱亦显著降低棉花根系活力与叶片净光合速率。施氮可提高干旱处理棉花根重与氮素累积量,降低SOD活性,增强POD与CAT活性,但以240kgN·hm–2水平最有利于根系生长,其内在生理机制表现为R/S与RN/SN最小,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而根系活力最强,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亦最高。复水后,干旱处理棉花根重与氮素累积量显著高于正常灌水处理;内源保护酶活性相应变化,其根系MDA含量与正常灌水处理已无显著差异;根系活力显著高于正常灌水处理。施氮有助于增加复水后棉花根重与氮素累积量,提高POD与CAT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棉花根系活力,从而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综合分析认为,过量施氮或施氮不足均不利于棉花根系生长,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置的3个氮素水平中,花铃期干旱胁迫下以240kgN·hm–2,且基施50%,初花期追施50%较适宜。
刘瑞显陈兵林王友华郭文琦周治国
关键词:氮素棉花土壤干旱复水
花铃期干旱胁迫下氮素水平对棉花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研究花铃期干旱胁迫下氮素水平对棉花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棉花花铃期干旱时的合理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2004~2005在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采用盆栽方法,以正常灌水为对照 (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
刘瑞显王友华陈兵林郭文琦周治国
关键词:棉花干旱胁迫氮素水平叶绿素荧光参数
文献传递
不同棉花品种纤维比强度形成的温度敏感性差异机理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研究纤维比强度形成存在温度敏感性差异的2个棉花品种纤维发育生理特性对低温的响应差异。【方法】选用纤维比强度形成存在温度敏感性差异的2个品种(科棉1号:温度弱敏感型品种,苏棉15:温度敏感型品种),通过分期播种,使相同果枝部位棉铃发育处于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低温对棉花纤维发育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正常播期条件下,棉纤维发育期日均最低温为24.0和25.4℃,棉纤维中蔗糖合成酶活性高,β-1,3-葡聚糖酶活性低,蔗糖转化率和纤维素含量均较高,最终纤维比强度最高;晚播所致的低温(棉纤维发育期日均最低温低于21.1℃)则显著影响棉纤维发育,蔗糖转化率、纤维素含量、β-1,3-葡聚糖含量均下降,纤维发育相关酶活性中蔗糖合成酶活性下降、β-1,3-葡聚糖酶活性上升,导致纤维比强度降低。2个纤维比强度形成存在温度敏感性差异的棉花品种纤维发育生理特性对低温的响应存在差异,温度敏感型品种(苏棉15)的蔗糖转化率、纤维素含量及酶活性(蔗糖合成酶、β-1,3-葡聚糖酶)在因播期形成的不同温度间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温度弱敏感型品种(科棉1号)。【结论】低于21.1℃的日均最低温影响棉纤维发育及纤维比强度形成,不同棉花品种纤维发育相关的物质含量、酶活性对低温的响应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导致纤维比强度存在温度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束红梅赵新华周治国郑密王友华
关键词:棉花温度敏感性纤维发育纤维比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