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530406)

作品数:46 被引量:174H指数:8
相关作者:吴志奎张新华赵宗江张新雪尹晓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贫血
  • 23篇生血
  • 16篇地中海贫血
  • 13篇益髓生血颗粒
  • 13篇生血颗粒
  • 12篇补肾
  • 11篇补肾益
  • 11篇补肾益髓
  • 10篇细胞
  • 8篇障碍性贫血
  • 7篇蛋白
  • 7篇造血
  • 7篇中医
  • 7篇AA大鼠
  • 6篇再生障碍性贫...
  • 5篇血红蛋白
  • 5篇红蛋白
  • 5篇Β地中海贫血
  • 4篇血红
  • 4篇输血

机构

  • 28篇中国中医科学...
  • 1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解放军303...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南宁市人口和...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7篇吴志奎
  • 19篇张新华
  • 16篇赵宗江
  • 15篇张新雪
  • 14篇田晨
  • 11篇方素萍
  • 11篇尹晓林
  • 8篇王文娟
  • 7篇周天红
  • 7篇王丽
  • 6篇程艳玲
  • 5篇周亚丽
  • 5篇褚娜利
  • 5篇罗瑞贵
  • 4篇刘莉
  • 4篇刘咏梅
  • 4篇李俊丽
  • 4篇程明秀
  • 4篇张天郎
  • 3篇文谨

传媒

  • 8篇华南国防医学...
  • 5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第十一次中国...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成药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益髓生血法AA大鼠含药血清对大鼠造血干细胞红系分化JAK2/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大鼠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分化JAK2/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在前期整体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体外培养正常大鼠造血干细胞,诱导其定向红系分化,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司坦唑醇组(康力龙组)、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和滋肾生血组,在培养体系中加入含药血清干预4d后,提取红系细胞总RNA及蛋白,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JAK2、STAT5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JAK2、STAT5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JAK2、STAT5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滋肾生血组JAK2、STAT5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益髓生血组和温肾生血组(P<0.05)。结论:补肾益髓生血法能够增强JAK2、STAT5的表达,可能通过影响JAK2/STAT5信号通路来促进红系细胞的分化成熟,其中滋肾生血法优于益髓生血法和温肾生血法。
田晨赵宗江张新雪张丰丰程明秀王颖超赵敬吴志奎
关键词:再障造血干细胞红系分化
补肾益髓生血法对^(60)Co-γ联合环磷酰胺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对60C o-γ射线联合环磷酰胺(CTX)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大鼠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10只S 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100只。造模组大鼠用4.0Gy 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后,第4天腹腔注射CXT 25.0mg/kg,连续3d,造模成功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司坦唑醇组、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和滋肾生血组。用药2周后,处死大鼠,经股动脉取血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及血红蛋白(HGB),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血细胞形态,骨髓涂片观察骨髓细胞形态,骨髓悬液检测骨髓有核细胞数量。结果:外周血象,与模型组比较,滋肾生血组WBC、RBC、PLT及HGB均明显升高(P<0.05,P<0.01);血涂片,滋肾生血组细胞通透性好转,RBC和WBC形态趋于正常,有核细胞增多,退化细胞减少;骨髓涂片,滋肾生血组,细胞脂肪滴减少,有核细胞增多,非造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与模型组比较,滋肾生血组显著增加(P<0.01);流式细胞术,CD8、CD3滋肾生血组明显减低(P<0.05);CD4、CD4/CD8滋肾生血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补肾益髓生血法可能通过调控AA免疫功能,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对比研究显示,滋肾生血法明显优于益髓生血法和温肾生血法,这对于阐释再障肾藏精生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张新雪张丰丰赵宗江杜磊乌格敦其其格林恬恬吴志奎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环磷酰胺
地中海贫血临床用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的单基因遗传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主要是通过输血联合应用药物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药物治疗维持时间较短,且有严重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其根治手段是骨髓和干细胞移植以及基因治疗,前者由于配型和髓源限制,尚不能在临床上普及,后者因同源重组率低的问题尚未解决,临床应用尚待时日。传统的中医药治疗出现了可喜的苗头,但大多只限于个案报道,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收集了目前地中海贫血临床治疗用药情况的部分资料,通过客观总结相关治疗药物的优势和劣势,以期为临床治疗地中海贫血提供参考。
褚娜利张新华程艳玲吴志奎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临床用药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肝脾肿大原因探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 major,TM)患者肝脾肿大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07/2010-03月,171例TM患者接受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其肝脾肿大情况及胆囊结石的发生,并记录一般情况、输血和去铁状况,测量血清铁蛋白浓度。结果 171例患者中113例肝脏增大,89例脾脏增大,15例曾行切脾术,4例有胆囊结石。地贫基因类型、是否高量输血是影响脾脏增大的因素。结论 TM患者中肝脾增大较为普遍,需加强规范化输血治疗,以维持输血前血红蛋白大于90g/L,尤其是β0/β0纯合子TM患者。
禹岳华张登峰胡孝贞杨金芳尹晓林何圆圆周亚丽王丽张新华
关键词:重型Β地中海贫血输血治疗
UPLC法同时测定益髓生血颗粒中9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益髓生血颗粒中没食子酸、马钱苷、二苯乙烯苷、槲皮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芒柄花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9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没食子酸、马钱苷、二苯乙烯苷、槲皮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芒柄花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65~0.0339μg(r1=0.9998)、0.03616~0.10848μg(r2=0.9995)、0.0101~0.0505μg(r3=0.9998)、0.00182~0.009μg(r4=0.9999)、0.0065~0.0325μg(r5=1.0000)、0.0088~0.044μg(r6=1.0000)、0.00083~0.00415μg(r7=0.9998)、0.00159~0.00795μg(r8=0.9999)、0.00392~0.02352μg(r9=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7%(RSD=1.12%)、99.12%(RSD=1.08%)、101.01%(RSD=2.31%)、101.98%(RSD=0.99%)、102.13%(RSD=1.28%)、100.92%(RSD=2.46%)、99.72%(RSD=1.92%)、99.08%(RSD=0.87%)、100.35%(RSD=2.19%)。结论:该方法方便、稳定、可靠,可用于益髓生血颗粒的质量控制。
孙玉雯张萱刘起华文谨吴志奎
关键词:益髓生血颗粒UPLC
细胞外囊泡与红细胞生成及相关制品的研究进展
2018年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s)是包括微囊泡和外泌体在内的、直径≤1μm的含有蛋白质、脂质、mRNA和micro RNA等分子的小磷脂囊泡,在组织、细胞之间传递功能信息,广泛参与了肿瘤侵袭转移、免疫、造血等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EVs在红细胞生物学中也发挥着重要功能,红细胞相关功能性EVs分析将有望为红细胞生成障碍、贫血以及输血相关免疫调节等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红细胞生成和红细胞制品的相关细胞外囊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红细胞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孙士鹏安成刘贵建吴志奎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非编码RNA红细胞制品
地中海贫血合并肺动脉高压3例报告
2011年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TM)是我国广西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TM的重要并发症。既往临床对TM合并PH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报道3例TM合并PH患者并文献复习。
胡孝贞禹岳华张新华周天红周亚丽王丽尹晓林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肺动脉高压输血治疗
地中海贫血患者尿液电导率的变化分析
2012年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特点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本组疾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在广西,每年约有17万新生儿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每年出生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超过3000人。输血和去铁治疗仍是目前重要的治疗方法,维生素C与鳌合剂联合应用可加强去铁胺从尿中排铁的作用,故定期观察地中海贫血的肾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尿渗透量是反映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的较好指标,但尿渗透量受蛋白质、葡萄糖等非电解质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其浓度相关。
刘铁牛黄强陈要朋杨静梅张新华
关键词:贫血患者尿液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去铁治疗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BCL11A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thalassemia major,TM)BCL11A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正常人和TM患者各24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BCL11A、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常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HbF),并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TM患者的HbF、γ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13.7%±13.6%vs 0.28%±0.15%,P<0.001;2479%±279%vs 10.61%±0.41%,P<0.001),2组BCL11A基因m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0.73%±0.26%vs 0.77%±0.22%,P=0.590)。TM患者中25%(6例)的患者HbF正常,与HbF升高者比较,其γmRNA水平要低(62.10%±16.49%vs 3285.2%±2792.2%,P<0.001),但BCL11A m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0.78%±0.21%vs 0.72%±0.28%,P=0.704)。TM患者BCL11A mRNA水平与首次输血年龄无显著相关(r=0.201,P=0.345)。结论 BCL11A不参与TM患者的γ基因的开放和HbF代偿性增加。
尹晓林林万华方素萍陈希玲张天郎罗瑞贵李静吴志奎张新华
关键词:重型Β地中海贫血Γ基因HBF
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microRNA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典型的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在地中海区域、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目前国内外治疗方法有限。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了动物体内包括发育、病毒防御、造血过程、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等。近年来,miRNA在地中海贫血等疾病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和发挥的作用也逐渐揭示,本文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microRNA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孙士鹏吴志奎刘贵建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血细胞生成珠蛋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