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77)

作品数:15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阳清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六朝
  • 4篇汉魏六朝
  • 3篇小说
  • 2篇叙事
  • 2篇志怪
  • 2篇人神
  • 2篇魏晋
  • 2篇文学
  • 2篇两汉
  • 2篇故事
  • 1篇道教
  • 1篇得失
  • 1篇性质辨析
  • 1篇叙事文
  • 1篇游仙诗
  • 1篇征引
  • 1篇正史
  • 1篇山神
  • 1篇诗赋
  • 1篇事类

机构

  • 15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阳清

传媒

  • 2篇图书馆理论与...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船山学刊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民俗研究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中国古代小说...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道教蔚兴与人仙遇合传说的早期演绎
2010年
道教蔚兴的历史进程,客观展示出与古神话相伴而生的原始宗教走向人为宗教的时代嬗变,道教与仙话以及人仙遇合传说亦在交互影响中走向共同繁荣。这主要表现为四个步骤:其一,上古神话及其神圣叙事,为神仙思潮和仙话的产生积累了文化资源;其二,神仙思潮和仙话丰富了人仙遇合传说,并为原始道教的人为建构创造了条件;其三,原始道教、早期仙话和以人仙遇合为特色的宗教故事,为以葛洪为代表的神仙家对这种宗教形态的改造,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叙事基础;其四,神仙道教的兴起及其造仙运动的宗教演绎,再次深化并更新了人仙遇合的主题和叙事模式,推动着道教在六朝以后的流播。
阳清
关键词:道教
汉魏六朝辞赋与志怪被引量:1
2010年
汉魏六朝辞赋的叙事性和虚构性,决定了其与同时代志怪的必然关联。这种关联主要以意象、情节和题材为典型,表现为辞赋作品描绘神祇鬼怪、虚构人神同游、幻想神仙意趣、伪托人鬼交通等。而上述表现,特别是以神女为中心意象的传统主题及其表达模式的文学嬗变,客观上证明:其一,汉魏六朝辞赋是早期辞赋在新时代的拓展;其二,汉魏六朝辞赋在吸收志怪叙事特定信息的同时,又对志怪叙事产生积极作用,以致影响着文言小说的时代走向。
阳清
关键词:汉魏六朝辞赋志怪叙事
《玄中记》辑本考述被引量:2
2013年
《玄中记》是地理博物志怪的代表作品,东晋郭璞编撰。此书文化价值虽高,然原帙亡佚多时。元代陶宗仪《说郛》,清代茆泮林《十种古逸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汉学堂丛书》、叶德辉《郋园先生全书》,以及近代鲁迅《古小说钩沉》,大多从古注、笔记、类书等不同文献中钩沉补阙,创获颇多。笔者试图考察、比较上述六家辑本,以便在探讨特征、判其优劣的基础上继往开来。
阳清
关键词:辑本考述
《穆天子传》小说性质辨析被引量:4
2013年
迄今为止,《穆天子传》的撰者、成书年代、文本性质等,均可谓学术疑案。从叙事动机出发,依据战国初期前后相关文献的巨大差异,可以认同此书源出赵国后嗣对祖先的追崇。《穆天子传》体式近似起居注,风格却呈现恍惚无征之态,它既非信史著作,亦非上古神话抑或次神话之类。基于社会风尚和读学心理来审视,穆王故实在虚实相生中形成的小说境界,曾一度受到战国末期神仙思维、汉晋时世造仙运动先后影响,最终在历史误读中造就了后人所谓的神话品格。
阳清
关键词:《穆天子传》起居注小说误读
《神异经》“嘲讽之辞”考究
2013年
基于对原始思维的文化吸收,战国以来儒士们积极参与的宗教造神运动,不仅共同催生了《山海经》,抑且提升了这部典籍的摹本效应,乃至有《神异经》的叙事模仿和相关"嘲讽之辞"的应运而生。就叙事意义而言,《神异经》"嘲讽之辞"借助了广征博物的时代习尚,通过伪托性质的异人抑或禽兽比附道德品质,藉此传达出深受方术影响的儒者对世风和人情的隐性观照。
阳清
《古小说钩沉》征引敦煌类书残卷考实被引量:1
2013年
探究《古小说钩沉》之文献出处,不难发现鲁迅在辑校《列异传》、《幽明录》、《玄中记》等三种小说时,征引了当时新发现不久的"敦煌石室所出唐写本类书残卷",这种类书残卷,正是被伯希和掳走之后又被罗振玉抄录的《修文殿御览》。考察《敦煌类书》、《〈古小说钩沉〉手稿》、《鲁迅手稿全集》等资料,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敦煌遗书对于唐前古小说文献的保存之功,另一方面不由惊叹鲁迅在收藏和利用敦煌文献方面的兴趣与卓识。
阳清
关键词:《古小说钩沉》
八代叙事文学习尚述论
2014年
“八代”时迄东汉,延至隋代,东坡称许昌黎公即曰:“文起八代之衰”。有明以降,梅鼎祚《八代诗乘》、李兆洛《八代全文》、王闯运《八代诗选》、朱东润《八代传叙文学述论》、葛晓音《八代诗史》等文学总集抑或研究著作,亦大多依据东坡之限定,笔者所谓“八代文学”亦然。因为时处周秦与唐宋之间,从很大程度上讲,八代文学约等于汉魏六朝文学。
阳清
关键词:述论叙事文文学总集汉魏六朝文学梅鼎祚李兆洛
鲁迅辑佚《玄中记》之得失
2012年
《玄中记》今存六种辑本,其中以鲁迅《古小说钩沉》本最为完善。鲁迅辑佚《玄中记》用力颇勤,他在前人整理成果的基础上择善而从,并且凭借其诸多优长,真正凸显出一个辑佚大家的文献功底和远见卓识。尽管如此,因为种种原因,鲁迅所辑《玄中记》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由此尚有进一步补辑的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讲,鲁迅辑佚《玄中记》之得失,为我们研究鲁迅及其辑佚工作、补充和完善《古小说钩沉》提供了典型范例。
阳清
关键词:辑佚
《玄中记》佚文补遗与存疑被引量:3
2014年
郭璞《玄中记》原帙早佚,今存有辑本六种,其中以《古小说钩沉》所收最为完备。尽管如此,因为种种原因,鲁迅《钩沉》本亦有失辑者,由此尚有进一步补辑的必要。这里检索诸书,复拾得佚文六则藉以补遗,又拾得佚文八则藉以存疑。针对《玄中记》的补辑和存录,笔者希冀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后学以古小说研究之用。
阳清
赵飞燕故事及其小说变奏
2013年
赵飞燕故事源出《汉书·外戚传》,随后在《西京杂记》、《拾遗记》、《飞燕遗事》等小说文献中得到逐步丰富,又在初唐传奇《飞燕外传》、北宋传奇《飞燕别传》、南宋文言小说《绿窗新话》、明代文言小说集《情史》,以及明清章回小说《昭阳趣史》、《东汉演义》中得到进一步的文学演绎。关注赵飞燕故事在不同时代的小说变奏,有助于考究叙事习尚之于小说流变机制的普遍规律。
阳清
关键词:故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